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郁热的辨证施治,中医偏方有用吗
Posted 甘草
篇首语: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郁热的辨证施治,中医偏方有用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郁热的辨证施治,中医偏方有用吗
初春人体阳气开始升发,积蓄了一冬的郁热从内外发,容易引起一系列脏腑郁热的症状。郁热积聚于不同脏腑会有不同的症状,如聚于肺部可见咳喘、咽喉干痛、口干舌燥等;聚于心脏可见口腔溃疡、心烦失眠、心律不齐等。特别是中老年人易产生郁热,这是因为中老年人比年轻人怕冷,衣物穿得厚,透气性较差,造成体内热量难以散发;同时不少人有冬季进补的习惯,盲目食用很多大热大补之品,形成郁热。心脏郁热:中老年人心脏不好或长期失眠,容易产生心脏郁热.表现为心胸烦热、夜不成眠、面赤口干、大便干结或口舌生疮。治宜清心泻火,凉血滋阴,方用清心汤:黄连12克,黄芩12克,莲子心15克,栀子12克,生地黄20克,牡丹皮15克,连翘20克,远志15克,竹叶15克,石膏20克,元参15克,甘草6克,水煎;或取清心丸、猴枣散口服。
肝脏郁热: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引起。表现为头痛、眩晕、口干口苦、心烦易怒、两肋胀痛、耳鸣耳聋等。治宜清肝泻火,方用清肝泻火汤:龙胆草12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郁金15克,黄芩15克,生地黄20克,牡丹皮12克,元参15克,黄柏12克,香附12克,佛手15克,川楝子15克,元胡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或取泻肝丸、丹栀丸口服。
脾脏郁热:多因感受湿热外邪,或过食肥甘酒肉,酿湿生热所致。表现为腹部痞闷、食欲不振、恶心欲吐、肢体困重。治宜健脾除湿,方用健脾汤: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半夏15克,香附12克,砂仁12克,苍术12克,苏叶10克,柴胡12克,神曲15克,莱菔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或取健脾丸、正胃丸口服。
肺脏郁热:多因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或风寒入里化热。内壅于肺所致。表现为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促,甚至胸痛、哮喘。治宜清肃肺气,化痰止咳,方用清肺汤:黄芩12克,桔梗15克,连翘20克,鱼腥草30克,金银花30克,前胡12克,川贝母12克,半夏12克,杏仁12克,苏子15克,莱菔子20克,蒲公英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或取鱼腥草合剂、蛇胆液口服。
肾脏郁热:是指肾脏气血亏虚而不畅,郁而化热之症,可表现为腰酸腰痛、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治宜滋补肝肾,滋阴清热的方法,方用知柏汤:知母15克,黄柏15克,熟地黄20克,牡丹皮12克,茯苓15克,山萸肉15克,山药20克,泽泻12克,黄精15克,元参15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补骨脂15克,五味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或取知柏丸、杞菊丸口服。
大肠郁热: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等引发,表现为腹痛、大便不爽快或泄泻,色黄而臭。治宜调和肠胃,清热利湿,方用正胃汤:苏叶12克,木香12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黄芩12克,黄连12克,蒲公英20克,白头翁15克,秦皮15克,杭芍20克,元胡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或取正胃丸、正气丸口服。
小肠郁热:多由心热下移小肠所致。表现为心烦口渴、小便赤涩,尿道灼痛等。治宜清热泻火,凉血利尿,方用消淋汤:海金沙30克,金钱草30克,萹蓄12克,瞿麦15克,竹叶15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生地黄20克,牡丹皮15克,猪苓15克,黄柏12克,赤芍15克,通草10克,灯心草6克,甘草6克,水煎服;或取五淋丸、化毒丸口服。
相关参考
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女性多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种类型的甲状腺炎在病程的不同时期不仅可以表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还可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可表现为弥漫性甲状腺病变。因此,甲状腺炎涉及甲
母乳喂养好,人人都知道,可奶水不够却让新妈妈们犯愁。常看见网络上有许多民间偏方,很多人尤其是缺母乳的新妈妈们也都热衷尝试。殊不知,偏方催乳也要对症,否则反而不利于催乳。花生米60克,黄酒半两,红糖半两
斑秃临床表现为毛发突然脱落,呈圆形或椭圆形,局部皮肤正常,平滑光亮,毛囊口清晰可见。斑秃属于中医的「鬼剃头」、「油风」、「落发」等范畴,中医分为血热生风、肝肾不足、瘀血阻络等型辨证治疗。血热生风型证见
神经性皮炎系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慢性增厚并呈苔藓样变为临床特征的皮肤病,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好发于颈部、会阴、大腿内侧、前臂等皮肤易受摩擦的部位,中医称为「摄领疮」,多分以下三型进行辨治。血虚风燥:
白芷,出自《神农本草经》,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作用。白芷含白当归素,气味香窜,在通窍活血汤中可代替麝香,不少医生治疗各种痛症时,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加入白芷一味,都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白芷味辛性温,归
秋分已过,天气日渐寒冷,又到了慢性支气管炎的多发季节,如何恰当选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以控制其急性发作?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选用中成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也应和应
药引大多具有药源丰富、容易寻觅、质地新鲜等特点,可适应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需要。用量应遵医嘱,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常用的药引用法如下:生姜:有散风寒、暖胃肠、止呕的作用。治疗风寒外感、胃寒呕吐等症的多
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本病多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取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疗效较为可靠。兹介绍如下:寒邪客
【辨证】湿热蕴结。【治法】清热解毒,清肝利胆,祛湿热,退黄疸。【方名】首乌汤。【组成】生首乌15克,连翘15克,丹皮15克,大青叶15克,板蓝根15克,半枝莲15克。茜草15克,丹参15克,柴胡12克
传统中医理论对于痛经发病的认识可归纳为「不通则痛」。也就是说,痛经是由经期及经期前后的生理状态在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下,子宫胞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临床辨证以气滞血瘀、寒凝血瘀为最常见类型。采用中药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