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舌诊的起源与发展(一)
Posted 一
篇首语: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舌诊的起源与发展(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舌诊的起源与发展(一)
有关舌诊的论述在医籍中最早见于《内经》,如《紊问·脉要精微论篇》说:「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因手少阴心经起于心,挟咽喉,因心有病,面引起「舌卷不能言」的症状。《素问·热论篇》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面渴……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病,舌干已而嚏……大气皆去,病日已矣。」是说人体感受寒邪,表证未解,化热入里,舌干是里热的征象。「舌干已」是里热已退,律液恢复,病愈的表现。《索问·剌热篇》说:「肺热病著,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是将舌上黄身热作为表证未解,化热人里的质证。《索问·大奇论篇》说:「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不喑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喑,三岁起。」是根据舌体运动是否灵活,和有无语言障碍来撰断病情的轻重和恢复的时间长短。《灵枢·热病第二十三》说:「舌本烂,热不已者,死。」是因里热面造成的舌烂。如热仍不退,病情就要加重并危险。《灵枢·剌节真邪第七十五》说:「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内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偏。」是邪热既盛,又不汗出,热不得外泄,而舌焦唇撰。《难经·二十四难》说:「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故舌卷卵缩,此筋先死。」是因厥阴肝经气绝,面出现的卵缩舌卷。
《内经》虽然没有将「舌诊」做为专题论述,但从散在的各篇有关舌诊的内容可以著出,不同的疾病在舌上有它不同的反映,心病可以引起舌卷和语言障碍;邪热亢盛可以引起舌干、舌烂;表热传里舌苔变黄;肝经气绝引起舌卷;并以「舌干已」津液恢复为热病病愈的恢据;以及舌的运动是否灵活来推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的情况。说明从那个时代起,已经注意到舌的变化与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内经》和《难经》的基础上,张忡景对舌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亦有关于舌诊的论述。例如:《伤寒论》130条:「脏结无阳证……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指出「舌苔滑」是阴寒内盛的征象,治宜温里回阳,而不可用攻伐剂。《伤寒论》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是太阳病汗、下后,伤及津液,所以舌上燥。《伤寒论》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舌上干燥为表证误治,邪热人里,里热炽盛的表现。《伤寒论》221条:「阳明病……心中懊脓,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是根据舌上是否有苔而决定可否应用栀子豉汤。《伤寒论》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是根据白苔来鉴别邪在步阳而不在阳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说:「病者腹满,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是将黄苔做为里实证可下之的主要指征之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肝中寒者,舌本操。」因肝脉循喉咙之后,络于舌本,寒郁化热,故舌本干燥。《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说:「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入参汤主之。」是将舌燥做为里热白虎汤的主要指征之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说。「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瘀血。」指出舌青是瘀血的表现。
