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脉象反映的生物信息
Posted 物
篇首语:能够说服别人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你始终坚持在做的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脉象反映的生物信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脉象反映的生物信息
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内的阴阳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因而引起气血的变化,气血的变化,带来了脉象的变化。古人认为脉象可以测知病源,判断生死,如《王符潜夫论·述赦篇》说:「凡治病者,必先知脉之虚实,气之所结,然后为之方,故疾可愈,而寿可长也。」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序上严厉批评了那些不精心诊脉的医生,说他们不可能「视死别生」,只不过「窥管而已」。由此可见古人对脉诊的重视程度。诊脉的方法,从《内经》三部九候法,逐渐发展到寸口诊法。寸口诊法,方便易行,概括性强,用简单的方法,可以测知全身的疾病。寸口脉亦称手太阴太渊脉,全身的动脉很多,为什么单单用寸口脉进行诊断呢?《素问·五脏别论篇》说:「气口(即寸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日: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人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难经·第一难》说:「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门,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都是讲的寸日脉为什么能反映机体整个状况的理论。
从现代医学上讲,脉象可以认为与心脏机能状态、血管机能状态、血液的质和量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表现,脉象不但反映了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的机能状态,同时由于循环系统受植物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所控制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往往有扩布性和全身性的影响,所以脉象也就反映了整体机体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机能状态,因此脉象的变化对于很多种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指征。
血液循环系统、植物神经、内分泌它们之间的联系、配合主要是通过各自的信息系统完成的,因为机体内的脏腑、组织之间都有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在正常的情况下,各部之间的信息传递有足够的可靠性,他们之间的调节、控制信息都能被相应的一方所接受,然后做出反馈。例如,信息论的研究证明,人体温度的恒定,是靠机体的产热与散热平衡来实现的,当寒冷刺激时,环境温度降低,皮肤与环境温差增大,由辐射、对流和传导方式进行的散热增加,于是体温降低,这时冷温度感受器受低温刺激,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频率较高的脉冲,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元接受这些脉冲信号,同时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元又受脑血流温度的影响,这样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元受这些感受器温度脉冲与脑血流温度的双重控制,通过大脑皮层的反射作用,然后体温调节中枢血液温度效应器发出信号,使热效应器多产生热量,散热效应器少散发热量,而使体温保持恒定。
人体血压的调节,也是利用信息反馈调节,正常人的动脉血压调节也是一种反馈调节。正常人的动脉血压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是受神经系统,特别是延髓的心血管中枢控制,而体内各种感受器,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有压力感受器,将动脉实际血压信息,通过神经送回心血管中枢,当血压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人的神经脉冲增加,送回神经中枢而改变心血管中枢的兴奋性,又传送到心脏和血管的神经脉冲,使心脏收缩力和心率减低,血管舒张,因而血压又恢复正常,目前运用反馈分析的方法,已搞清九套血压反馈回路,各套系统,各有其不同的正常工作范围和反应速度,相互配合,实现对血压的控制。在神经系统中,存在着信息流,一个正常人用感受器接受外来的信息,把它变换为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把神经冲动传递给神经中枢,在神经中枢中,把这些信息加以处理,并发出命令,作出反应。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受各种不同信息通道所制约,不同通道对应不同功能,假如与某种功能相对应的信息通道受到损害,使信息流阻塞、中断,那么就会出现以上疾病。由此可见,机体脏腑组织都各自有自已的一套信息系统,各信息系统汇集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作出反馈,因此各个信息系统之间,都有取得、使用、保持、传递、反馈信息的功能,将机体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为一个整体,以保持机体的稳定平衡。
