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太阴阳明表里同病

Posted 《医宗金鉴》

篇首语:马看牙板,人看言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宗金鉴》 太阴阳明表里同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宗金鉴》 太阴阳明表里同病

19。腹满时减复如故,此是寒虚气上从,腹满不减不大便,转属阳明乃可攻。
【注】腹满时减,减复如故,谓腹时满时不满,而减复如常,此为太阴寒邪寒虚之气上逆之满,乃可温之证也,宜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腹满不减,谓常常而满,终日不减,或不大便,此为转属阳明实热内壅之满,乃可攻之证也,宜大承气汤。详太阴篇。

相关参考

两感怎么用?《医学心悟》 两感

两感者,表里双传也,一日太阳与少阴同病,二日阳明与太阴同病,三日少阳与厥阴同病,如在太阳,则发热头痛;在少阴,则咽干口燥;在阳明,则目痛鼻干;在太阴,则腹满自利;在少阳,则耳聋胁痛;在厥阴,则烦满囊缩

《医宗金鉴》 桂枝加大黄汤

即桂枝加芍药汤方内,更加大黄一两【集注】柯琴曰:腹痛为太阴,阳明俱有之证,然位同而职异。太阴主出,太阴病则腐秽之出不痢,故满而时痛;阳明主内,阳明病则腐秽燥而不行,故大实而痛;大实痛是阳明病,不是太阴

《医宗金鉴》 风寒营卫同病脉证

4。中风浮紧遍身痛,头疼发热恶寒风,干呕无汗兼烦躁;伤寒身重乍时轻,浮缓呕逆无汗喘,头疼发热恶寒风,烦躁而无少阴证,营卫同病大青龙。【注】中风谓风伤卫之病也。头疼发热,恶风恶寒,干呕,中风之证也。浮紧

《医宗金鉴》 阳明热病脉证

8。白虎烦渴热阳明,汗出身热脉长洪,不恶寒兮反恶热,合柴兼见少阳经。【注】太阳已罢,而传阳明不传少阳,亦未入腑,其热渐深,表里俱热,为阳明经热病也。白虎热阳明,谓白虎汤主治阳明热病也。脉长洪,谓阳明之

《医宗金鉴》 阳明篇存疑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抟,胃

清脾饮怎么用?《医宗金鉴》 清脾饮

治痰积成疟,无表里证者。青皮 厚朴 草果 半夏 柴胡 白术 甘草 茯苓 黄芩水煎服。【注】疟为少阳病,兼太阳表者,麻桂各半汤汗之;兼阳明里者,大柴胡汤下之;若不兼表里,或已汗,下而仍作者,当从少阳和解

《医宗金鉴》 肺经循行歌

手太阴肺中焦生,络肠循胃散流行,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臑肘中,循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端通,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注:●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者,言起于任脉中脘穴也。●下络大肠,还循胃

《医宗金鉴》 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篇

伤寒有六经之证,有六经之脉,证脉井然不杂,则可直指为某经之病。若两经、三经,阴阳混淆,不可以一经名者;或一经未罢又传一经,二经、三经同病,不归并一经者,则名曰合病。或二经、三经同病,其后归并一经自病者

表里同病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表里同病

指患者既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同时又有胸满不舒、腹痛腹泻等里证。指表里出现同一类性质的病(病气相同),如“表里俱寒”、“表里俱热”等。

《医宗金鉴》 十二经气血多少歌

【方歌】多气多血惟阳明,少气太阳厥阴经,二少太阴常少血,血亏行气补其荣。气少破血宜补气,气血两充功易成,厥阴少阳多相火,若发痈疽最难平。【注】人之十二经,有气血多少之分,多则易愈,少则难痊,疡医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