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z~其他 《王叔和脉诀》
Posted 《中医词典》z~其他
篇首语:知识贵在质,不在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词典》z~其他 《王叔和脉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词典》z~其他 《王叔和脉诀》
脉学著作。一卷。旧题晋·王叔和撰。但一般认为是六朝·高阳生托名王叔和的作品。本书特点在于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详细论述二十四脉,并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之名目。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脉学著作。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还有不少医家对此《脉诀》做过订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清·李延昰的《脉诀汇辨》,等。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颇有微词。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又《文献通考》认为,本书不见于隋、唐《经籍志》,恐为宋熙宁以前人所托。现存明、清刻本、抄本。
相关参考
脉学著作。一卷。旧题晋·王叔和撰。但一般认为是六朝·高阳生托名王叔和的作品。本书特点在于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详细论述二十四脉,并立
医经著作。二卷。明·童养学注。刊于十七世纪中期(崇祯年间)。本书上卷为诊法,又名《新刻增补王叔和脉诀图注定本》,内有佚名氏《增补诊家指掌》及《脉诀》(包括《脉赋》等内容)。其中收载诊脉、脉象、望诊、闻
脉学著作。不分卷。清·吴甡选辑。约刊于1710年。吴氏此编的脉学部分,基本上取材于《王叔和脉诀》和《濒湖脉学》,后附望、闻、问及小儿色诊。书中叙述各脉体象以《濒湖脉学》二十七脉为宗,删去原《王叔和脉诀
①明代医家。号青城山人。通晓儒学,亦精于医。尝摘录《内经》之微旨,深研王叔和脉理的奥义,并以五行为说理工具,体一元而予以通变,着成《太素张神仙脉诀玄微纲领宗统》及《太素脉》。近代名医裘吉生将其收入《珍
明代医家。字天成,号静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世医出身,尤擅长针灸,尝对《难经》进行研究,着成《图注八十一难经》,对理解《难经》有一定意义。另有《图注脉诀》,系误将《脉诀》归于王叔和所作,并主张“一
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刘纯撰。刊于1388年。作者参阅上自《内经》、《难经》、张仲景、王叔和,下迄刘河间、张洁古、朱震亨等诸家医论,集其精要,并以韵语等形式编纂成帙。全书分述本草、脉诀、经络、病机、治
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刘纯撰。刊于1388年。作者参阅上自《内经》、《难经》、张仲景、王叔和,下迄刘河间、张洁古、朱震亨等诸家医论,集其精要,并以韵语等形式编纂成帙。全书分述本草、脉诀、经络、病机、治
医学全书。十三卷,并卷首一卷。明·聂尚恒撰于1616年。卷首包括历代医家传略、导引法、医学或问等论述;卷一《王叔和脉诀》;卷二《难经》;卷三-十一临证各科。分列病证、病理、治法、方剂,所采皆为历代名医
宋代医学家。字子仪,号通真子,庐陵(今属江西)人,尝任潭州司理等职。于医药颇有研究,亦通术数、阴阳之学。尝着《脉诀机要》,并有《补注王叔和脉诀》、《通真子续注脉赋》等,惜均佚。其《伤寒脉辨类诀要》,今
宋代医学家。字子仪,号通真子,庐陵(今属江西)人,尝任潭州司理等职。于医药颇有研究,亦通术数、阴阳之学。尝着《脉诀机要》,并有《补注王叔和脉诀》、《通真子续注脉赋》等,惜均佚。其《伤寒脉辨类诀要》,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