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真脉怎么用?《诊家正眼》 五脏真脉
Posted 《诊家正眼》
篇首语: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五脏真脉怎么用?《诊家正眼》 五脏真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脏真脉怎么用?《诊家正眼》 五脏真脉
[i](真脉,真脏脉也,即死脉也。文有异同,义无差别,总之不见胃气之脉,乃名真脏脉。)[/i]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
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
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毛羽中人肤。
真肾脉至,搏而绝,如弹石状辟辟然。
【按】凡持真脏脉者,肝至悬绝,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相关参考
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i](盈实而滑,弦之太过也。长竿无梢,则失其和缓之意,此弦多胃少,故肝病。)[/i]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i](喘喘连属,急数之象。其中微曲,则尚未至
[i](素问阴阳别论)[/i]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i](素问阴阳别论。真脉之脏脉,即真脏也。悬绝急者,全失和平而弦搏异常也。十八日者,为木金成数之余,金胜木而死也。此下死期,悉遵
脉学著作。一卷。原题清·徐灵胎撰。本书阐析脉位、审象、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分述大、小、清浊诸脉,冲阳、太溪脉、真脉、孕脉、五脏脉,新病久病、高、章、纲、煠卑、损、太素脉等。内容较之传统脉学有一些差
[i](增补)[/i]冲阳者,胃脉也。[i](一曰趺阳,在足面大指间五寸,骨间动脉是也。)[/i]凡病势危笃,当诊冲阳以验其胃气之有无。盖土为万物之母,资生之本也。故经曰∶“冲阳绝,死不治。”太溪者,
脉学著作。二卷。明·李中梓撰于1642年。原刻本已散佚,1667年,李氏门人尤乘将此书与《病机沙篆》、《本草通玄》合刊为《士材三书》,后世或单行镌版,但内容已经尤氏增补。卷一以《内经》、《难经》理论为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弱无胃曰死。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
东垣曰∶“有病之脉,当求其神。如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有力,即有神矣。为泄其热。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即有神矣。为去其寒。若数极迟败,脉中不复有力,为无神也。而遽泄之去之,神将何根据耶!故经曰,脉者
[i](增补)[/i]朱丹溪曰∶“昔者轩辕使伶伦截谷之竹,作黄钟律管,以候天地之节气。使岐伯取气口,作脉法,以候人之动气。故黄钟之数九分,气口之数亦九分,律管具而寸之数始形。故脉之动也,阳得九分,阴得
丛书名。明·李中梓(士材)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本丛书计有《诊家正眼》三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诊家正眼》系中医诊断学专着,主要论述脉学理论和临床运用,更以四言歌括分述了
丛书名。明·李中梓(士材)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本丛书计有《诊家正眼》三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诊家正眼》系中医诊断学专着,主要论述脉学理论和临床运用,更以四言歌括分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