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蒲公英治病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Posted

篇首语:社会的善意点燃了希望的火苗,但要让生活火起来,还是要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蒲公英治病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蒲公英治病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味甘、苦,性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治疗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瘰疬、疔毒疮肿、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痛、胆囊炎、尿路感染、癌肿等。其临床配伍应用为:
痈肿疔疮 红肿疼痛
薄公英苦甘性寒,专于清热解毒。常单味应用,捣烂外敷;另捣取汁,和酒煎服。若与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配伍,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如《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本品尤善于主乳痈。凡乳痈初起,红肿坚硬,灼热疼痛者,可单味用之内服,外敷,颇有应验;若与忍冬籐同煎入少量酒佐之,可增强解毒消肿之功。
本品亦可用于内痈。治肺痈初起,咳而胸胁疼痛可用桔梗、玄参、银花等同用,以宣肺解毒,如《洞天奥旨》玄天散;若肺痈已溃,肺气虚而热毒盛,咳吐腥臭脓血者,可与人参、银花、天花粉、桔梗等同用,以益肺气,解毒排脓,如《洞天奥旨》完肺散。治肠痈脓未成者,可与大黄、牡丹皮同用,以解毒散瘀消肿;若脓已成,可与败酱草、苡仁、红籐等同用,以解毒排脓。治瘰疬结核,可与香附、山慈菇,大蓟等同用,以宣郁化痰,解毒散结。
肝、胆、膀胱、温热诸症
蒲公英有利小便之功,可使温热之邪从下而泄。治湿热黄疸,可与茵陈,栀子等同用;急性胆囊炎热偏盛者,可与龙胆草、柴胡、黄芩等同用,皆取其清利温热、利胆退黄之功。治热淋涩痛,可与黄柏、车前子,白茅根等同用,以增强清湿热、利尿通淋之功。此外,近年来发现,蒲公英有抗肿瘤之功,故常用于多种癌症。以辨证为前题,按治疗的需要,分别与行气散郁、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及扶正固本之药同用。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贯众治病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崩漏:贯众、五灵脂、蒲黄各15克。炒黑研末,每次5克,每日两次,用温开水送服。血尿:贯众炭50克,乌贼骨、三七各10克。研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克,每日两次。疖痈:贯众30克,蒲公英20克,冰片适量

医学百科 没药治病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软组织损伤:乳香、没药、土鳖虫、三七各50克,研末混匀,用老陈醋调成糊状,敷患处,每2天1次,连用3次。乳痈:乳香、穿山甲、大黄、蜂房各10克,蒲公英20克。蜂蜜适量.将前5味药混合研为细末后,加适量

医学百科 白花蛇草治病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胃炎:白花蛇舌草50克,蒲公英30克,黄芩10克,元胡索10克,加水250毫升,水煎,每日一剂,分3次饭前服,20天为一疗程。肝炎:白花蛇舌草60克,丹参30克,板蓝根30克,茵陈20克,栀子15克,

医学百科 蒲公英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一、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是常见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时时小腹疼痛,痛后有便意,大便溏泄等,大多数伴有消瘦、纳差等。有的病人迁延不愈达好几年,临床上还有疑似因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性慢性结肠炎,这类病人

医学百科 一支箭治病药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1治疥疮身痒:一支箭、蒲公英、鱼鳅串、侧耳根,炖鳝鱼服。(《四川中药志》)2治痈肿初起:一支箭、鱼胆草、铧头草、野烟叶,捣烂敷。(《四川中药志》)3治乳痈:一支箭、蒲公英各适量,捣烂外敷。4治疖疮痈肿

医学百科 儿童厌食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验方一、谷芽6克,麦芽8克,山药8克,干蒲公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因食入肥甘油腻食物过多导致的厌食、纳差、乏力等,一般3~5剂则可愈。验方二、山楂10克,神曲8克,干鱼鳅串全

医学百科 野菊花治病药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1、治疗疮:野菊花和黄糖捣烂贴患处。如生于发际,加梅片、生地龙同敷。(《岭南草药志》2、治一切痈疽脓疡,耳鼻咽喉口腔诸阳症脓肿:野菊花一两六钱,蒲公英一两六钱,紫花地丁一两,连翘一两,石斜一两。水煎,

医学百科 治梅毒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1、土茯苓100克,百部20克,苦参2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2、土茯苓120克,菊花20克,银花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半枝莲10克,白花蛇

医学百科 豨莶根治病药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1治风湿顽痺,腰膝酸楚:豨莶根二至三两,同猪脚(七寸)一只,黄酒四两,酌加水煎,分二至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2治头风剧痛:豨莶根二至四两,含萱草、蒲公英、浙贝,水煎代茶频服。(《泉外本草》)3治

医学百科 马齿苋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1.菌痢:马齿苋鲜品500克(干品减半),加水1000毫升,煎两次分服。7~10天为1疗程,慢性病连服3个月。2.阑尾炎:干马齿苋100克,蒲公英40克,水煎2次,合成400毫升,上下午各服2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