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中医中的望步识病

Posted

篇首语:鸟贵有翼,人贵有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中医中的望步识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中医中的望步识病

1.保护性跛行:走路时,患侧足刚一点地则健侧足就赶快起步前移;健足触地时间长,患足点地时间短;患腿迈步小,健腿跨步大;患腿负重小,健腿负重大。这种保护性患足点地跛行,多见下肢受伤者。
2.拖腿性跛行:走路时,健腿在前面患腿拖后,患肢前足着地,足跟提起 表现为拖腿蹭地跛行。可见于儿童急性髋关节扭伤、早期髋关节结核或髋关节骨膜炎等。
3.间歇性跛行:开始走路时步态正常,但走不了多远(严重者不到百米) 患者就因小腿后外侧及足底胀麻疼痛而被近停步,需蹲下休息片刻,待症状缓 解后再重新起步。走走歇歇,因此称为间歇性跛行。常见于腰椎管狭窄症、坐骨 神经受累以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供血不足患者。
4.摇摆步态:走路时患者靠躯干两侧摇摆。使对侧骨盆抬高,来带动下肢 提足前进。所以每前走一步,躯干要向对侧摆动一下,看上去好像鸭子行走,所以又称"鸭行步"。常见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双侧脱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严重的"O"型腿,以及臀上神经损害患者。
5.高抬腿步态:走路时,患腿高抬,而患足下垂,小跨步跛行,如跨越门 槛之状,所以又称"跨越步态"。主要是由于小腿伸肌瘫痪,足不能背伸而成下 垂状态。为避免走路时足尖蹭地而有意识将腿抬高,常见于坐骨神经、腓总神经麻痺或外伤等。
6.足跟步态:走路时以足跟着地,步态不稳,表现躯体轻轻左右晃动,足背伸、足弓高。可见于胫神经麻痺、跟腱断裂、遗传性共济失调等患者。
7.划圈步态:走路时表现为患腿膝僵直,足轻度内旋及下垂,足趾下勾。 起步时,先向健侧转身,将患侧骨盆抬高以提起患肢,再以患侧髋关节为轴心, 直腿蹭地并向外侧划一半圆前走一步。由于多见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所以又称"仿瘫步态此外,还有慌乱步态:多见于脑动脉硬化、脑肿瘤、头部陈旧性外伤等;醉汉步态:主要见于小脑或前庭疾患;踏地步态: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髓型颈椎 病以及脊髓痨等患者;交叉步态:多见于大脑瘫、截瘫等患者。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中医观鼻识病

鼻了是呼吸通道,是人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门户。祖国医学认为肺气通于鼻,鼻为肺之窍。人体有许多穴位分布于鼻部,鼻部血运丰富,皮色红润,呈高而直的隆起,即显示健康;当人体有疾病时,鼻部的色泽和形态发生改变,

医学百科 中医观发识病

人们常以发乌须黑来评定身体健康程度。的确,如果能经常注意毛发的各种变化,确能察知有无疾病。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古医家很早就运用观察毛发状况了解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毛发与肾有密切关系,肾气盛则毛发黑

医学百科 中医看胸识病

胸廓,俗称胸部,它包括颈以下和腰以上的部位。主要由胸骨、肋骨、肌肉组织等组成。正常的胸部两则对称,前后径较片右径短,呈扁平圆桶状,胸部肌肉丰富而富有弹性,显示出一种体型美。胸廓异常,不仅难看,同时还提

医学百科 中医病名不可丢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中医的许多病名,如破伤风、鹅口疮、胬肉攀睛、托盘疔、痄腮、阴吹等,精炼简洁,见名知义,易于掌握。又如破伤风、历节风、感冒

医学百科 阴阳概念在中医学中的特点

从《黄帝内经》成书至清代,众多古代医家的医学著作中载有「阴阳学说」。笔者认为,古代医学著作中的「阴阳学说」不仅是哲学的阴阳概念,而赋予其医学特点。试述如下。阴阳可「体验」《中医基础理论》说:「阴阳是抽

医学百科 中医科学中的数学理论

探索世界的核心最重要的是数学理论。要研究中医,就必须解释好中医,传统医学(中医)与现代医学(西医)的根本区别:两者在思维观与方法论上的根本不同,中医主要采用整体、生态、非线性思维观,西医是系统、分解、

医学百科 中医运动疗法中的康复技术

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伤病员和残疾者康复的一门医学学科。其中运动疗法是康复训练的基础和常用的治疗方法,现代康复通过运动疗法来提高功能障碍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平衡等运动

医学百科 《三易洞玑》中的中医理论

《三易洞玑》作者黄道周为明末闽海大儒,《三易洞玑》为其主要代表作之一。所谓「三易」,是指伏羲之《易》、文王之《易》和孔子之《易》;「洞玑」是说玑衡为古人测量天文的仪器。按照《易经》所载历数以测天文,可

医学百科 中医古籍中的核心价值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又称天人合德或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庄子》有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

医学百科 膏方在中医外科中的应用

膏方进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保健医疗方法,是属中医药学中的「补法」范畴,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精气夺则虚」,「虚则补之」的论述,指出人体最本质的「精气」消耗后,需要扶正补虚。由于人体之虚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