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脂溢性皮炎可分三型论治,中医偏方有用吗
Posted 处方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脂溢性皮炎可分三型论治,中医偏方有用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脂溢性皮炎可分三型论治,中医偏方有用吗
脂溢性皮炎与遗传、激素、神经和环境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肺胃内热蕴蒸,或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或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本病好发于头面、鼻旁沟、耳后、腋窝、上胸部、肩胛部、脐窝及腹股沟等皮脂溢出部位。皮损处多为淡红色或黄红色如钱币状斑片,上附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干性皮脂溢出多见于干燥脱屑斑片,自觉瘙痒。可有精神易兴奋、皮脂分泌异常或有偏食习惯。病情严重或处理不当可发展为脂溢性湿疹甚至红皮病。此病笔者临证分为3种证型予以论治。
肺胃热盛型
临床表现为起病突然,皮损红色,并有渗出、糜烂、结痂、痒剧,伴心烦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处方:地肤子20克,生地、黄芩、桑白皮、薏苡仁、生山楂各15克,槐花、枇杷叶各10克,甘草、土大黄、黄连各6克。
脾虚湿困型
临床表现为发病较缓,皮损淡红或黄色,有灰白色麟屑,伴有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滑。处方:茯苓12克,苍术、厚朴、滑石、炒白术、猪苓、炒黄柏、炒枳壳、泽泻各10克,甘草、陈皮各6克。
血虚风燥型
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有糠秕状鳞屑,瘙痒,头发干燥无光,常伴有脱发。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处方:白蒺藜30克,何首乌20克,丹皮、地骨皮、生地各15克,黄芪、当归、生山楂各12克,荆芥、白芷、白芍、麦冬、僵蚕各10克。
以上3型处方均为内服,每日1剂,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服用。
相关参考
1、茵陈蒿、白花蛇舌草、淡竹叶各20克。水煎取汁,洗头或患处。每日1~2次,每日1剂。一般连用7~10天可愈。2、黄连5克,黄芩、当归、甘草各20克,连翘、蒲公英、知母、丹皮、生地、白芷各15克,升麻
日光性皮炎,俗称「晒斑」,是因强烈日光照射后,出现红斑、水肿甚至水泡的急性皮肤炎症,属光毒反应。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日光毒侵伤肌肤所致。多发于盛夏酷暑季节,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手背等部位。患部灼热疼痛
大黄20克,苦参30克,黄柏20克,蛇床子20克,生薏苡仁30克,丹参20克,丹皮20克,生甘草12克,地肤子20克,防风10克。上药置于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脸盆加水至盆的三分之二,煎30分钟,待
囊炎是最常见的胆囊疾病,属中医学「胁痛」、「腹痛」、「黄疸」等范畴。中医认为胆是六腑之一,以通降下行为顺,如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引起肝胆气郁,疏泄失常,通降失调,即产生「不通则痛」的症状。如湿热熏蒸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范畴,临床以胃阴不足证为多见,发病原因与饮食有关,平素饮酒,进食辛辣肥甘炙煿,暴饮暴食,或久服刺激性强的药物,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治宜酸甘化阴
神经性皮炎系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慢性增厚并呈苔藓样变为临床特征的皮肤病,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好发于颈部、会阴、大腿内侧、前臂等皮肤易受摩擦的部位,中医称为「摄领疮」,多分以下三型进行辨治。血虚风燥:
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风疹块」。引起本病的原因较为复杂。中医认为多因禀性不耐,对某种物质过于敏感所致。本病发作突然,皮损为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风团,边界清楚,颜色猩红或苍白。皮损时起时消,瘙痒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牛皮癣」、「摄领疮」,与精神因素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碍、生活环境变化、衣领摩擦以及局部刺激,均可诱发本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风、湿、热三邪蕴阻肌肤或血虚风燥,皮肤失养所致。
脂溢性皮炎会传染吗 脂溢性皮炎这种疾病的患病因素和遗传因素、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等有关系,但并非传染性皮肤玻 脂溢性皮炎是由什么因素引发? 1、皮脂溢出增多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还包括皮
日光性皮炎是春夏季好发于对日光过敏者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之为日晒疮。其病变主要累及暴露的皮肤区域,如面部、颈部、胸背部及手背部等,患部皮肤出现红斑、肿胀,甚至发生水疱,患者自觉灼热刺痒或疼痛。下述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