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怎么用?《诊宗三昧》 序

Posted 《诊宗三昧》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序怎么用?《诊宗三昧》 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序怎么用?《诊宗三昧》 序

夫人身犹天地也.天地失和.则宇宙为殃.人身失和.则四体为病.所以主之者.在天地惟君.人身惟心.故心为君主.君失其治.则宇宙灾困.心失其养.则四体疾 .其弭灾困.惟相之调和燮理.治疾 .亦惟医之调和燮理.故曰.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然相失政则残民.医误治则残命.相之与医.岂易言哉.盖天地之九州岛.人身为九窍.天地之九野.人身为九脏.又石为之骨.土为之肉.江河为血液.草木为毫发.道路为脉络.风为气.雨为汗.雷为声.凡此则人身无不合于天地者.天地有灾.莫不载闻道路.人身有疾.莫不见诸脉络.故治疾犹要于测脉也.予当治邑江城.署多奇疾.遘识张路玉先生.其察脉辨证.辅虚祛实.应如鼓桴.因问之曰.人身脉络众多.取病何独决两腕.云.两寸为心肺之关隘.一身之所主.犹君相之都邑.天下之总会.故天下灾无不肇于都邑.一身病无不形于两腕也.人之六脉.犹廷之六部.天下刑赏与罚.莫不由此.然其昂藏磊落.风论卓绝.迥越常识.其能运天时于指掌.决生死于须臾.又非泛泛可及知.无经天纬地之才者.不可与言医也.以之为良相.又谁曰不可.后以脉学一书索序.曰诊宗三昧.予虽不知医.观其论天地阴阳之常变.山川草木之脉理.灵机独发.无不贯通造化.予所云为良相.信然.时因取召赴都.碌碌未遑诺就.今于职务瘁劳.嗽疾复生.思良医不可得.因述数语.邮寄以志仰云.
[b]康熙己巳即墨通家弟郭 撰[/b]

相关参考

《中医词典》z~其他 《诊宗三昧》

脉学著作。全称《石顽老人诊宗三昧》。一卷,共十二篇。清·张珞着,张登编纂,书成于1689年。前篇阐明撰着此书宗旨,并批判前人的某些脉学著作,提出“入门宗脉不慎,未免流入异端”,力陈“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

《诊宗三昧》 口问十二则

经络怎么用?《诊宗三昧》 经络

或问奇经诸脉.何以异于十二经.而以奇字目之.答曰.夫十二经者.经脉之常度也.其源各从脏腑而发.虽有枝别.其实一气贯通.曾无间断.其经皆直行上下.故谓之经.十五络者.经脉之联属也.其端各从经脉而发.头绪

医学怎么用?《诊宗三昧》 医学

或问医药之书.汗牛充栋.当以何者为先.答曰.医林著作日繁.葛藤益甚.而识见愈卑.总皆窃取狐涎.搜罗剩语.从无片言发自己灵者.吾故曰.教外别传.不欲汝等堕诸坑堑也.近来留心斯道者.纷如泥沙.求其具夙根者

《诊宗三昧》 师传三十二则

或问诊切之法.何者为宗.答曰.诊切之法.心空为宗.得其旨.言下可了.不得其旨.虽遍读五车.转增障碍.只如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是盲者过.非日月咎.客云.若尔则古人历陈某脉某病.凿凿诸例.将有适于

《诊宗三昧》 问冲阳太溪脉

问冲阳太溪.皆足之动脉.每见时师求之于垂毙之时.验乎不验乎.答曰.是即仲景趺阳少阴也.尝闻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未尝决之于二处也.或谓以此本属胃与肾脉.虽变其名.仍当气口尺中诊之.脉法以寸口趺阳少阴三者

《诊宗三昧》 问人迎气口脉

门人问曰.人迎主表.气口主里.东垣内外伤辨.言之详矣.而盛启东又以新病之死生.系乎右手之关脉.宿病之死生.主乎左手之关尺.斯意某所未达.愿闻其义云何.答云.病有新久.证有逆顺.新病谷气犹存.胃脉自应和

《诊宗三昧》 问内经脉有阴阳说

客问内经阴阳别论所言.二阳之病发心脾.三阳为病发寒热.一阳发病少气诸例.俱论脉法之阴阳.王太仆误作经脉注解.观其提纲.悉从脉有阴阳一句而来.次言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即仲景大

问神门脉怎么用?《诊宗三昧》 问神门脉

复问神门为心经之动脉.而王氏又云.神门决断.两在关后者.是指尺中肾脉而言.其故何也.答曰.神门之脉有二.如前所言神门即是命门.命门即是三焦.属于七节之上.故于尺中求之.以尺为六脉之根也.越人云.人之有

《诊宗三昧》 问从脉不从证从证不从脉

问古人治例.有从证不从脉.从脉不从证.一病而治各不同.或愈或不愈者.其故何也.答曰.此节庵先生以南阳治例.下一注脚也.惜乎有所未尽耳.盖从证从脉.各有其方.如脉浮为表.治宜汗之.然亦有宜下者.仲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