中医称作阴阳平衡。阴阳平衡的脉象表现为「不浮不沉,不挟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认为这种脉象是有「胃气」的脉,亦称作平脉。如果由于疾病,破坏了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就可能出现发出信息的信息源(某个脏腑或组织)的改变,或信息通道出现异变或丢失,或相应的一方收不到正常的信息,甚至接受信息的一方受到外界的干扰破坏,信息联系遭到破坏。这些情况都能引起气血的变化,而气血的变化又带来了脉象的变化。中医认为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机体的阴阳平衡的状态遭到破坏,其治疗的根本目的,即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因此将病脉也可看作是一种疾病的信息。
还有信息传输过程中,亦可受某种因素的干扰,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中医临床上亦时遇到「脉证不符」的病例,如果应用信息论的观点去看待这些问题,就不难理解了,所以古人提出的,即脉象可以测知病源,判断生死,很可能包含着深远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假如脉象作为一种反映机体状态的信息,脉法确实具备有信息方法的特点。诊脉首先要掌握各种脉象的特点,即头脑中储存有各种脉象的信息,诊脉时通过运动感受器官——指目,将获得的病人脉象信息作用于中枢神经,指目所收到的信息同已储存的信息分析、比较、分类、排列、选择、判断,然后做出反馈。
信息的质量,完全取决于原始信息的准确性与完备性。判断,实际就是信息在头脑中加工处理。所谓信息加工,就是把信息按某种需要进行分类、排列、选择做出判断。脉象寸、关、尺与脏腑定位的问题,一直是大家争论的中心,独取寸口的诊法,是自《脉经》起通行至今的诊脉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常规诊法。寸关尺是诊察寸口脉(桡动脉)的三个部位,用食、中、无名三指分按三部,以中指按掌后高骨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左右手合为六部,每部各有其所主的脏腑,其理论根据起源于《内经》,《内经》重视寸口脉,它所说的尺诊,是诊尺肤,但对桡动脉确是特殊重视的。《难经》正式提出独诊寸口法,定出寸关尺三部脉,这种方法到《脉经》才正式完成。但出现一些争论,主要是寸关尺分配脏腑问题,其中心是历代医家分配脏腑的方法不一致。这是其一。其二,分配脏腑的根据不明确。其分配脏腑的方法,以两侧关脉主肝胆、脾胃没有什么出入,主要是寸部与尺部的脏腑定位,则出人很大,有人把小肠与大肠排在寸部,这是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学说而来的。有人把大小肠排在尺部,这是根据《内经》中「尺主腹中」的学说而来。有人在尺部排上三焦,而又有人认为三焦没有一定的形态,不需列入。各持己见,意见不一。
除去相互争执以外,也有人想去解释这些问题,但都不能令人满意。例如,李时珍说:「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也,特取此以候五脏六腑之气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清代张璐说:「古人以三部分别脏腑,而左小肠之脉,或隶属于两寸,或隶之于两尺,未审孰是孰非,答日,皆是也,皆非也,似是而非者也。缘经无显论,所以拟议无凭,要之两手三部,咸非脏腑定位,不过假道以行诸经之气耳。」清代吴草庐说「医者于寸关尺,辄名之日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此脾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者,手太阴肺经之一脉也。分其部位,以候他脏之气耳。」这些医家都是想把诸家不同的定位方法,疑信不同的情况加以解释。但由于没有实践作为根据,所以说来说去,囫固不情,不能解决问题。
对于脉学上的一些争论问题,亦有可能使用信息论的方法予以探索。例如目前较为多数的寸关尺脏腑定位的方法是,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肺、命门。寸关尺脏腑定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因为各部的强弱,只能以同一脉做比较,这也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信息论的研究证明,体内脏腑之间,通过信息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信息是脏腑组织结构之间协同有序的标记,它反映机体运动状态,变化程度,信息是机体之中普遍联系的特殊形式,它与组织结构密切相关,由于桡动脉附近动脉弓的存在,构成特殊的解剖条件,因此寸关尺的脏腑定位是否与机体的组织结构有关?各个部位就是反映所主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的信息部位等,都是饶有兴味的研究课题。信息论的研究还证明,一个脏腑或组织中的信息量是这个脏腑或组织的组织化程度的度量,它的熵,就是它无组织程度的度量。因此信息熵可以反映该脏腑或组织的有序状态。