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随笔》 已死有脉复生无脉
Posted 《读医随笔》
篇首语:心宽一寸,路宽一丈,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读医随笔》 已死有脉复生无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读医随笔》 已死有脉复生无脉
常有死后一日半日,气口脉犹动者,此惟富贵人多有之。其故由于平日颐养丰浓,所谓取精多用物宏,魂气深固难散;或病中多服人参,摄其无根虚阳,结于胸中,不得遽散也。故少年急病,及强死之人,有半日身温者,亦以生气未尽也。更有死后暂复回生者,身凉无脉,神气清明,言谈娓娓,曲尽情理,反胜平日,此游魂为变,亦惟少年屈死,及志奢未遂者有之。此皆无关于延医,而不可不知其理。相关参考
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则死.观当吐二字便知胸中有物.填塞至阴.抑遏肝气.而绝升生之化也.故吐之则愈.不吐则暴死.若使其人胸中无物可吐.此阴绝于下也.非死症而何.经又云.下部有脉.上部无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何谓也?下部无脉,此所谓木郁也。饮食过饱,填塞胸中,胸中者,太阴之分野。经云∶气口反大于人迎三倍,食伤太阴,故曰木郁则达之,吐者是也。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何谓也?下部无脉,此所谓木郁也。饮食过饱,填塞胸中,胸中者,太阴之分野。经云∶气口反大于人迎三倍,食伤太阴,故曰木郁则达之,吐者是也。
燥湿同形者,燥极似湿,湿极似燥也。《内经》以痿为肺热叶焦,以诸痉强直皆属于湿,其义最可思。故治法有发汗利水以通津液者,有养阴滋水以祛痰涎者。张石顽曰∶常有一种燥证,反似湿痹,遍身疼烦,手足痿弱无力,脉
阳旺未有不胜阴者,其阳旺而阴生,必剂中有阴药之为引导。若人参本具生津益气之大力,与肉桂、附子纯阳者迥别,其益阴,本不得谓之阳旺之功也。至于真火衰歇,沉阴冱寒,津气因寒不得敷布,发为烦渴;精血因寒不得充
青蒿,苦微辛,微寒,清而能散,入肝胆,清湿热,开结气,宣气之滞于血分者。凡芳香而寒者,皆能疏化湿盛气壅之浊热,及血滞气虚之郁热,不宜血虚气亢之燥热也。即茵陈、夏枯、苦梗、柴胡、秦艽之属,皆是。苦桔梗,
笔记性著作。六卷。清·周学海编于1891年。本书系作者汇集读书、临证之笔记而成。卷一证治总论;卷二形气、脉法类;卷三-四证治类,列各种病证证治;卷五方药类,审辨药物性味效用;卷六评释类,为作者研读古医
(论六经、六气不能强合,又推论其余意也。)至真要论曰∶以名命气,以合命处,而言其病,名谓四象之名。即阴阳离合论所称三阴之名也。气,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也;处,人身十二经之部位也。由此观之,以天
三阴三阳者,阳经为阳,阴经为阴,此以外言之也;五脏为阴,六腑为阳,此以内言之也。在外者,又以寒伤营,在脉中者为阴;风伤卫,在脉外者为阳。在内者,六腑又以胃为阳,大肠为阴,膀胱为阳,小肠为阴,胆为更阴也
(论六经、五脏不能强合)三阴三阳者,天之六气也,而人身之血气应焉。然血气之行于身也,周流而无定;而三阴三阳之在身也,有一定之部分,则何也?人身三阴三阳之名,因部位之分列而定名,非由气血之殊性以取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