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怎么用?《质疑录》 序

Posted 《质疑录》

篇首语:你若无书相伴,便没了长相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序怎么用?《质疑录》 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序怎么用?《质疑录》 序


医无一定之法,而有一定之理。理无可疑,则虽庸工一得,断不以人废言;理有可疑,则虽前代宗匠,奕祀之所奉为典型者,亦不护其所短,必为之摘发其万一,以质诸天下后世。盖医以寄生死,故不得不阐发其精微,深探其义蕴。此会稽张景岳先生《质疑录》一书之所由作也。粤稽轩、岐二圣,化天地身,发菩提愿,着《灵枢》、《素问》诸经,创立医道,而斯民已登诸仁寿之域,厥德溥已;春秋时秦越人复有《难经》之作,汉文帝与淳于意问答若干条;脏腑之表里阴阳,病证之寒温虚实,言中机宜,了如指掌。此即后代质疑之权舆乎!厥后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四先生,后先踵起,着述最富,或精于伤寒,或工于杂证,各立一家言,发前人之未发,大畅宗风,遂令医之一道,如日月经天,江湖丽地,昭垂宇宙,亘古如新。后之工于医者,又何疑之可质乎?虽然,愚者千虑,岂无一得?智者千虑,岂无一失?况医如用兵然,奇正变化,运用从心,不离乎法,而亦不泥乎法,岂得为前贤章句所埋,遂寄人篱下,而不思所以变通之也哉!先生天姿卓绝,复殚人工,其于岐黄之术,不啻三折肱矣,浙东西何止活万人!取先圣之经,以辨前贤之误。如伤寒一证,必辨虚实,攻补兼施,而不泥“伤寒无补法”之一言;中风则必辨十二经之见证,而不以治伤寒之法治之;血证必先清外感,次理内伤,而不泥洁古“见血无寒”之语。可疑者诸如此类,先生一一搜剔之,真可谓善读古人之书矣。楷生也晚,不获亲炙先生之门,然至今读其遗书,虽不能至心,窃向往之,篝灯披阅,以是质诸轩岐也可,质诸四大家也可,即以是质诸天地鬼神,亦无不可。于是知先生之为功,于天下万世也大,而工于医者,庶可以无疑矣。因先光梨枣,以公诸海内,若先生全集中,更有《杂证谟》、《伤寒典》、《妇人规》、《传忠录》、《本草类考》等书,嗣当谋诸同志君子,次第梓行,以共欣赏焉!
[b]时康熙岁在丁卯蒲月东海石楷谨识[/b]

相关参考

跋怎么用?《质疑录》 跋

张景岳以医术着声于明万历、天启间,所辑《类经》暨《景岳全书》二种,流播宇内殆遍,惟《质疑录》一帙,虽已为东海石氏所刊,而人间见者甚少。其书于古名家,若刘、李、朱、张辈,所言稍有偏,着必加辩正。盖恐后之

《中医词典》z~其他 《质疑录》

医论著作。明·张介宾撰,撰年不详。共收医论四十五篇,专就金、元诸家论医的偏执处“辨论之,以正其失”故题曰“质疑录”。全书重点论述多种病证的治则,在其重阳气学术思想指引下,进一步发挥了温补学说。对作者本

《中医词典》z~其他 《质疑录》

医论著作。明·张介宾撰,撰年不详。共收医论四十五篇,专就金、元诸家论医的偏执处“辨论之,以正其失”故题曰“质疑录”。全书重点论述多种病证的治则,在其重阳气学术思想指引下,进一步发挥了温补学说。对作者本

综概怎么用?《质疑录》 综概

医道肇于轩岐,而着书立言以发明之者,莫如张、刘、李、朱为最,以至陶、王、陈、薛,各有阐述,然亦有不能无弊者。如一言之谬戾,每遗祸于后人,是不得不取而辨论之,以正其失,非敢妄訾乎前贤也。将以为质疑之一助

《质疑录》 论痢无止法

痢必由乎积滞,故曰∶“无积不成痢”。治痢初起,必用消积导滞,以推荡为法。此仲景治痢有十法,均主大、小承气。而河间亦曰∶“行气则后重自除,调血则便脓自止。”此盖为痢之有实邪者言也,所谓“痢无止法”是也。

《质疑录》 论伤寒无补法

伤寒千态万状,只虚实二字尽之。一实一虚,则邪正相为胜负,正胜则愈,邪胜则死。若正气实者,即感大邪,其病亦轻;正气虚者,即感微邪,其病亦甚。故凡气实而病者,但去其邪,攻之无难,所可虑者,惟伤寒挟虚为难耳

《质疑录》 论诸痛不宜补气

《灵枢》云∶病痛者,阴也。又云∶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夫阳者,气也,是痛病当先治气。顾气有虚有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邪实者,以手按之而痛,痛则宜通。正虚

《质疑录》 论怪病多属痰

孙真人言人身之病,四百有四。其载之《素问》、《灵枢》者,病能已详八九。而病邪之来,外不过风、寒、暑、湿、火、燥六淫之气,内不过喜、怒、忧、思、惊、恐、悲七情之伤,变现于十二脏腑、经络、皮毛之间而为病。

《质疑录》 论痢不专属湿热

疟、痢发于夏秋,本因溽暑,岂非湿热?但炎蒸之令出于天,苟能顺天之气,安能有病?惟因热求凉,过于纵恣,则病由于人矣。故凡风寒感于外者,其邪在经,病多为疟;生冷伤于内者,其邪在脏,病多为痢。痢之来也,暑湿

《质疑录》 论天癸非精血

天癸之义,诸家俱以精血为解,是不详《内经》之旨也。玩本经云∶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则是天癸在先,而后精血继之,天癸非即精血之谓明矣。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真水,在人身是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