《本草新编》 辟缪仲醇十剂内增升降二剂论

Posted 《本草新编》

篇首语: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本草新编》 辟缪仲醇十剂内增升降二剂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草新编》 辟缪仲醇十剂内增升降二剂论

陈远公曰∶缪仲醇因陶隐居十剂中增入寒热二剂,辟其虚寒虚热之不可用也,另增入升降二剂。虽亦有见,而终非至当不移之法。夫升即宣之义,降即泻之义也。况通之中未尝无升,通则气自升矣;补之中未尝无升,补则气自升矣。推而轻重滑涩燥湿,无不有升之义在也。况通之内何常非降,通则气自降矣;补之内何常非降,补则气自降矣。推而轻重滑涩燥湿,无不有降之义在也。是十剂无剂不可升阳,何必再立升之名,无剂不可降阴,何必重多降之目。夫人阳不交于阴则病,阴不交于阳则亦病。十剂方法,无非使阳交阴而阴交阳也。阳既交,阴则阳自降矣。阴既交阳,则阴自升矣。阳降则火自安于下,何必愁火空难制;阴升则水自润于上,何必虞水涸难济。此升降二剂所以宜删,而前圣立方实无可议也。
或问升降二剂经吾子之快论,觉十剂无非升降也,但不识于吾子所论之外,更可阐其微乎?
曰∶升降不外阴阳,而阴阳之道何能以一言尽。有升阳而阳升者,有升阳而阳反降者,有降阴而阴降者,有降阴而阴愈不降者,又不可不知也。然而升降之法,实包于十剂之中。有十剂之法,则可变通而甚神,舍十剂之法,而止执升降之二剂,未免拘滞而不化,此升降之二剂所以可删耳。
或疑执升降二剂,不可尽升降阴阳也,岂增入之全非耶。曰∶升降可增,则前人早增之矣,何待仲醇乎。正以阴阳之道无穷,升降之法难尽,通十剂以为升降,可以尽症之变,倘徒执升降之二剂,又何以变通哉。(〔批〕升降一言破的,何必执升降以为升降。)
或疑可升可降,十剂中未尝言也,何不另标升降之名,使世人一览而知升降哉。曰∶有升有降者,病之常也;宜升宜降者,医之术也。切人之脉,即知阴阳之升降矣。阴阳既知,升降何难辨哉。使必览剂而后知之,无论全用十剂,不可升降人之阴阳,即单执升降二剂,又何能治阴阳之升降哉。夫十剂之中,皆可升可降之剂也。人知阴阳,即知升降矣。何必另标升降之多事哉。

相关参考

十剂论怎么用?《本草新编》 十剂论

有方则必有剂,剂因方而制也。剂不同,有宣剂、有通剂、补剂、泻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剂各有义,知其义可以用药。倘不知十剂之义而妄用药,是犹弃绳墨而取曲直,越规矩而为方圆也。虽上智之士,

紫菀怎么用?《本草新编》 紫菀

紫菀,味苦、辛,温,无毒。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治久嗽。然亦只可为佐使,而不可单用以取效。或问缪仲醇云∶观紫菀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

降剂怎么用?《中医词典》h~j 降剂

方剂学名词。指具有降逆功能的方剂,多由有沉降作用的药物组成。如咳嗽气逆,痰多而喘,用苏子降气汤;气喘呃逆用旋覆代赭汤。明代缪仲淳主张于“十剂”之外加升、降二剂。

《中医词典》z~其他 《本草经疏辑要》

药学著作。八卷。清·吴世铠撰。刊于1809年。本书系将缪仲醇《本草经疏》撷其精要,并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增补而成。现存的清刊本附有朱紫垣《痘疹》一卷,吴氏自撰《集效方》一卷,共十卷。卷一为治疗序例,总论病

《中医词典》a~b 《本草经疏辑要》

药学著作。八卷。清·吴世铠撰。刊于1809年。本书系将缪仲醇《本草经疏》撷其精要,并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增补而成。现存的清刊本附有朱紫垣《痘疹》一卷,吴氏自撰《集效方》一卷,共十卷。卷一为治疗序例,总论病

十剂补遗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十剂补遗

十剂之后,陶隐居续入寒热二剂,岂知寒有时而不可以治热,热有时而不可以治寒,何者?阴虚内热,当用甘寒滋肾家之阴,是益水以制火也。设用芩连栀子苦寒之剂以攻热,则徒败胃气,苦寒损胃而伤血,血愈不足而热愈炽,

《中医词典》z~其他 《钱氏儿科案疏》

儿科医案著作。二册。宋·钱乙原作,近人张山雷疏注,何光华参补。本书内容大体分两部。其一为张山雷氏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所录的儿科医案23则及医案中所用的方剂加以注释。其二为何光华补入万全、缪仲醇、江

劫剂论怎么用?《医学源流论》 劫剂论

世有奸医,利人之财,取效于一时,罔顾人之生死者,谓之劫剂。劫剂者,以重药夺截邪气也。夫邪之中人,不能使之一时即出,必渐消渐托而后尽焉。今欲一日见效,势必用猫厣之药,与邪相争;或用峻补之药,遏抑邪气。药

十剂怎么用?《汤液本草》 十剂

宣∶可以去壅,姜、橘之属是也。通∶可以去滞,木通、防己之属是也。补∶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泻∶可以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重∶可以去怯,磁石、铁浆之属是也。

十剂怎么用?《本草蒙筌》 十剂

宣∶可去壅,姜、橘之属是也。故郁壅不散,宜宣剂以散之。有积痰上壅,有积瘀上壅,有积食上壅,有积饮上壅。(宣,涌吐之剂也。经曰∶高者因而越之。又曰∶木郁则达之。以病在上,而涌吐之也。若瓜蒂散、姜盐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