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中医脉象之滑脉

Posted

篇首语:知识贵在质,不在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中医脉象之滑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中医脉象之滑脉

滑脉亦是单因素并且有独立意义的脉象之一,脉形流利。它出现于医籍中亦是最早的,在《内经》中屡见,滑与涩两脉反映了脉的流利与不流利及其程度。
滑脉是流利的脉象,向来是与涩脉对举而言的,从《内经》起总是与涩先后并列,后世脉学书亦往往与涩相比较的说明滑脉。如《医宗说约》说:「滑脉行动不涩也。」对于这个问题《医学探骊》说得清楚:「滑与涩对,以体状言。」所以说它的性质只是脉的流利程度而不应当含有其他性质,这是滑脉的定义和界限,如果随领在滑脉中加入其他素质条件等则必将引起概念的混淆,这会影响滑脉指标的标准性。由于滑脉是具有独主、单一素质的脉象,所以它亦是一个纲领性的脉象,领如戴启宗、滑寿等人就用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作为脉象的纲领。
通过历代脉学书籍对滑脉脉形的形容,可以看出在《脉经》的说法是:「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日「浮中如有力」,一日:「漉漉如欲脱啬」)《脉经》指出了滑是流利的这一点很重要,其他则除:「浮中如有力」这句话以外我们可以认为都是流利的说解,《脉经》这个「流利」的解释成为对滑脉的权威性解释,后来的脉学书籍如《千金方》、《活人书》、崔氏《脉诀》、《察病指南》、《诊家枢要》、《难经集注》引杨玄操、《外科精义》、《脉诀刊说》、《脉诀指掌》、《医学人门》、《濒湖脉学》、《四言举要》、《景岳全书》、《通雅》、《医宗说约》、《脉诀汇辨》、《四明心法》、诊家正眼》、《新著四言脉诀》、《医学真传》、《四诊抉微》、《医学心悟》、《洄溪脉学》、《脉诀启悟》、舒诏《辨脉篇》、《脉法统宗》、《三指弹》、《脉理求真》、《医醇剩义》、《医悟》、《医学探骊》、《脉如》、《医学实在易》、《诊脉三十二辨》、《脉论要篇》、《医述》、《中医脉学研究》等都采用了这个说法,这是因为流利之说既道出了滑脉的性质,又在脉形和指感方面提供了基本条件。
滑脉的形容除了《脉经》的「前却」、「展转」、「替替然」、「漉漉如欲脱」等具有说明流利这个原则说法的意义并为若干脉学书籍采用以外(多为《干金方》等早期著作),孙思邈又在《千金翼方》中提出「如动珠子」,后人继承了这种说法如宋崔紫虚《脉诀》说:「如珠」亦有人再补充为「珠走玉盘」、「如珠走盘」、「荷珠」、「荷露」等等来形容滑脉的流利与指感,很生动形象,在学习中也容易掌握多了,因为这些都是在当时条件下利用客观的感受去反映滑脉的脉形,同时滑脉在指下亦确实有如珠滚动向前的感觉,因而成为滑脉脉形最主要的描述。自崔氏《脉诀》以后有《察病指南》、《诊家枢要》、《医经小学》、《医学人门》、《太素脉秘诀》、《濒湖脉学》、《脉语》、《景岳全书》、《通雅》、《医宗说约》、《脉诀汇辨》、《诊家正服》、《医学真传》、《四诊抉微》、《医宗金鉴》、《洄溪脉学》、《脉诀启悟注释》、《脉确》、《沈氏尊生书》、《脉法统宗》、《三指禅》、《医学探骊》、《渗脉三十二辨》、《脉论要篇》、《脉如》等,其中如徐灵胎在《脉诀启悟注释》中说:「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黄琳的《脉确》说::「流利如珠便是滑。」都很生动具体简要,尤其以康应辰的《脉学探骊》说:「往来流利,如珠应指,比拟最妙。」又说:「通行流动贯如珠,一串牟尼指下摸,营血根深能胜气,去来滑利自无拘。」将指下如珠的感觉形容得淋漓尽致。通观各脉学书以《濒湖脉学》形容的,「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为最全而,且少语病。并解释说:「滑为阳气有余,故脉来流利如水,脉者血之府也,血盛则脉滑……」亦平正通达无疵。
