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归》 胆经第十一

Posted 《医学指归》

篇首语: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指归》 胆经第十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指归》 胆经第十一

(是经起于瞳子 穴,终于窍阴穴。)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别锐 ,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髁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b]经络解[/b]】
胁,又名 。曲骨之外为毛际。毛际两旁动脉为气冲。髀厌,髀枢也。胁骨之下为季胁。 骨为辅骨。外踝以上为绝骨。足面为跗。足大趾本节后为歧骨。大趾爪甲后为三毛。
足少阳胆经之脉,受手少阳三焦之交,起于目锐 之瞳子 ,由听会、客主人上行头角,循颔厌,下悬颅、悬厘,循耳上发际至曲鬓、率谷,由率谷外折,下耳后,循天冲、浮白、窍阴、完骨,又自完骨外折,循本神下至阳白,会睛明,复从睛明上行,循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至颈,行手少阳之脉前,下至肩上,循肩井,却左右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外。其支者,自耳后入耳中,过听宫至目锐 瞳子 之分。其支者,别自瞳子 下大迎,合手少阳于 ,下临颊车,下颈,循本经之前,与前之入缺盆者相合,下胸中天池之外,贯膈,即期门之所,络肝,下属于胆,自属胆处循胁里至气冲,绕毛际,遂横入髀厌之环跳穴。其直行者,从缺盆下腋,循胸,历渊液、辄筋、日月,过季胁,循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与前之入髀厌者相合,乃下循髀外,循太阳、阳明之间,历中渎、阳关,出膝外廉,抵阳陵泉,下辅骨前,历阳交、外丘、光明,直下抵绝骨之端,循阳辅、悬钟而下出外踝之前,至丘墟,循足面之临泣、五会、侠溪,乃上入小趾次趾之间,至窍阴而终。其支别者,自足面临泣别行入大趾,循歧骨内出大趾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以交于足厥阴肝经也。
【[b]胆经诸穴歌[/b]】
足少阳兮四十三,瞳子 近听会间,客主人在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前。由率谷天冲而下,见浮白窍阴之妍。完骨露兮本神阳白,临泣见兮目窗与连。正营承灵居其后,脑空穴继灵而安。风池肩井兮渊液,辄筋日月兮京门辟。带脉五枢,由维道居 而续。环跳风市抵中渎,饮阳关之阳陵泉。至阳交之外丘间,光明阳辅悬钟可瞻。丘墟临泣地五会,侠溪窍阴而胆经全。
【[b]分寸歌[/b]】
足少阳兮四十三,头上廿穴分三折,起自瞳子至风池,积数陈之次序说,瞳子 近 五分,耳前陷中听会穴,客主人名上关同,耳前起骨开口空,颔厌悬颅之二穴,脑空下廉曲角中,悬厘之穴异于兹,脑空下廉曲角上,曲鬓耳上发际隅,率谷耳上寸半安,天冲耳后入发二,浮白入发一寸间,窍阴即是枕骨穴,完骨之上有空连,完骨耳后入发际,量得四分须用记,本神神庭旁二寸,入发一寸耳上系,阳白眉上方一寸,发上五分临泣是,发上一寸当阳穴,发上寸半目窗至,正营发上二寸半,承灵发上四寸谛,脑空发上五寸半,风池耳后发陷寄,肩井肩上陷中求,大骨之前一寸半,渊液腋下方三寸,辄筋期下五分判,期门却是肝经穴,相去巨阙四寸半,日月期门下五分,京骨监骨下腰绊,带脉章门下寸八,五枢章下寸八贯,维道章下五寸三,居 章下八寸三,章门缘是肝经穴,下脘之旁九寸含,环跳髀枢宛宛中,屈上伸下取穴同,风市垂手中指尽,膝上五寸中渎逢,阳关阳陵上三寸,阳陵膝下一寸从,阳交外踝上七寸,外丘踝上六寸容,踝上五寸光明穴,踝上四寸阳辅通,踝上三寸悬钟在,丘墟踝前之陷中,此去侠溪四寸五,却是胆经原穴功,临泣侠溪后寸半,五会去溪一寸穷,侠溪在趾歧骨内,窍阴四五二趾中。
【[b]病证解[/b]】
口苦,胆汁味苦也。善太息,胆气不舒也,腑病也。心胁痛,不能转侧,脉循胁里也。面尘,体无膏泽,脉所过处气郁为病也。足外反热,脉循外踝也。头痛,脉行于头也。颔痛,脉加颊车也。锐 痛,脉起于目也。
缺盆肿痛,脉入缺盆也。腋肿,脉下腋也。马刀侠瘿。脉循颈项腋胁也。汗出、振寒、疟,少阳居半表半里也。
胸胁以下诸节痛,皆脉所经也。小趾次趾不用,脉所络也。
【[b]本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b]】
胆属木,为少阳相火,发生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主同肝。)
[b]本病[/b](脏腑之病)
口苦,呕苦汁,善太息,(同经。) 如人将捕状,(胆气虚。)目昏,(肝主目。)不眠,(魂藏于肝,少阳与肝为表里。)
[b]标病[/b](经络之病)
寒热往来, 疟,胸胁痛,头额痛,耳痛鸣聋,瘰 ,结核,马刀,足小趾次趾不用。(俱同经。)
【[b]治法解[/b]】
[b]实火泻之[/b]
木旺生火,火有余则为实,故用泻。
泻胆∶相火有余则胆实,泻火所以泻胆也。
龙胆草(益肝胆而泻火。)牛膝(泻胆,除脑中热。)猪胆(泻肝胆之火。)生蕤仁(消火散热,治目赤肿痛。)生酸枣仁(生用酸平,疗胆热。)黄连(泻火益肝胆,猪胆汁炒。)苦茶(泻热消痰。)
[b]虚火补之[/b]
肝肾亏弱,相火易虚,故用补。
温胆∶胆虚则寒,故宜温补,补气补血,所以温之也。
人参(甘温补气,正气旺则心肝静。)细辛(辛益肝胆。)半夏(补肝润肾,除湿化痰。)当归(和血养血。)炒蕤仁(补肝明目。)炒枣仁(专补肝胆,炒熟疗胆虚不眠。)地黄(补阴生血。)
[b]本热平之[/b]
不言本寒者,已具温胆条中,省文也。
除火∶泻胆条中亦多降火之药,但火兼虚实,前言其实,此兼言其虚。
黄芩(泻实火,仲景柴胡汤用为少阳里药。)黄连(解见前条。)芍药(泻肝火,能于土中泻木。)连翘(除少阳气分实热。)甘草(入凉剂则泻邪火。)
镇惊∶肝藏魂,有热则魂不安而胆怯,重以止怯,所以镇之也。
黑铅(镇心安神。)水银(主天行热疾,安神镇心。)
[b]标热和之[/b]
不言标寒者,少阳半表,所主在筋,邪入于筋,较肌肉更深,则寒变为热。
和解∶和法较解肌更轻。
柴胡(足少阳表药。)芍药(泻肝火,入肝经血分。)黄芩(足少阳里药。)半夏(发表开郁。)甘草(入汗剂则解肌。)

