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脉诊要领之位数形势

Posted

篇首语:学问是心灵的慧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脉诊要领之位数形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脉诊要领之位数形势

这是清人周学海提出的一种方法,他认为脉象的所有变化都在四者之中,故日:「脉有四种,位数形势而已」。
周氏又对此作了具体的阐释:「浮沉尺寸也;数者,迟数结促也;形者,长短广狭厚薄粗细刚柔,犹算学家之有线而体也;势者,敛舒伸宿进退起伏之有盛衰也。势因形显,敛舒成形于广狭,伸缩成形于长短,进退成形于前后,起伏成形于高下,而盛衰则贯穿于诸势之中,以为纲领者也。此所谓脉之四种也。「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执简驭繁地归类脉象的各种变化,而且还可以说明指法的运用。故周氏又日:「日举按,以诊高深也;日上下,以诊短长也;日推寻,以诊广狭厚薄曲直也;日初持久按、以诊迟敷楫涩止代也;日单按总按,以诊来去断续也。」这就是说,用举按以诊浮沉之位。用上下以诊寸尺之位,用推寻可察脉形,分别初久单总,可察脉数,而脉势之审察贯穿于诸法之中。
近来,一些医者在四字基础上,又增一律字,以提示诊脉时要注意脉动匀齐与否。其实此举无甚必要,因为,数字之中已包含此意。至于,将位数形势看作四个相互衍接的诊脉步骤,则确有实用价值。即诊脉时,先定位,以分寸关尺,浮中沉;然后数息,以定迟数结代;接着辨形,以定大小弦滑等;最后审势,以区别虚实盛衰,阴阳进退。则确可以为临诊之参考。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脉诊要领之六字诀

《诊家枢要》提出:「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出于皮肤之际,

医学百科 脉诊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

人迎气口诊法与《黄帝内经》的喉手相应诊法不同,此法源于《脉经·脉法赞》,其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日人迎,右日气口」。是以寸口脉的关前一分之处分别为人迎与气口。并仿《黄帝内经》「寸口主中,人迎

医学百科 诊脉要领之胃神根

诊脉时,诊者首先要熟知正常脉象,才能进一步辨别异常脉象。并且,在诊视疾病时,不仅要辨病因、病位、病机,而且还必须了解患者正气的盛衰进退,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健康人的正常脉象,以及患者脉中正气的反映,就是

医学百科 脉诊指法之其他指法

脉诊除了上述常用指法外,尚有一些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指法。如《重订诊家直诀》中即载有「侧指法、挽指法、辗转指法、俯仰指法」等等,并一一作了说明。其曰:「病者气口处骨肉不平,须用侧指法;病者不能平臂而侧置

医学百科 脉诊指法之运指

运指是指法的具体运用,指法是对诊者三指,在诊脉时运动规律的总结。可以说,前人丰富的诊脉经验,都凝集在指法之中了。历代有关指法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1、举按举按是脉诊的基本指法,它

医学百科 色脉诊学相关介绍

色脉诊的提法始自《内经》,《内经》中色脉相提并论之处很多,《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的记载。《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说:」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之出

医学百科 脉诊法之其他诊法

除了独取寸口诊脉外,脉诊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诊怯。一、足三脉足兰脉是足部的趺阳、太溪、太冲三脉。由于它们在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为历代医家所注重。如《脉诀汇辨》认为:足三脉为人生根

医学百科 脉诊指法之调指

一般诊成人脉时,调指非常中药,诊者常同时使用食指、中指与无名指。然而由于这三个指头的长短参差不齐。并且,同一指头不同部位的感觉灵敏度不一致,患者卫有胖瘦高矮等差异,所以,诊脉时首先要调整好三指的状态,

医学百科 脉象雷达图有利于脉诊规范化

  中医脉象之「像」不是「大象无形」之象,而是有形可循之象;因此中医脉学不是玄学,不可脱离实际故作高深;只有让学习者辨得清楚说得明白,才会成为真正有用的学问,才会改变「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情况。  

医学百科 脉诊的意义

在临床中,脉诊能够占到50%~90%,在《溯本求源》这本书里有记载。尤其是一些说不出症状来,或者是症状罗列很多,或者这个人症状一点都没有的情况下,脉诊定性、定位、定程度、定势的「四定」就显得更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