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中医闻诊之闻
Posted 中
篇首语: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中医闻诊之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中医闻诊之闻
咳嗽是由于呼吸异常,强烈地呼气冲击喉部而发出声响的一种症状。肺脏病变或其他脏腑疾病累及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上击喉部,均可出现咳嗽。有声无痰称为咳,由于肺气受损而不清造成的;有痰无声称之嗽,由于脾湿所致;有痰有声者,称为咳嗽,是由肺气、脾湿困所致。新病咳嗽多属外感病;久病咳嗽多属内伤。咳声高亢有力者患实证;咳嗽无力而低微者一般患虚证。
(1)咳声有力而重浊,并且痰为黄色粘稠,多为外感风热;如果痰白清稀,流清涕者,则为外感风寒。
(2)咳声无力,并且痰稠色黄,难以咳出,咽喉干痛,属于肺热病症。
(3)干咳无痰或痰少且粘稠者,多属燥咳或火热咳嗽。
(4)咳嗽紧闷阻滞,而且痰白量多,容易咳出者,多属湿痰或痰饮病症。
(5)咳嗽低微无力,出现气短、自汗,痰清稀者,属于肺气虚病症;如果咳而无力,夜间咳更严重,出现气促、腰酸等,常常为肺肾两虚之病症。
(6)咳声嘶哑,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表现为潮热、咽干,则为肺阴虚。
(7)如果咳声阵发
发则连声一二十次之多
终止时喉间有一声长鸣
似鸟叫
病症称为百日咳。
(8)若咳声如狗叫,且喉间有白膜,不易剥去,称为白喉,此病多属肺肾阴虚,火毒攻喉。
相关参考
闻诊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前者凭听觉以诊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后者凭嗅觉以诊察病人和病室的气味以及病人的排泄物等,来鉴别疾病。听声音:声音来源于气的鼓动。气有盛衰,所以声音就有强弱,声
中医认为人体器官发出的声音和排泄物的气味能够反映体内变化和疾病的变化,闻诊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1)听声音1.听发声。如果声音发出高亢有力,并且前轻后重,多是热症,相反,如果细弱低微并且前重后轻多是虚
中医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更谈不上自主发展和创新。在临床中,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需要历经一个长期积累、反复思考探索的过程,才能达到融汇贯通,成为实用的知识和
言扁鹊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而则将闻诊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以望、闻、问、切为序,确立了闻诊在四诊中的位置,
闻诊是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1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2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
闻诊即通过听声音和嗅病气测知病况,闻的内容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声音、语言、呼吸、呕吐、肠鸣和病气等。声音正常的声音自然、音调和谐、语言表达清楚。病变声音:嘶哑:包括声嘶和失音,声嘶是嗓子干涩发音困难,失
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声音和气味的变化能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在
时异与脉象。时异指在一日之中人体早晚之闻顺应之而所发生的一些正常生理变化。中医把人傩与外在气候的变化视为一个统一整体,这是中医特色之一。人体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从大的方而讲,要适应一年四季春湿夏热秋凛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脉,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日工。」《难经·六十一难说》说:「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中医学历经数千年历史的长河,演变至今已形成了独特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可以概括为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部分.这种诊断方法,尤其是诊断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区别于现代医学,囊括了中医学理论的精髓。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