从以上的条文可以者出,张仲景不但将舌苔的变化,做为辨证的内容,更主要的是他将舌质与舌苔加以区别开来,所以张石顽在《伤寒绪论》中说:「舌苔之名,始子长沙,以其邪气结里,如有所怀,故请之胎。」张仲景的这一贡献无疑对后世舌诊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指出的滑苔主阴证,舌燥主热,黄苔主里热实证,舌青主瘀血,这些见解,现在者来也是完全正确的。尽管张仲景论述的舌苔种类和内容不多,但可以证明他是从实践观察中得来的,并将舌诊具体运用到辨证论治中去,有时甚至做为辨证的主要侬据,为后世舌诊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后代医家对于舌诊的内容不断补充和发展,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中藏经》(托名华佗)对心肝脾肺肾五脏病证在舌诊上的表现都有论述。如《中藏经-风中有五生死论》说:「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中藏经·论肝》说:「肝中寒,舌本燥。」《中藏经·论胆》说:「胆胀则舌下痛。」《中藏经·论心》说。「心脉搏坚而长,主舌强不能言。」《中藏经·论肾》说:「肾生病则口热舌干。」《中藏经·论脾》说:「脾病则而色痿黄,实则舌强直,不嗜食。」《中藏经·论三焦》说:「上焦实热则额汗出,而身无汗,能食而气不利,舌干口焦。」基本是沿袭《内经》、《难经》而来,且有所补充。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主要是论述脉学的理论,在这部著作中载有《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藏经》有关舌诊的内容。如《脉经·卷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载:「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紧急,皆膈偏枯,不喑舌转可治。」《脉经·卷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载:「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就是《内经》有关舌诊的内容。《脉经·卷三·肝胆部第一》载:「徽涩为瘼疭挛筋,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是《难经》有关舌诊的内容。
《脉经·卷七·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载:「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属白虎汤。」是《伤寒论》有关舌诊韵内容。《脉经·卷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载:「肝中寒者,舌本燥。」是《金匮要略》有关舌诊的内容。《脉经·卷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载:「足少阴之脉,是动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是《中藏经》有关舌诊的内容。有关舌诊的内容,还有如《脉经·卷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载:「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舌燥。」脉阴实是肾阳亢盛,肾阴受劫,故舌苔干燥。《脉经·卷三·心小肠部第二》载:「心象火,与小肠合为府,其喉舌。」是说舌是心之外窍。《脉经·卷四·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载:「病人肉绝,耳干舌皆肿。」是说舌肿是危重的证候。《脉经·卷四·诊百病死生决第七》载:「热病七八日,其脉微细,脉代,舌焦干黑者死。」代脉主脏气虚,舌焦干黑是阴液枯竭,故属危重之候。《脉经·卷六·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载:「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是说脾病所引起舌的变化。《脉经·卷七·病不可下证第六》载:「伤寒发热,头痛耳黄,舌上苔滑,烦躁,脉滑实。」伤寒发热耳黄,脉滑实,属阳黄,阳黄是湿热为患,滑苔是湿邪的表现。《脉经·卷七·病可水证第十五》载:「寸口脉洪而大,数而滑,洪大则荣气长,滑数则胃气实,荣长则阳盛,怫郁不得出身,胃实则坚,难大便,则干燥,三焦闭塞,津液不通,医发其汗,阳盛不周,复从下之,胃燥热畜,大便遂实,小便不利,荣卫相搏,心烦发热,两眼如火,鼻干而赤舌燥齿黄焦,故大渴,过经成坏病,针药所不能制,与水灌枯槁,阳气微散,身寒,温衣复汗出,表里通,然其病即除。」脉洪大滑数与舌燥都是重热亢盛的表现。《脉经·卷七·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载:「吐舌下卷者死。舌头四边,徐有津液,此为欲解。」吐舌多见于热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因此多为危重证候,舌边有津液为阴津来复,病有转机的表现。《脉经·卷七·热病十逆死证第二十一》载:「热病腹胀便血,脉大时时小绝,汗出而喘,口干舌焦,一旬死。」热病脉大,舌焦,为邪热亢盛,阴液已竭,脉时时小绝,为正气欲脱之象,故主危证。《脉经·卷八·平中风历节脉证第五》载:「邪人于脏,舌即难言。」中风不语为邪人于脏之中风重证。《脉经·卷八,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淡饮脉证第十五》载:「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苔滑,此为浮寒。」咳嗽苔滑为表证之咳嗽等等。
