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迟脉之相兼脉介绍
Posted 中气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迟脉之相兼脉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迟脉之相兼脉介绍
《脉经》:「迟而涩,中寒有症结,迟而滑者胀,迟而缓者有寒,沉而迟,腹脏有冷病。」《千金方》:「迟紧为寒,迟而涩,中寒有症结,迟而滑者胀,迟而缓者有寒,沉而迟,腹脏有冷病。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即为气,寒气相搏,则绞而痛;寸口脉迟而涩,迟即为寒,涩为少血。」
《四言举要》:「沉迟中气,弦迟者寒。」
《三因方》:「迟而涩,为瘢癖,咽酸。」
《诊家枢要》:「浮而迟,表有寒;沉而迟,里有寒;气寒则缩,血寒则凝也。」
《外科精义》:「疮家沉迟襦弱,皆宜托里。寸口脉缓而迟者,虚寒也。」
《濒湖脉学》:「浮迟风虚,沉迟虚寒。」
《诊家正眼》:「浮迟表寒,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医学入门》:「迟沉寒内浮寒外,迟涩咽酸癜瘕成,迟滑腹中觉胀大,惟有季夏及左尺,逢此便是肾经败。」
《古今医统》:「迟实为疼,迟虚寒滞,消中、夏月,沉迟俱忌。」
《景岳全书》:「浮而迟者,内气虚,沉而迟者,表气虚。迟兼滑大者,多风痰顽痰之候,迟兼细小者,必真阳亏弱而然。」
《脉确》:「浮迟寒在表,沉迟作里医;迟涩廒结,迟滑胀宜。」
《脉诀汇辨》:「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
《脉义简摩》:「浮迟表寒,沉迟里寒,迟涩为血病,迟滑为气病,迟兼滑大,风痰顽痺,迟兼细小,真阳亏损也。或阴寒留于中,为泄为痛,元气不营于表,寒栗拘挛,皆主阳虚阴盛之病也。凡人伤寒初解,遗热未清,经脉未充,胃气未变,必脉是迟滑,或见迟缓。」
《脉学阐微》:「迟而兼浮为表寒,兼沉主里寒,兼涩血寒,兼弦胃寒,兼细小,气虚血少,兼实,内有郁热或积滞。」迟脉与它脉相兼主病,如上表所示,各家均言浮迟主表寒,沉迟主里寒。惟张景岳言:「浮迟主内气虚,沉迟主表气虚。」是否为传抄之误?!否,这是因为景岳认为「沉脉亦有表证」,「浮脉亦有里证」。
张景岳指出:「浮虽属表,而凡阴虚血少,中气亏损者,必浮而无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脉神·真辨)如阳明病中寒证,「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阳明篇)。此即浮迟之脉,而见里气虚寒之例。沉虽属里,而当表邪初感,由于发汗太过,表气已虚,亦可出现沉迟之脉。如「太阳病,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桂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此印因于外感过汗,表气已伤,营卫两虚,脉见沉迟之例,所以脉沉不可概言里。
崔氏《四言举要》言:「沉迟中气。」何解?中气即气中(去声),如中风之中、伤的意思。此由七情内伤,以致气机猝然阻滞而发病,如暴怒气厥、昏晕,或仆倒,牙关紧闭,两手紧握,而青,四肢厥冷,痰塞;鼻息微,脉沉迟而伏。「气中」与「气厥」,词异而证同。厥之因为气者,为气厥。气中是气机猝然郁阻闭塞,血脉不得流通,故脉见沉迟,甚则脉沉伏。