相关参考

肾经第八怎么用?《医学指归》 肾经第八

(是经起于涌泉穴,终于俞府穴。)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趋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内,出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

胃经第三怎么用?《医学指归》 胃经第三

(是经起于头维穴,终于厉兑穴。)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

《医学指归》 膀胱经第七

(是经起于睛明穴,终于至阴穴。)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中。其支

《医学指归》 小肠经第六

(是经起于少泽穴,终于听宫穴。)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

《医学指归》 心包络经第九

(是经起于天池穴,终于中冲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京门怎么用?《中医词典》h~j 京门

经穴名。出《脉经》。别名气府、气俞。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和第十一肋间动、静脉。主治腹胀,腹痛,肠鸣,泄泻,腰痛,及肾炎等。直刺

《中医基础理论》 (十一)足少阳胆经

1.循行部位: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瞳子醪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外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复返向耳后(风池穴),再沿颈部侧面行于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于少阳三

《中医基础理论》 (十一)足少阳胆经

1.循行部位: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瞳子醪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外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复返向耳后(风池穴),再沿颈部侧面行于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于少阳三

《医学指归》 手阳明大肠经图

[i]手阳明大肠经图(图缺)[/i]【[b]大肠腑图[/b]】[i]大肠腑图(图缺)[/i]大肠重三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寸半,当脐右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大肠上口即小肠下口。

跋怎么用?《医学指归》 跋

爰夫医书肇自轩歧,方药传于卢扁。汉唐以来,禁方多不传之秘;宋元而后,着书皆补救之文。非精心以烛其源流,则治疾而疾且益甚;得博学以深为考究,斯解经而经乃不亡。如我双湖世伯大人,以孝旌于朝,事实中载庸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