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论怎么用?《医贯》 喘论

Posted 《医贯》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喘论怎么用?《医贯》 喘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喘论怎么用?《医贯》 喘论

喘与气短不同.喘者.促促气急.喝喝息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短气者.呼吸虽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抬肩.似呻吟而无痛.呼吸虽急而无痰声.宜详辨之.丹溪云.须分虚实新久.久病是气虚.宜补之.新病是气实.宜泻之.
愚按喘与短气分.则短气是虚.喘是实.然而喘多有不足者.短气间亦有有余者.新病亦有本虚者.不可执论也.
金匮云.实喘者.气实肺盛.呼吸不利.肺窍壅塞.若寸沉实.宜泻肺.虚喘者肾虚.先觉呼吸短气.两胁胀满.左尺大而虚.宜补肾.此肾虚证非新病虚者乎.
邪喘者.由肺受邪.伏于肺中.关窍不通.呼吸不利.若寸沉而紧.此外感也.亦有六部俱伏者.宜发散.则身热退而喘定.此郁证.人所难知.非短气中之有余乎.
论人之五脏.皆有上气.而肺为之主.居于上而为五脏之华盖.通荣卫.合阴阳.升降往来.无过不及.何病之有.若为风寒暑湿所侵.则肺气胀满而为喘.呼吸迫促.坐卧不安.或七情内伤.郁而生痰.或脾胃俱虚.不能摄养.一身之痰.皆能令人喘.
真知其风寒也.则用仲景青龙汤.真知其暑也.则用白虎汤.真知其湿也.则用胜湿汤.真知其七情郁结也.则用四磨四七汤.又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皆能致喘.治者察之.(以上俱属有余之证.)
东垣云.病机云.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辩云伤寒家论喘.以为火热者.是明有余之邪中于表.寒变为热.心火太旺攻肺.故属于上.又云.膏粱之人.奉养太过.及过爱小儿.亦能积热于上而成喘.宜以甘寒之剂治之.饮食不节.喜怒劳役不时.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皆由中气不足.其 胀腹满.咳喘呕食不下.宜以大甘辛热之剂治之.脉经云.肺盛有余.则咳嗽上气渴烦.心胸满短气.皆冲脉之火行于胸中而作.系在下焦.非属上也.观东垣之辩.可见起于伤寒者有余之邪.杂病者.不足之邪.自是标本判然条析.如遇标病.或汗或吐或下.一药而痰去喘定.奏功如神.粗工以其奏功如神也.执而概施之不足之证.岂不殆哉.娄全善云.凡下痰定喘诸方.施之形实有痰者神效.若虚而脉浮大.按之涩者.不可下之.下之必反剧而死.
经云.诸喘皆属于上.又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故河间叙喘病在于热条下.华佗云.肺气盛为喘.活人书云.气有余则喘.后代集证类方.不过遵此而已.独王海藏辩云.气盛当作气衰.有余当认作不足.肺气果盛与有余.则清肃下行.岂复为喘.以其火入于肺.炎烁真阴.衰与不足而为喘焉.所言盛与有余者.非肺之气也.肺中之火也.海藏之辩.超出前人.发千古之精奥.惜乎起其端.未竟其火之所由来.愚谓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也.阳之有余.阴之不足也.凡诸逆冲上之火.皆下焦冲任相火.出于肝肾者也.故曰冲逆.肾水虚衰.相火偏胜.壮火食气.销铄肺金.乌得而不喘焉.丹溪云.喘有阴虚.自小腹下火起而上.宜四物汤加青黛竹沥陈皮.入童便煎服.如挟痰喘者.四物加枳壳半夏.补阴以化痰.夫谓阴虚发喘.丹溪实发前人之所未发.但如此治法.实流弊于后人.盖阴虚者.肾中之真阴虚也.岂四物汤阴血之谓乎.其火起者.下焦龙雷之火也.岂寒凉所能降乎.其间有有痰者.有无痰者.有痰者.水挟木火而上也.岂竹沥枳半之能化乎.须用六味地黄.加门冬五味大剂煎饮.以壮水之主.则水升火降.而喘自定矣.盖缘阴水虚故有火.有火则有痰.有痰则咳嗽.咳嗽之甚则喘.当与前阴虚相火论参看.
又有一等.似火而非火.似喘而非喘者.经曰.少阴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根据归.故上气喘也.黄帝针经云.胃络不和.喘出于阳明之气逆.阳明之气下行.今逆而上行故喘.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气不归元也.视其外证.四肢厥逆.面赤而烦燥恶热.似火非火也.乃命门真元之火.离其宫而不归也.察其脉两寸虽浮大而数.两尺微而无力.或似有而无为辨耳.不知者以其有火也.少用凉药以清之.以其喘急难禁也.佐以四磨之类以宽之.下咽之后.似觉稍快.少顷依然.岂知宽一分.更耗一分.甚有见其稍快.误认药力欠到.倍进寒凉快气之剂.立见其毙矣.何也.盖阴虚至喘.去死不远矣.幸几希一线牵带在命门之根.尚尔留连.善治者.能求其绪.而以助元接真镇坠之药.俾其返本归原.或可回生.然亦不可峻骤也.且先以八味丸安肾丸养正丹之类.煎人参生脉散送下.觉气若稍定.然后以大剂参 补剂.加破故纸阿胶牛膝等.以镇于下.又以八味丸加河车为丸.日夜遇饥则吞服方可.然犹未也.须远房帏.绝色欲.经年积月.方可保全.不守此禁.终亦必亡而已.予论至此.可为寒心.聪明男子.当自治未病.毋蹈此危机.
又有一等火郁之证.六脉微涩.甚至沉伏.四肢悉寒.甚至厥逆.拂拂气促而喘.却似有余.而脉不紧数.欲作阴虚.而按尺鼓指.此为蓄郁已久.阳气拂遏.不能营运于表.以致身冷脉微而闷乱喘急.当此之时.不可以寒药下之.又不可以热药投之.惟逍遥散加茱连之类.宣散蓄热.得汗而愈.愈后仍以六味地黄.养阴和阳方佳.此谓火郁则发之.木郁则达之.即金匮所云六脉沉伏.宜发散.则热退而喘定是也.经曰.火郁之发.民病少气.治以诸凉.或问喘者多不能卧何也.素问逆调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经液而流也.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东垣云.病患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逆行乘于肺.肺得水而浮.使气不得流通也.
仲景云.短气皆属饮.金匮云.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木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以上详论阴虚发喘之证治.若阳虚致喘.东垣已详尽矣.外感发喘.仲景已详尽矣.兹为补天立论.故加意于六味八味云.