生命的机体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信息交换,以维持机体的生存,当生命的机体内部新陈代谢的作用,使机体内部的有序结构遭到破坏,这时信息熵就增加,同时它又不断地从外界接受信息,在机体内部合成高度的有序结构,使信息熵降低,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测定这个熵来确定生命机体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有序状态;可以判断机体是否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信息熵实际上也是机体自身信息的取得、使用、保持、传递的结果。在疾病的惰况下,机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所产生的变化,脉象反应的较为灵敏,几千年来,对于脉象的诊法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疾病的变化,在脉象上可以灵敏地得到反映,不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变化,当疾病好转或恶化时,脉象都有相应的反映,从而可以对疾病的轻重程度和预后情况做出判断。信息论的研究同样证明,当疾病变化时,信息熵也随之变化,疾病加重时,相应的信息熵值就增加,当疾病好转时,相应的熵值就减少,因此它可以用于此类疾病的诊断。而脉象是否就是信息熵的特殊表现形式?若是,对脉象变化就可以做出信息变化的解释。如浮脉主表,是因为表证有发热,发汗时毛细血管扩张,小动脉血管也扩张,所以见浮脉。但是为什么浮脉又可出现于里虚证呢?表里正相反,为什么可以都出现浮脉呢?如果把脉象做为信息熵的特殊表现形式来认识,是否可以把浮而有力的脉象看作是表证的信息熵?而把浮而无力的脉象看作是里虚的信息熵?其中的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其他各种脉象道理亦是一样的。
还有怪脉,亦称绝脉,都是疾病危重阶段出现的脉象,我们在临床实际中,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的存
相关参考
滑脉亦是单因素并且有独立意义的脉象之一,脉形流利。它出现于医籍中亦是最早的,在《内经》中屡见,滑与涩两脉反映了脉的流利与不流利及其程度。滑脉是流利的脉象,向来是与涩脉对举而言的,从《内经》起总是与涩先
涩脉亦是单因素并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象之一,脉形艰涩。它出现于医籍中亦是最早的,并与滑脉同时提出,滑涩两脉反映了脉的流利与艰涩(即不流利)及其程度。由于「肺为血府」、「营行脉中」、「脉气流经」等根本原因,
从预后(生死)脉中亦反映出对病机的关系,例如《内经》于脉是最重胃气,认为无胃气的脉是死脉,凡季节脉与五脏脉、六经脉等无胃气即是死脉,换句话说就是失去柔和和过分刻露的有关脉象,例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
诊脉时,诊者首先要熟知正常脉象,才能进一步辨别异常脉象。并且,在诊视疾病时,不仅要辨病因、病位、病机,而且还必须了解患者正气的盛衰进退,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健康人的正常脉象,以及患者脉中正气的反映,就是
典中医学对于人类保健、防病治病的价值究竟何在?一个是经验,一个是方法。基于现代科学对生物分子网络信息特征的研究成果和中医认知疾病的经验与方法,可以形成一种新的中医理论架构,在此基础上整合两种医学已有的
信息论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信息论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科学,它研究存在于通讯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着的信息传递的共同规体,以及如何提高各信息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能性的一门通讯
中医四诊设备就是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研制开发具有中医特色的智能化、量化、可视化及示范化的诊疗设备,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中医诊疗技术平台,促进科研成
祖国医学认为自然界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自然界密切联系在一起。例如《素问·六节脏气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台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明自然界存在人类赖
名老中医传承工作是关涉中医传统方法承继延续与中医药理论创新发展的国之大计,在国家与各级政府部门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的战略性共识与积极的实践推动下,祖国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事业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我们也
1、类比法历代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丰富的经验,如王叔和已指出了一些相类脉象,李时珍则编了较详细的脉歌,徐灵胎更具体说明了脉象鉴别的方法,即用近似脉象相比的类比法(还有用相反脉象对比的对举法),这是鉴别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