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怎么用?《证治准绳·幼科》 灸法

Posted 《证治准绳·幼科》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灸法怎么用?《证治准绳·幼科》 灸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灸法怎么用?《证治准绳·幼科》 灸法

小儿癫痫惊风目眩。灸神庭一穴,七壮,在鼻柱直上入发际五分。小儿诸痫如哕吐清沫。灸巨阙穴三壮,在鸠尾下一寸陷中是穴。小儿鸡痫,善惊及掣目摇头。
灸少阴二壮,取法,在掌后去腕半寸陷中是穴。小儿惊痫者,先惊叫乃发也。
灸顶上旋毛中三壮,及耳后青络脉,炷如小麦大。小儿惊痫。灸鬼禄一穴,三壮,取法,在上唇内中央弦上是穴。小儿食痫者,先寒热洒淅乃发也。灸鸠尾穴上五分,三壮。小儿牛痫,目视直腹胀乃发也,灸鸠尾一穴,三壮,取法,胸蔽骨下五分陷中是穴。小儿马痫,张口摇头,身折反,马鸣也。灸仆参穴,各三壮,取法,在足跟骨下白肉际陷中,拱取之是穴。小儿羊痫,目瞪吐舌,羊鸣也。灸第九椎下节间,三五壮。按∶《灵枢经》云∶暴挛,足不任身,取天柱,天柱穴,足太阳也。又云∶癫痫螈 ,不知所苦,两跷之下,男阳女阴。洁古云∶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各二壮。阳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照海穴也。

相关参考

灸法怎么用?《证治准绳·疡医》 灸法

痈疽初发小点一二日间,急以大蒜头,横切如钱,贴其中心,顿小艾炷灸之,五壮而止。若形状稍大,以黄秆纸蘸酒全贴,认先干处为筋脚,于先干处灸之,或两处先干皆灸,但五七状止。又法,屈指从四围寻按,遇痛处是根,

龟背怎么用?《证治准绳·幼科》 龟背

《圣惠》坐儿稍早,为客风吹脊,风气达髓,使背高如龟,虽有药方,多成痼疾,以灸法为要。〔钱〕儿生下客风入脊,逐于骨髓,即成龟背,治之以龟尿点节骨。取尿之法,当安龟在莲叶上,后用镜照之,其尿自出,以物盛之

《灸法秘传》 正面穴道证治

(图见前)百会穴(从鼻直上入发际五寸,旋毛陷中,可容指处。督脉)。凡中风、头风,风癫、角弓反张、忘前失后、气绝、脱肛、目泪、耳聋,针此穴。上星穴(从发际直上一寸,宜上可容豆处。督脉)。凡脑冷、鼻塞、脑

《灸法秘传》 背面穴道证治

(图见前)大椎穴(第三节颈骨下第一节上间。督脉)。凡劳疾遍身发热、诸疟、针此穴。身柱穴(大椎穴下三节骨下间。督脉)。凡脊膂强痛、咳吐、螈、发热,针此穴。命门穴(十四节骨下间。督脉)。凡腰腹引痛、头疼如

耳疮怎么用?《证治准绳·幼科》 耳疮

证治见心部疮疡条

《证治准绳·幼科》 疳后天柱倒

详肾部天柱倒条

《中医词典》z~其他 《幼科证治准绳》

儿科著作。《证治准绳》中的一种,又名《幼科准绳》。九卷。明·王肯堂撰。刊于1602年。本书综括整理明代以前有关儿科文献编成。卷一证治通论及初生门;卷二-九将儿科诸病分属五脏,列为心、肝、脾、肺、肾五大

《证治准绳·幼科》 集之七·脾脏部(上)

《中医词典》x~y 《幼科证治准绳》

儿科著作。《证治准绳》中的一种,又名《幼科准绳》。九卷。明·王肯堂撰。刊于1602年。本书综括整理明代以前有关儿科文献编成。卷一证治通论及初生门;卷二-九将儿科诸病分属五脏,列为心、肝、脾、肺、肾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