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膏怎么用?《小儿药证直诀》 羌活膏
Posted 《小儿药证直诀》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羌活膏怎么用?《小儿药证直诀》 羌活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羌活膏怎么用?《小儿药证直诀》 羌活膏
治脾胃虚,肝气热盛生风,或取转过,或吐泻后为慢惊,亦治伤寒。羌活(去芦头) 川芎 人参(去芦头) 赤茯苓(去皮) 白附子(炮各半两) 天麻(一两) 白僵蚕(酒浸炒黄) 干蝎(去毒炒) 白花蛇(酒浸取肉焙干各一分) 川附子(炮去皮脐) 防风(去芦头切焙) 麻黄(去节秤各三钱) 豆蔻肉 鸡舌香(即母丁香) 藿香叶 木香(各二钱)轻粉(一钱) 珍珠 麝香 牛黄(各一钱) 龙脑(半字) 雄黄 辰砂(各一分以上七味各别研入)
上同为细末,熟蜜和剂旋丸,大豆大。每服一、二丸,食前,薄荷汤或麦冬汤温化下。
实热、惊急勿服,性温故也。服无时。
学海案∶“聚珍本”白花蛇下云各一两;木香上有沉香一味。后附辨鸡舌香文云∶古今舌香同异纷纷,或以为番枣核,或以为母丁香,互相排抵,竟无定说。季忠以为最为易辨。所以久无定说者,惑于其名耳!古人名药,多以其形似者名之,如乌头、狗脊、鹤虱之类是。番枣核、母丁香本是二物,皆以形似鸡舌,故名适同。凡药同名异实,如金樱、地锦之类,不足怪也。如鸡舌二类,各有主疗。番枣核者,得于乳香中,今治伤折药多用之。母丁香即丁香之老者,极芳烈,古人含鸡舌香,乃此类也。今治气温中药多用之。所谓最易辨者如
相关参考
学海案∶“聚珍本”较此本少凉惊丸(名同方异)、粉红丸、阿胶散、涂囟法、浴体法、汤、利惊丸、消积丸、花火膏、百祥丸、牛李膏、宣风散、蛇黄丸、镇心丸(名同方异)、抱龙丸、五福化毒丹、当归散、安虫丸、芜荑散
书名。又名《钱氏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真诀》。三卷。宋·钱乙撰,由其门人阎孝忠编集。书成于1119年。是我国现存儿科专着中最早而且内容又较完整的一种。本书有仿宋刊本及清武英殿聚珍本二种。前者是原书
书名。又名《钱氏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真诀》。三卷。宋·钱乙撰,由其门人阎孝忠编集。书成于1119年。是我国现存儿科专着中最早而且内容又较完整的一种。本书有仿宋刊本及清武英殿聚珍本二种。前者是原书
浓衣卧而额汗出也,止汗散主之。
治虚热盗汗。牡蛎()黄生地黄(各等分)上为末,煎服,无时。
脾胃冷,故不能消化。当补脾,益黄散主之。
发斑疹。钩藤钩子紫草茸(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一钱,温酒调下,无时。
治诸热。大黄黄芩(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至十丸,温蜜水下。量儿加减。
治一切惊疳,腹胀,虫动,好吃泥土生米,不思饮食,多睡,吼,脏腑或秘或泻,肌肤黄瘦,毛焦发黄,饮水,五心烦热,能杀虫,消进饮食,治疮癣,常服不泻痢方。胡黄连黄连苦楝子(各一两)白芜荑(去扇半两,秋初三分
治泄泻,不拘寒热赤白,阴阳不调,腹痛肠鸣切痛,可用如圣。黄连(炒三分)肉豆蔻南木香(各一分)上为细末,粟米饭丸,米粒大。每服米饮汤下,十丸至二、三十丸,日夜各四五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