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人迎气口脉诊的实用价值
Posted 阴阳
篇首语: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经验,也就是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人迎气口脉诊的实用价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人迎气口脉诊的实用价值
根据人迎脉与气口脉所在部位的特点,其在脉诊上的实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人迎位在结喉两旁,迎面正当人的视线,因面颈侧脉动外露,明显易见。根据这一特点,既可作为望诊观察,又可便于用手切按,所以这里的动脉及其穴位,有「人迎」之称。人迎是足阳明胃脉(颈动脉),胃为六腑之源,故人迎候阳,主表(外),可测知六腑之气。气口在两手掌后高骨经渠之分(桡动脉),属手太阴肺经,肺为五脏之长,故气口候阴,主里(中),可测知五脏之气。脉以胃气为本,肺为百脉之宗,所以切人迎气口脉,是古人作为一种相互比较的诊脉辨证方法:衡量二脉脉象协调与否,用以测定人体阴与阳,脏与腑,表与里相对而又统一的动态变化情况,来诊断疾病。
人迎在头,气口在手,虽然部位不同,但全身脉道属于一个系统,所以二脉搏动的节律、脉率,起伏往来,步调一致,《灵枢·禁服篇》有:「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若两者脉气有所盛衰,即为病态反映。故《索问·六节脏象论》有一盛、二盛、三盛,《灵枢·五色篇》有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等之记载。然此仅医者之指感,未有定量比较,但说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之病情。所谓四盛,出现「格阳」或「关阴」之坏脉,是阴阳偏亢至极,均为精气竭绝之象,预后多凶。
《内经》人迎气口诊法,为东汉张仲景创立人迎气口趺阳三部诊法奠定了基础,其实用价值展现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如《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说:「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其颈脉动,……」故仲景《伤寒论》序言中,即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阳,三部不参」的告诫。
人迎寸口诊法,近世虽多废而不用,然而,在急症或危重病证的情况下,诊取人迎脉,不但可猛然提醒疑难疾病的鉴别诊断,且可提供治疗方向,如脑病与心脏疾患。因足阳明人迎之脉,位在头颈,根据其经脉循行,旁及头面五官七窍,上达于脑,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神明之府,故察人迎,不但可诊候头而诸窍之疾,并可审神明。正如《灵枢·动输篇》说:「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衡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人络脑,出颇,下客主人,循牙车,台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阴者也。故阴阳上下,其动若一,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故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又,人迎候阳,虽指诊候三阳之气,但是,也可候心脏之病。因为心为火脏,位居上焦,《内经》称之为「阳中之太阳」。其经脉上挟咽喉,自与颈动脉人迎相关。且脉以胃气为本,心主血脉、藏神,脉为血府,脉神即心神之传递。所以人迎脉动,不但可察胃气,且可审心阳之盛衰;临床如心之阳气虚浮,或水气凌心等证,均可出现颈侧人迎脉动甚。
据上述可知,人迎气口脉对比诊法,可诊脏腑经脉之病,候阴阳、表里、虚实之证测病之轻重,预后吉凶。这正是证实诊人迎气口脉的实用价值!
相关参考
分类1.遍诊法:头、手、足三部,每一部各有天、人、地三候,合为三部九候。因为应用不便,后世不多用。2.三部诊法:即颈部以人迎,双上肢的寸口和双足背的趺阳三脉,分候胃气与十二经之气。亦有加诊太溪以候肾气
关于脉诊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三种。遍诊法遍诊法,即《素问》三部九候诊法。是遍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
在临床中,脉诊能够占到50%~90%,在《溯本求源》这本书里有记载。尤其是一些说不出症状来,或者是症状罗列很多,或者这个人症状一点都没有的情况下,脉诊定性、定位、定程度、定势的「四定」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今天所讲所用的脉诊,究竟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又是怎样起源的,这不但是个历史问题,对历代脉法和今后脉学的研究发展亦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从史料上看《左传》记述缓和治病都还没提到诊脉,《史记·扁鹊传》:「至今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诊对脉诊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是随着二次舌诊的发展高潮而来的。第一次冲击是从《金镜录》的出现开始的,《金镜录》抛弃中医的传统诊法,即脉诊,专以舌诊辨证,虽然可以说是一种创举
脉诊主要是按切脉搏,体察脉象变化。而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由宗气推动。宗气积于胸中,汇合水谷精微化生的营卫之气与吸
脉象的形成,既然和脏腑气血关系十分密切,那么,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故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与推断疾病的预后。1、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疾病的表现尽管极
在分类学方面,张诞先《伤寒舌鉴》将舌质舌苔共分为八类,他的分类方法不分舌质与舌苔,纲目不甚明显,后傅松元著《舌胎统志》改以舌色分类法,他以舌色为纲,分为枯白舌、淡白舌、淡红舌、正红舌、绛色舌、紫色舌、
《太素·人迎脉日诊》:「黄帝日:「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此者名日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人迎二倍,病在太阳;人迎三倍,病在阳明
人迎气口诊法,虽出自《内经》,而历代医家对于人迎气口所在的部位,见解不一,迄今无定论,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说法:1、《内经》的说法,人迎位在结喉两旁(颈动脉),气口位在两手掌后高骨经渠之分(桡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