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说难》 终始根结释义

Posted 《子午流注说难》

篇首语: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活作出正确的解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子午流注说难》 终始根结释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子午流注说难》 终始根结释义

凡用针者.必通十二经脉之所终始.营卫偕行二十八脉.此其常例.外邪病患.奇邪离经.阴经典阳经各别.则各有根结.各有终始.阴经阳经不同.手经足经各异.用针者应重足不重手.盖阴者主脏.阳者主腑.足三阴三阳.接近于脏腑.手三阴三阳之脉度.不接近于脏腑.但补泻迎随.和气之方.必通阴阳脏腑.故根结偏重在足.然脉会大渊.阴阳之有余或不足.又当从手诊脉.盖人迎主三阳.脉口主三阴.人迎一盛一盛三盛.病在少阳太阳阳明.脉口一盛二盛三盛.病在厥阴少阴太阴.
人迎脉口.较平人俱盛三倍以上.名曰阴阳俱溢(一).当以开十宣之法疾泻之.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而伤五脏.危证也.如四倍以上.左为外格(一).右为内关(一).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脉口.较平人俱盛四倍以上者.名曰关格.与之短期.盖阴阳离绝.生气已竭之死证也.
其人迎一盛于脉口者.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者.病在手少阳.用针者.皆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
其人迎二盛于脉口者.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者.病在手太阳.用针者.皆泻足太阳而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
其人迎三盛于脉口者.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者.病在手阳明.用针者.皆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
其脉口一盛于人迎者.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者.病在手厥阴.用针者.皆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
其脉口二盛于人迎者.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者.病在手少阴.用针者.皆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
其脉口三盛于人迎者.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者.病在手太阴.用针者.皆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
刺道毕于终始.终始之道.有常有变.经脉十二.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脉度二十有八.男子始于左手太阴肺.终于督任两阳跷.女子始于右手太阴肺.终于任督两阴跷.此经脉终始之常.外有经正经别六合.不在其中.皆人身生理之常.其有病变者.则三阴三阳各有终始.各有根结.推而言之.尤有根而不结者.散于络别而倒行.会于项中.始于任而终于督.七次八穴十四行(二).尚未尽也.此根而不结之变例.
(一)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睛明穴)
(二)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头维穴)
(三)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听宫穴)
(四)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中腕穴)
(五)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舌本穴)
(六)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玉堂穴)
以上六者.有根有结.重足不重手.盖足三阴三阳之井穴.皆在足下.故也.
(一)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六次脉飞阳也.
(二)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虚.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四次脉光明也.
(三)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一次脉丰隆也.
(四)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小海.入于天窗.三次脉支正也.
(五)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五次脉外关也.
(六)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二次脉偏历也.
以上六者.手足三阳之别络也.根而无结.重阳不重阴.盖手之三阴.从胸走手.不上于头.故不计也.

相关参考

下卷怎么用?《子午流注说难》 下卷

《子午流注说难》 (手阳明下合穴)

《子午流注说难》 手少阳三焦六穴

《子午流注说难》 手太阳小肠经六穴

《子午流注说难》 足太阴脾经五穴

《子午流注说难》 手太阴肺经五穴

《子午流注说难》 足少阳胆经六穴

《子午流注说难》 朝代:近代 年份:公元1956年

《子午流注说难》 少府(荥穴)

[b]部位[/b]在小指本节后陷中.平直劳宫.[b]证治[/b]烦满少气.悲恐畏人.掌中热.臂酸.肘腋挛急.胸中痛.手卷不伸.[b]针灸[/b]针入二分.可灸七壮.

《子午流注说难》 手少阴心经五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