王叔和之《脉经》无疑是以论脉为主,但在所有有关舌诊的内容中,大多数都有相应的脉象,这样客观上就起到了将脉诊与舌诊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以后脉诊与舌诊的结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隋唐时期舌诊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巢元方等撰《诸病源候论》中,有关舌诊的内容就丰富多了,例如《诸病源候论·卷四·虚劳舌肿候》说;「心脾俱热,气发于口,故舌肿。」《诸病源候论·卷四,虚劳骨蒸候》说:「皮蒸……舌上白。」《诸病源候论·卷八·伤寒湿蜃候》说:「蜃病之候,齿无色,舌上尽白。」《诸病源候论·卷九·热病候》说:「肺热病者,舌上黄,身热舌焦黑者死。」《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卒被损瘀血候》说:「瘀血舌青口燥。」《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妊娠胎动候》说:「胎动不安……候其母面赤舌青者,儿死母话;母面青舌赤,口中沫出,母死子活。」《诸病源候论-卷七·伤寒候》说:「少阴受之,口热舌干而渴。」《诸病源候论·卷七·伤寒结胸候》说:「脏结病,舌上白苔者滑,难治舌上不苔者,不可攻之。」《诸病源候论·卷八·坏伤寒候》说:「面正赤,燥齿黄焦。」《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难子死腹中候》说:「妇舌青黑及胎上冷者,子已死也。」《诸病源候论》继承了诺唐以前的舌诊经验,还将舌诊应用于妇女妊娠,并根据舌质的表现来判断产妇和胎儿的生死。
《千金方》中记载有关舌诊的资料,更为全面,如《千金方·卷二。于死腹中第六》说:「妇人难产,而青舌赤,母死于活。」《千金方·卷五-癖结胀诸第七》说:「小儿胎寒偃啼,腹中痛,舌上黑,青涎下。」《千金方·卷十五·热痢第七》说:「下利舌黄燥而不褐,胸中实。」《千金方·卷十八·九虫第七》说:「伤寒齿断元色,舌上尽白。」《千金方·卷十七·肺痈第七》说:「舌上胎滑,此为浮寒。」《千金方·卷二十
相关参考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诊对脉诊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是随着二次舌诊的发展高潮而来的。第一次冲击是从《金镜录》的出现开始的,《金镜录》抛弃中医的传统诊法,即脉诊,专以舌诊辨证,虽然可以说是一种创举
今天所讲所用的脉诊,究竟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又是怎样起源的,这不但是个历史问题,对历代脉法和今后脉学的研究发展亦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从史料上看《左传》记述缓和治病都还没提到诊脉,《史记·扁鹊传》:「至今
舌诊与脉诊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和重视的程度来看,舌诊远远比不上脉诊。《内经》有关脉诊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的方法、脉名、正常脉、病脉以及死脉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
在分类学方面,张诞先《伤寒舌鉴》将舌质舌苔共分为八类,他的分类方法不分舌质与舌苔,纲目不甚明显,后傅松元著《舌胎统志》改以舌色分类法,他以舌色为纲,分为枯白舌、淡白舌、淡红舌、正红舌、绛色舌、紫色舌、
1.光线:充足柔和的室内自然光线,伸舌时可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舌面,避开有色的墙壁、窗帘等物体反光干扰。2.姿势:患者坐位,重病卧位亦可,自然伸舌,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自然下垂,充分暴露舌体,不
在脉学和舌诊取得进展的同时,对于四诊的综合研究,亦有不少专著。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之一的《四诊法》,内容虽偏重于切脉,但也详实地记述了五官、色脉、声诊、问病、辨舌等诊察方法。《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舌诊与脉诊的主要意义,是它们在辨证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辨证是在病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首先要确定病名,然后才能谈到辨证,中医确定病名并不十分困难,确定病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有的以病因做为病名,如
分类1.遍诊法:头、手、足三部,每一部各有天、人、地三候,合为三部九候。因为应用不便,后世不多用。2.三部诊法:即颈部以人迎,双上肢的寸口和双足背的趺阳三脉,分候胃气与十二经之气。亦有加诊太溪以候肾气
根据人迎脉与气口脉所在部位的特点,其在脉诊上的实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人迎位在结喉两旁,迎面正当人的视线,因面颈侧脉动外露,明显易见。根据这一特点,既可作为望诊观察,又可便于用手切按,所以这里的动脉及
口味异常是指口中有异常的味觉和气味。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其他脏腑之气易可循经脉上至口,故口味异常,常是脾胃功能失常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反映。明代研究舌诊的申计垣说:「舌通各经内脏,内脏有病属寒属热与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