滑脉虽然是常见脉,但历代脉学书亦有若干对脉形的说解不当的问题,其中如伪撰《脉诀》说:「滑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即状,不进不退。」这种形容显然有不少问题,戴启宗《脉诀刊误》辩之说:「《脉经》曰:『轻手得之为浮滑,重手得之为沉滑。』其像往来流利,应指圆滑,若珠之隐指。今《脉诀》日:『按之即伏,不进不退。』则是有浮滑面无沉滑也」。《脉经》日:「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按指《难经》)是沉中亦有滑也,故王裳言《脉诀》论表不及里也且脉有独见于一部者,有通见三部者,今曰:「三关如珠动。」非也。「按之即伏,不进不退」,则是脉不往来而定,岂所谓滑乎?李时珍亦说:「《脉诀》云『按之即伏,三关如珠,不进不退』,是不分浮滑沉滑尺寸之滑也,今正之。」这些分析批判都是对的。
《脉经》所提出的滑脉脉形亦不是完美无疵的,例如说:「与数相似。」就不适当,滑脉只是与数相兼的机会多,出现率亦高,但数不能构成滑脉的条件,《脉经》亦提出了:「滑与数相类:」愈是相类愈不容许相混,这个问题是很明显的,实践中常见有缓滑脉可证。数不是构成滑脉的条件,在《脉诀刊误》上引的就不同而是:「与数珠相似。」《濒湖脉学》引的是:「如珠之应指。」传世《脉经》屡经整理,宋刊本亦非尽为叔和之旧,但「与数相似」这句话《千金方》、《活人书》所弓是如此,可见就是有讹文亦在唐以前,因而考据问题,由于文献不足,只可存疑了。元明以降由于《脉诀刊误》与《濒湖脉学》两书权威性很大,故尔言脉者一般亦就强调滑与数相似的问题了。
另外,《脉经》说:「浮中如有力。」这句话亦被《脉诀刊误》删去不用,并且还说明了一下:「今取《脉经》所载,而去其,浮中而有力之语,盖此语只言浮滑,亦一偏之言。」后人亦遂不再引用浮中有力之说,这亦是合理的。后世脉书有的受《脉经》「与数相似」的影响,提出数为构成滑脉的一个条件如《医学入门》说:「滑似累珠来往疾。」《医学实在易》说:「数而流利。」这只是个别情况。《通雅脉考》说:「一息五至」将滑脉的至数定死,亦是不对的。又因为滑是阳脉就有人与。度大相混,例如《外科精义》说:「滑脉之诊,实大相兼。」《太素脉秘诀》说:「起而有力,见源如珠。」《寿世保元》说:「沉而有力为滑。」《诊脉三十二辨》说:「实则往来流利,如珠走盘,而中有力。」这些有力、实、大等说显然是不对的,因为滑可以有力可以大,但亦可以无力,亦可以小,至于实是一个特定脉名,它的脉形有具体规定,其中并不包含有滑的因素,在滑脉中牵扯到实脉是概念上的混淆,如果就是指强有力等等一般性的形容,亦不恰当。近世周学海对脉学研讨精深,但在《诊家直诀》中说滑脉:「短而剐强,动滑也。」这种形容亦是语有未当的。
另外关于滑脉还有两个问题,一是仲景《伤寒论》「平脉法」中提到:「翕奄沉,名日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台,故令脉滑。」叉说:「滑者,紧之浮名也。」翕奄沉,名日滑,《脉经》不引,浮紧名日滑,《伤寒论》、《金匮要略》其他条文中不见此意,故而关于这类条文只有存疑待考,不必强作解人。但后来亦有人据此为解,如《诊宗三昧》就说:「言忽浮忽沉。」形容流利之状,无以过之,黄宫绣《脉理求真》说:「滑则往来流利,举之浮紧,按之滑石。」或者所释并不实际,语涉玄虚令人有莫测高深之感,最为言脉者之所忌或依经作解(尽管「平脉法」这部分资料并不见得都可靠,从本质上歪曲了滑脉的脉形并且混淆了滑脉与其他脉象的关系,这种盲目的复古作法都是不足取的)。还有滑脉须与《内经》等书的「尺滑」等相区别,因为一是脉滑,一是肤滑,两者不同。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并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拟订滑脉的传统脉形指标为:
1、滑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
2、滑脉只以脉象的流利程度言,较正常脉象为流利即可构成不同程度的滑脉,不应当含有其他因素。
3、滑脉之指感为流利感,古人提出的流利展转,如珠走玉盘、滚珠、如荷露等带有客观性质的形容,都可以参照帮助说明滑脉的性质和指下的感觉。
4、滑脉被一部分文献定为纲领脉。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中医脉象之涩脉

