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言》 释钩毛弦石溜五脉
Posted 《研经言》
篇首语: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研经言》 释钩毛弦石溜五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研经言》 释钩毛弦石溜五脉
《素》五脏别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案一阳一阴,谓一于阳一于阴也。一与壹通。壹,专也。夏阳大旺,阴不能与之争,故曰一阳,而钩脉当之。秋阳剥丧、不能与阴争,则阴专,故曰一阴,而毛脉当之。此二者言阴阳胜负之极也。阳胜谓与阴争而能胜阴也。春时阳虽渐旺,而尚为阴蒙,故其象为急,而弦脉当之。阳至谓不能与阴争,故止曰至也。冬时阴多阳少,则阳沉潜,故去来断绝,而石脉当之。此二者言阴阳胜负之多少也。溜脉不言鼓者,以其弱甚也,此阴阳之无胜负者也,中气也。此经发明四时脏脉之义最精核,曰一、曰胜、曰至、曰过,字字可求。胜、至二字,义犹未了,故足以曰急、曰绝。读者所当缘文以求义也。王注误以一阳一阴牵合上文三焦与肝,由此穿凿附会,顿失经旨,致言脏脉者,但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矣。
相关参考
医论著作。四卷。清·莫枚士撰于1856年。本书收作者平生研究《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的心得体会。着重于对某些问题的考证和析义,解释脉症含义,辨析古今病名。疑似病症的异同,提出
《脉经》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此论最明。来数,数也;中止,疏也;不能自还,弱之甚也;因而复动,但弱无胃也。与两经之言,若合符节。于此知中止去软弱止一间,有胃气为软弱,无胃气即中止。有胃气则
古说脉代有数种。《素》宣明五气脾脉代,注∶软而弱也。案软弱则气未尽畅,有乍数乍疏之意,此与《灵》邪气脏腑病形黄者,其脉代,皆谓脾之平脉。以《脉经》脾平脉长长而弱,来疏去数参之,则此所云代,实即乍数乍疏
《千金》卷十三心脏篇云∶夏三月主心、小肠病,曰赤脉KT。“KT”字经传少见,医书仅见于此。考《礼·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注∶费犹诡也,道不费则仕。《释文》云∶本又作拂。费字无诡训,原本必作拂。拂之别体
裘庆元辑。刊于1916年。四集,11种。包括《研经言》(清·莫枚士撰)、《周氏易简方集验方》(清·周璟辑)、《周氏集验方续编》(清·周璟撰)、《罗谦甫治验案》、《吴鞠通先生医案》、《惜分阴轩医案》(周
裘庆元辑。刊于1916年。四集,11种。包括《研经言》(清·莫枚士撰)、《周氏易简方集验方》(清·周璟辑)、《周氏集验方续编》(清·周璟撰)、《罗谦甫治验案》、《吴鞠通先生医案》、《惜分阴轩医案》(周
疲困《研经言》卷二《释露》:“按‘淋露’,即‘羸露’,古者以为疲困之称。《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注:‘露,羸也。’‘淋’古多作‘癃’。《汉书》有‘癃疲’之病,是‘淋’亦通‘疲’
病名。《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后人有多种解释:①痢疾。《研经言》:“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②一种阴虚似痢症,由肾虚所致。《医贯·痢疾论》:“又
①脉学名词,五脏之脉。《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洪),脾脉代(缓),肺脉毛(浮),肾脉石(沉)。是谓五脏之脉。”②即五决。详该条。
指五脏的脉象。即: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浮,肾脉沉。一般来说,五脏功能正常,胃气充足,就呈和缓均匀的脉,而弦、洪、浮、沉都不明显。当某一脉单独出现时,表示该脏有病变,脉愈显露,病也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