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述》 大温中饮
Posted 《医述》
篇首语: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述》 大温中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述》 大温中饮
此麻黄、桂枝二汤之变方也。凡患阴虚伤寒,及寒疫、阴暑之证,身虽炽热,时犹畏寒,或喜热汤,或兼呕泻,六脉无力,此元阳大虚,正不胜邪,邪气不能外达,温中自可散寒,即此谓也。○尝见伤寒之治,惟仲景能知温散,如麻、桂等汤是也;亦知补散,如小柴胡之属是也。至若阳根于阴,汗化于液,云腾致雨之妙,犹所未及。予制此方,乃邪从营解第一义也。(张景岳)
相关参考
人参黄白术当归地黄肉桂干姜柴胡麻黄芎甘草元气大虚,阴邪难解,及素禀薄弱,忽感风寒,恶寒头痛,此方主之。辛温散寒,辛凉散热,举世尚矣。至阴阳互为其根,汗化于液,元虚之人,须从补散,浅人思不及此。景岳以十
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散主之。○少阴脉滑而数,阴中生疮蚀烂者,野狼牙汤洗之。(《金匮》)妇女患阴疮者,其类不一,大约皆由七情郁火,损伤肝脾,又兼湿热下注也。亦有月后行房,秽浊渍流阴道,遂生疳疮,与男
〔补中〕[b]补中益气汤[/b]见一卷中风。〔消痰〕[b]和胃二陈汤[/b]夏陈苓草炮姜砂仁枣〔消导〕[b]大和中饮[/b]楂朴枳夏陈干姜泽泻木香麦芽砂仁〔温中〕[b]理中汤[/b]见一卷中风。〔去寒
急以生甘草荠等分煎水饮入口即活。
味甘,大温,无毒。主心腹大寒,温中消谷,强胃气,止泻痢,生江南池泽。
味辛,大温,无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辣,而芳香当不及蜀椒。
味辛,大温,无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美,而芳香不及蜀椒。(新附)
味甘,大温,无毒。主治心腹大寒,温中消谷,强胃气,止泄痢。生江南池泽。此即南人作纸者,方家惟合断下药用之。(《大观》卷九,《政和》二三七页)
[i](当归_图缺)[/i]味甘、辛,温、大温,无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音癣)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痒(音羊),金疮,煮饮之。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
味甘、辛,温、大温,无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归。生陇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恶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