相关参考

《伤寒发微论》 论用大黄药

大黄虽为将军.然荡涤蕴热.推陈致新.在伤寒乃为要药.但欲用之当尔.大柴胡汤中不用.诚脱误也.王叔和云.若不加大黄.恐不名大柴胡.须是酒洗生用为有力.昔后周姚僧坦名善医.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坦曰.大黄

《医贯》怎么用?《中医词典》z~其他 《医贯》

医论著作。六卷。明·赵献可撰于1617年。作者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倡言“命门之火”是人体之本,强调命门真火、真水的重要性。全书以保养“命门之火”贯串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故题名为“医贯”。

《医贯》怎么用?《中医词典》x~y 《医贯》

医论著作。六卷。明·赵献可撰于1617年。作者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倡言“命门之火”是人体之本,强调命门真火、真水的重要性。全书以保养“命门之火”贯串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故题名为“医贯”。

《医贯》怎么用?《中医词典》x~y 《医贯》

医论著作。六卷。明·赵献可撰于1617年。作者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倡言“命门之火”是人体之本,强调命门真火、真水的重要性。全书以保养“命门之火”贯串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故题名为“医贯”。

《医贯》 卷之四先天要论(上)

《医贯》 卷之五先天要论(下)

《医贯》 卷之三绛雪丹书

中风论怎么用?《医贯》 中风论

《中医词典》z~其他 《医贯砭》

医论著作。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本书是对赵献可《医贯》一书所作的书评,采用引录或节录原文,逐段加批的形式,对该书重用温补和忌用攻下的理论、治则,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作者指出当时医界中或有拘泥于一

《中医词典》x~y 《医贯砭》

医论著作。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本书是对赵献可《医贯》一书所作的书评,采用引录或节录原文,逐段加批的形式,对该书重用温补和忌用攻下的理论、治则,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作者指出当时医界中或有拘泥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