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 参验求穴法第六
Posted 《普济方·针灸》
篇首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普济方·针灸》 参验求穴法第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普济方·针灸》 参验求穴法第六
令患人平身正坐。自以右手从右肩上住附项。伸指直搭背上。以墨记其中指指头所及处。左手亦然记之。又从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其四肋自胛骨横排至脊骨上。用力按摩。如觉隐指。是筋而非骨。千金方谓。筋间空处。疑四肋肋字为误。而王唯一于铜人灸经中。又并改筋间为肋间。及以右手从右肩上住亦同。千金翼改为左肩上住。若以右手搭左肩。则指之所及已在第五 下。去穴甚远。皆非是。当以千金方为正也)。灸穴当三间之中。根据胛骨下容侧指许。摩KT 肉之表。于筋间空处穴上按之。自觉牵引胸肩中(千金翼云。牵引肩中。石藏用又用篦子或筋头按穴欲其坚实。令患人易觉也)。及照所圈灸穴。在先记患人指所及处之下。或傍侧指不可及处。以验穴之是非。然指有短长。肤有丰瘦。若相合固善。如不合。即不可以此一端。遂废余法。亦有人胛骨去脊骨相远。过同身寸三寸以上者。即难用脊 两旁各三寸之法。但求四肋三间之中。根据胛骨下容侧指许为穴可也。
相关参考
坐炷下火时。令患人一根据点穴时。正坐伸臂。头项肩背手足腕膝不得少有欹侧。伸缩改易。即臂中举按用力轻重。亦常令匀。若一事稍异于前。胛骨便辄相近。覆背灸穴艾炷。即在骨上。或胛骨开而相远。动争寸余。火气不入
令患人正坐。曲脊伸臂。以指揣项后脊骨。自第一至第五。逐以墨点记之。令上下端直分明(墨点讫。便以蛤粉干。即免有擦动)。自第四至第五。更以蜡纸或篾比量两上下相去远近。折为三分。亦以墨界脊上间。取第四下二分
涌泉,一名地冲,在足心陷中,屈足卷趾宛宛中。(肝脏卷云∶在脚心大趾下大筋。)然谷,一名∶龙泉,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妇人方》上卷云∶在内踝前直下一寸。)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大钟
[b]脉有轻重,何谓也?[/b]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菽者,小豆。言脉轻如三小豆之重。焒作皮毛之间者,肺气所行,故言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心主血脉,次于肺,
丁卯。庚午。甲戌。丙子。壬午。甲申。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己未庚子.辛丑。甲辰。乙巳。丙午。戊申。壬子。癸丑。乙卯。丙辰。壬戌。丙戌。以上并吉。又宜用除日。开日。天医要安。并吉。
[i](论一首法七首方十八首)[/i][b]论曰∶[/b]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夏大热,则服肾沥汤三剂。秋服黄等丸钩吻之杀人,不信黄精之益寿。但识五谷之疗饥,不知百药之济命。但解施泻以
歧伯曰∶赤疽发于额不泻,十余日死。可刺也。其脓赤多血死,未有脓,可治。人年二十五、三十一、六十、九十五人神在额不可见血,见者死。杼疽发项,若两耳下不泻,十六日死。其六日可刺,其色黑见脓而痈者死不可治。
诸浮、诸沉、诸弦、诸紧、诸涩、诸滑,若在寸口,膈以上病(头部)。若在关上,胃以下平寸口脉主对法∶手寸口脉滑而迟,不沉不浮,不长不短,为无病,左右同法。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中手长
正月丑日。二月未日。三月寅日。四月申日。五月卯日。六月酉日。七月辰日。八月戌日。九月巳日。十月亥日。十一月午日。十二月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