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余毒怎么用?《医学纲目》 痘余毒
Posted 《医学纲目》
篇首语:常识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见的东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痘余毒怎么用?《医学纲目》 痘余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痘余毒怎么用?《医学纲目》 痘余毒
□〔海〕 疮余毒,或肝虚入眼目,或肺虚为癣疥,或为痈疖。发在骨节,肾之虚也,发在肌肉,脾之虚也。
或在筋,或在头,或在面,或牙齿疳蚀,或咽喉肿痛,各随经而见,皆毒不散,蕴积而成。或病患始不早治,或医者失治,遗于经络,其所由来,盖有自矣。宜服解毒等剂。
□
〔世〕痘毒,攻脾则泄泻身浮,攻肝则眼生翳膜,攻心则烦躁啼哭,攻肾则耳疼脓聚,攻肺则咳嗽痰涎。
□
〔丹〕治小儿痘疮余毒未散,食谷太早,补住毒瓦斯。
鼠粘子(六钱) 甘草(五分) 犀角(三钱) 荆芥 防风(各一钱) 白术(三钱) 枳壳(一钱) 水煎温服。
相关参考
疮痘无论疏密,只要毒出得尽而无留伏,其发以渐而透,其收以期而净,岂尚有余毒哉!若出不能尽,发不能透,收不能齐,其人自有余热,或渴而腹痛吐泻,或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精神昏惯,四体倦怠,饮食减少,坐卧不安
病名。小儿痧痘症之并发性感染。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痘癞。多由痧痘之后,余毒未尽,留热肌肤,复感风邪而成。初起先从丘疹搔痒,次渐延开成片,破溃流脂水而结痂,搔之无度。治宜解毒利湿,疏风止痒。内服以消
险证结痂不尽脱,瘢痕干燥少红活,余毒痕色多紫黯,痘后必发火疡疖。[注]结痂险证,谓痘结痂不尽脱也,瘢痕干燥者,谓瘢痕不润泽也,以上二证,固属险证,若饮食强美,二便调和,虽险不足虑也,余毒者,谓痘后余毒
借问何为痘后痈?只因平塌少成脓,毒邪蕴聚难消散,透节寻关出要冲。凡痘初出一点血,由血而化至脓,脓成而毒解矣。若出形之后,应起发不起发,应成脓不成脓,一片空壳,状如蛇皮,或平塌破损,都无脓水,本为死证。
痘有阴囊肿痛如瓠瓜者,是膀胱热甚,毒瓦斯流入于小肠也,宜解毒清热利水为主。若在痘后者,是余热余毒湿热下注也,亦宜解毒清利湿热,外以石燕醋磨浓汁搽之
痘有阴囊肿痛如瓠瓜者,是膀胱热甚,毒瓦斯流入于小肠也,宜解毒清热利水为主。若在痘后者,是余热余毒湿热下注也,亦宜解毒清利湿热,外以石燕醋磨浓汁搽之
【方歌】走马牙疳证不轻,癖积疹痘毒火攻,牙根腐臭随变黑,顽肉难脱不食凶。【注】此证多由癖疾积火、疹痘余毒上攻,最为迅速,总因积火热毒而成。牙根作烂,随变黑腐,臭秽难闻。若癖积毒火攻牙者,初宜服芦荟消疳
痘疮平塌倒破烂之证。用药得以收靥者。余毒发泄未尽。必循经络而出。发为痈毒。看何经络而用药。俱以托里解毒为主。如未溃肿硬者。排毒散。随元气虚实加减。外用生黄豆嚼烂罨之。或大黄酒煮。入真绿豆粉敷之。或蛇蜕
痘疮平塌倒破烂之证。用药得以收靥者。余毒发泄未尽。必循经络而出。发为痈毒。看何经络而用药。俱以托里解毒为主。如未溃肿硬者。排毒散。随元气虚实加减。外用生黄豆嚼烂罨之。或大黄酒煮。入真绿豆粉敷之。或蛇蜕
夫痘顺证,其痘疏,其毒微,自然易出易,而无余毒;险证,其痘密,其毒盛,自然难出难,而有余毒;逆证,或陷伏,或倒,幸赖脾胃强,调治早,证虽得痊,余毒未尽,发而为病,多犯疥痈目赤,痘毒藉此消除。故凡痂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