《古今医统》言:「消中、夏月,沉迟俱忌。」何解?消中,即中消病,为三消证之一。《素问·脉要精微论》:「瘅成为消中。」刘完素《三消论》说:「若饮食多而不甚饥,小便微而渐瘦者,名日消中。三消者,其燥热一也。」《景岳全书》更指出:「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认为火证,然有实火者,以邪热有余也;有虚火者,以真阴不足也。」据此可知,消中证既属火邪为患,当见洪数,滑实或沉细而数之脉,始为脉证相合,如脉反见沉迟,则是阳证见阴脉,预后不良。又夏月为阳热当令之时,当见浮洪之阳脉,是谓「脉从四时」。如反见沉迟之阴脉,则为「脉逆四时」。所以说「消中、夏月,沉迟俱忌」。
迟涩之脉,《三因方》主咽酸,《医学人门》主咽酸。考咽通秦,即「吞酸」,俗称吐酸水。吞酸证有寒热之分,如脉见迟涩之脉,则属气血凝滞之寒证,临床常见于脾肾俱虚,或中气虚寒者,多用理中汤加吴茱萸治疗。
相关参考
《脉经》:「滑而浮散,摊缓风。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瘕。脉直前而中散绝者,病消渴,一云浸淫痛。」《四言举要》:「浮散虚剧。」《古今医统》:「浮洪兼散,夏月本体。」《脉如》:「代散必死。」《脉简补义》
《脉经》:「弱濡则中湿,弱则中寒,寒湿相搏,名日痺,腰脊骨节苦烦,肌为不仁,此当为痺。」《四言举要》:「浮濡阴虚,濡小阴虚,湿留濡细。腰痛之脉,濡细肾著。」《三因方》:「濡而弱,为内热外冷、自汗,为小
《四言举要》:「浮缓风湿,沉缓水蓄,缓大者风,缓细者湿,缓涩血少,缓滑内热,中风浮缓,风伤于卫,浮缓有汗。」《三因方》:「缓而滑,为热中,缓而迟,虚寒相搏,食冷则咽痛。」《诊家枢要》:「浮缀为风,沉缓
《脉经》:「弦数为疟,弦数有寒饮,滑数心中结热盛,短而数心痛,心烦,紧而数,寒热俱发,必下乃愈。」《千金方》:「弦数多热,弦数有寒饮,滑数心下结热盛。沉而数中水,紧而数,寒热俱发。」《活人书》:「数在
《脉经》:「小弱而涩胃反,微弱者有寒少气。尺寸俱孺弱,发热恶寒、汗出。」《千金方》:「寸口脉沉而弱者,日寒热及疝瘕,小腹痛;寸口脉微而弱,气血俱虚,男子吐血,妇人下血,呕汁出。」《四言举要》:「沉弱阴
《千金方》:「尺脉牢而长,并上无有,此为阴干阳,其人若两胫重,少腹引腰痛。病若吐血复鼽衄者,脉当得沉细,而反得浮大牢者死。」《活人书》:「沉牢痼冷。」《四言举要》:「积聚在里,牢急者生。」《医宗必读》
《脉经》:「微而紧者有寒,微弱者有寒少气,微浮秋吉冬成病,微数虽甚不成病,不可劳。」《千金方》:「寸口脉微而弱,血气候虚,男子吐血,妇人下血,呕汁出……关上脉微浮,积热在胃中,呕吐蛔虫,心健忘。」《四
《脉经》:「沉而弦者,悬饮内痛;沉而迟,腹脏有冷病;沉而急,病伤寒、暴发虚热;沉而滑,为下重,亦为背膂痛;阴邪来见沉细。寸口脉沉而坚者,病在中;寸口脉沉而弱者,日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紧,苦心
《脉经》:「浮而大者,中风头重、鼻塞。浮而缓者,皮肤不仁,风寒入肌肉。浮而滑者,宿食。浮短者,其人肺伤,诸气微少,不过一年死,法当嗽也。浮洪大者,伤寒。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浮而细滑,伤饮。浮洪
《脉学阐微》:「促而洪实,热盛。促而滑数,肺热痰瓶,促而沉涩,血气郁滞。促而小损,虚脱。」促脉主病,本为阳热亢盛或气血痰食郁滞致气血受阻,阴不和阳,脉气不续,故时一止。若兼洪实则更为热盛而邪滞气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