涩脉亦是单因素并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象之一,脉形艰涩。它出现于医籍中亦是最早的,并与滑脉同时提出,滑涩两脉反映了脉的流利与艰涩(即不流利)及其程度。由于「肺为血府」、「营行脉中」、「脉气流经」等根本原因,

医学百科 滑脉真的是怀孕了吗

看电视时,古时候的郎中总是打打脉,然后抚须告诉姑娘:你有喜了!现在就算看中医妇科,也仍要验HCG、B超什么的,才能确定。那么古代郎中把脉是至少妊娠多少天才摸得出来呢?妊娠以后,出现「滑脉」,即往来流利

滑脉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滑脉

脉象的一种。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此外,健康人也可见滑利脉象。

医学百科 兼脉的主次和称谓问题

兼脉不是一种脉象而是几种脉象的复合体,由于病情证情不同显然它们相互之间所占的比重不可能总是相同,亦就是在很多情况下有主次轻重之分。譬如弦滑脉或两者大致是一比一,或者主要是弦但它带有一些滑,或者主要是滑

医学百科 滑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滑为实为下。寸口脉滑阳实,胸中壅满.吐逆;关脉滑,胃中有热,滑为热,实以气满,故不欲食,食即吐逆;尺脉滑,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男子尿血。」《脉诀》:「滑者阳也,主肢体困弊,脚手酸痛,小便

医学百科 滑脉之相兼脉介绍

《脉经》:「寸口脉滑而迟,不沉不浮,不长不短为无病。关上脉滑而大小不匀是为病方欲进,不出一二日,复欲发动,其人欲多饮,饮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关上脉紧而滑者蛔动。尺脉滑而疾血虚,尺脉沉而滑者寸

滑脉怎么用?《中医词典》h~j 滑脉

脉象名。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指下有一种圆滑感。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健康人亦可见。

医学百科 中医脉象之浮脉

浮脉是单因素并具独立意义的脉象之一,脉位浅在。浮脉亦为出现于医籍中最早的脉象之一。在《内经》中屡见。浮、沉、大、小、滑、涩,叉为最主要之脉象。如《索问·五脏生成篇》:「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

医学百科 中医脉象之沉脉

沉脉亦是单因素并具有独立意义的一种脉象。沉脉位置深,浮沉二脉反映脉象深浅不同的位置,当然还有一个中,但中不是病脉。沉脉出现于医籍亦最早,在《内经》中屡见,又常常浮、沉、大、小、滑、涩并列为主要脉象。在

医学百科 中医脉象之结脉

结脉是节律失常的脉象之一,就其构成来讲,亦属于复合几种因素的。结脉是在缓盼基础上有不规律的时常有一次间歇的脉象。结脉脉形定于《难经》、仲最、叔和,后人没有异议,原则上仍是古法。《难经·第十八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