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怎么用?《医碥》 淋
Posted 《医碥》
篇首语:听闻少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淋怎么用?《医碥》 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淋怎么用?《医碥》 淋
一滴不出名闭,即小便不通。点滴而出名癃,即淋。二证皆由气闭涩,其理已见上编。淋证大概肾虚膀胱热。(五脏六腑所受内外诸邪热,皆得入膀胱。)肾虚则火动,常欲泄而不能藏,(火动欲泄则属之肝,故上编言肝火疏泄为癃。)故数。膀胱热则水道枯涩,故渗出涩滞,数而且涩,茎中痛,淋沥不宣,故谓之淋。(肾虚膀胱热,则水液少。子和治一人,令顿食咸鱼,少顷大渴,令恣意饮水,然后以药治之,立通。曰∶淋者无水,故涩也。)脉实大,宜分理之。脉虚细涩,精血败坏,难治。治法∶行滞气,解邪热,通水道,其大纲又在平心火。此证最忌发汗,(淋证属热耗津液,发汗则愈涸,无水可出则动血矣。)汗之则尿血《准绳》谓暑月多此证,以汗多,小便常赤涩也,治用五苓散,(见伤湿。)敛其外发之汗,(意谓内有白术、桂枝能敛汗也,恐未必。不如去桂,合生脉散佳。)使液聚于内,又从而导下之。然有虚劳汗出而赤涩者,乃津液枯燥,又不宜渗利矣,敛汗清热滋液可也。失血亡精者,同此论之。淋证茎中必痛,若先痛后痒,则火退矣,或者实证转虚。气淋。初起为气淋,以气滞而涩痛也,白茯苓、甘草稍、白芷、山栀、木通、猪苓、泽泻、车前、地肤子、葱白。生料五苓散(见伤湿)加阿胶,或五苓、益元(见伤暑)各半服。火府丹佐以导赤散、(见发热。)石韦散。或四苓(见伤湿)加木通、滑石、瞿麦、灯心。
肺热,清肃之气不下降,加味八正散。气虚,八物汤(见虚损)加杜牛膝、黄芩。
膏淋。久为膏淋及砂石淋。膏淋湿热伤气分,水液混浊如膏,如涕,如米泔。
实热八正散加苍术,虚热鹿角霜丸。精尿俱出,(精塞尿道,欲出不能而痛。)海金砂散、菟丝子丸、鹿茸丸、(见血。)土牛膝、地肤叶汁、白茯苓、泽泻、山栀、甘草梢、琥珀、郁金、萆 。
砂淋。尿为热所煎熬成砂石,如煮海水成盐。八正散、神效琥珀散、如圣散、石燕丸、独圣散。石首鱼脑中石十个 ,滑石二钱,琥珀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木通汤下。蝼蛄七个,盐一两,新瓦上铺盖,焙干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下。冬葵子、滑石、瞿麦、琥珀、土牛膝、车前、泽泻、山栀、地肤叶汁。必断盐乃效,一则淡食能渗利,一则无盐不作石也。
血淋。热伤血分,茎中必痛,(不痛为尿血,见血门。)归尾、土牛膝、赤芍、玄胡、车前、泽泻、郁金、山栀、刘寄奴主之。血瘀则小腹硬痛,加红花、五灵脂。血热则色鲜红,脉数有力,加生地。血虚,六味(见虚损)加车前、牛膝。血冷则色黯,面枯,尺脉沉迟,肾气丸(见劳损。)死血,牛膝膏。牛膝根茎叶酒煮服,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及妇人血结坚痛,如神。但虚人不宜用,当同补药用之,免损胃。侧柏叶、生藕节、车前草等分,捣汁调益元散(见伤暑)、发灰散、小苏子饮、(并见血。)立效散、瞿麦散。
痰淋。痰郁气成热所致,七气汤(见气)、青州白丸子(见中风)。
劳淋。劳则动火,热流膀胱所致,脾劳,(劳倦所伤。)补中益气(见气)合五苓(见伤湿)。肾劳,(色伤。)阳虚肾气汤,阴虚知柏地黄汤。(并见虚损。)心劳,(思虑所伤。)清心莲子饮(见赤白浊)。
热淋。火府丹、益元散、(见伤暑。)导赤散(见发热)、五淋散、榆白皮散。
冷淋。由冷气客于下焦,满于脬中,水道为寒所凝,不得宣通,故先寒战,而后便数成淋,(邪正相争,正气怯邪气之冷,故寒战。又为冷气相激,则郁热而成淋。)
进冷剂愈甚者是也。宜地髓汤下八味丸(见虚损),或用生料鹿茸丸(见血)、肉苁蓉丸、泽泻散、沉香散。若下元虚冷,水寒冰凝,小便不通,或淋沥,证见转筋,喘急欲死,不问男女胎产,急用八味丸料煎服,缓则不救。盖寒得热则流通,非附、桂何能直达膀胱,使雪消春水来耶。
又有似淋非淋者。老人阴萎而思色,则精不出而内败,(火虽动而气已衰,不能送精使出也。)小便涩如淋,(败精流入茎窍。)二便牵痛,(精伤血枯燥,故大便亦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精伤血败,气亦下陷,大便红白似痢,小便白浊如淋,因其痛而欲便以求通,因便多而气愈坠,故痛更甚。)
大菟丝子丸(见咳嗽)、鹿茸丸(见血)、肾气丸(见虚损)。
又有胞痹一证。小腹按之痛,(水闭故按之痛。)若沃以汤,(水闭气蒸成热。)小便不利,上为清涕,由风寒湿三气客于胞中,痹而不通,故气不化。风寒由足太阳入,太阳经络脑下鼻,故流清涕。治以肾着汤(见伤湿)、茯苓丸(见小便不禁)、巴戟丸。此本痹证而兼淋者也。
相关参考
治五淋用苎根两茎打碎,水一碗半,煎取半碗,顿服即通,大妙。又方用虎杖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又方用石决明去粗皮甲,研细;如有软硬物淋,即添朽木细末,熟水调二钱匕服。又方用石燕子七个,捣如黍米
病名。淋证之遇劳即发者。有肾劳、脾劳、心劳之分。《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其证小便淋沥不断,涩痛不甚,遇劳即发。有肾劳、脾劳、心劳之分。《医碥·淋》:“劳淋,劳则
病名。淋证之一。见《医碥·淋》。指痰气郁结、痰湿下注而致之淋证。宜化痰通淋,选用七气汤、青州白丸子、渗湿汤等方;亦可以四苓散、二陈汤合方与治。如因于厚味、食积成痰,流注于下成淋者,宜尿浸山楂、川连、丹
病名。淋证之一。见《医碥·淋》。指痰气郁结、痰湿下注而致之淋证。宜化痰通淋,选用七气汤、青州白丸子、渗湿汤等方;亦可以四苓散、二陈汤合方与治。如因于厚味、食积成痰,流注于下成淋者,宜尿浸山楂、川连、丹
综合性医书。七卷。清·何梦瑶撰。刊于1751年。碥,是上马上车的踏脚石。何氏借碥石喻为习医之阶梯,故以《医碥》为书名。本书是一部基础临床结合的医学门径书。卷一为基础理论部分,略述脏腑、经络、阴阳、水火
人参(一两五钱)菖蒲远志茯苓茯神(各一两)朱砂(一钱)白术麦冬(各五钱)蜜丸。
(轻则畏怯,重则战栗)恶寒分内伤、外感。
沉弦为积,浮弦为聚,实大有力者生,虚小衰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