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手镜》 杂病分气血阴阳(三)
Posted 《丹溪手镜》
篇首语: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丹溪手镜》 杂病分气血阴阳(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丹溪手镜》 杂病分气血阴阳(三)
日增夜静,是阳气病,而血不病;夜增日静,是阴血病,而气不病。夜静日恶寒,是阴上溢于阳;夜静日热,是阳盛于本部;日静夜恶寒,是阴旺于本部;日夜并恶寒是阴部太盛兼有其阳,当泻其寒,峻补其阳。
日安夜躁烦是阳气下陷于阴中,当泻其阳,峻补其阴。
日恶寒,夜躁烦,为阴阳交,饮食不入死。
阴盛格阳,目赤烦躁不渴,或渴不欲水,脉七八至,按之不鼓,姜附主之。
又伤寒二三日,身冷额上汗,面赤心烦者亦是。
阳盛拒阴,表凉身痛,四肢冷,脉沉数而有力,承气汤主之。
阳厥极深,或时郑声,指甲面色青黑,势困,脉附骨取之有,按之无,乃阳气拂郁不能运于四肢,故身冷。先凉鬲,以待心胸微暖,可承气主之。
[b]阴证[/b] 身重,语无声,气难布息,目睛不了了,口鼻气冷,水浆不入,二便不禁,面刺。
[b]阳证[/b] 身轻动语有声,目睛了了,鼻中呼吸利,口鼻气热。
[b]内伤[/b] 见于右手关前气口,躁作寒,已寒作躁,已不相并,但有间,晡时必减,潮作之时神倦。
[b]外伤[/b] 见于左手关前人迎,无问,晡时必剧,潮作之时,精神有余。
相关参考
[b]猪苓味甘苦平[/b]入太阴少阴之经,主伤寒温疫大热。五苓散分利阴阳;猪苓汤通调水道。[b]泽泻甘咸性寒而沉[/b]通小肠遗沥,逐三焦停水,利小便不通,宣膀胱胞垢。凡三方同用。[b]白术甘平[/b
[b]肝[/b]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肝经也),鬲咽不通,饮食不下(土衰病也),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里急戾,胁痛呕泄,令人善怒也。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b]心[/
因热。因虚。由脾胃有亏,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脉洪数而实,先见寒热往来,心烦不得眠卧,宜大补脾胃,升举气血。由心气不足,其火大炽,旺于血脉之中,形容似不病者,此心病也。四物汤加镇坠心火之药,
(图附后)[b]浮[/b]在皮肤,按之不足,举之有余,虚也。人迎(风邪在表。)气口(阴阳耗散)左寸(因风头痛心昏有热。)右寸(宿食滞气肺风逆喘。)左关(因胁下满。)右关(脾食伤胃风。)趺阳(胃滞。)左
丹溪先生之书,为世所诵习,如《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等集,以列于张刘诸大家,毋或敢复置喙矣。独《手镜》一帙,为先生所秘惜,左右行游,常挟与俱,不轻以示人。迄于今垂三百
两感,一日双传,脉沉而大;二日沉长;三日沉弦,在里证宜四逆汤,表证桂枝汤也。
咽痛,有少阴有热,宜黄连龙骨汤。有少阴无热宜四逆散。有口疮宜蜜渍连汁。
蛔厥,藏寒也,治宜乌梅丸、理中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