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怎么用?《医学正传》 三消
Posted 《医学正传》
篇首语: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消怎么用?《医学正传》 三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消怎么用?《医学正传》 三消
[b]论[/b]《内经》曰∶二阳结谓之消。又曰∶瘅成为消中。东垣曰∶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液,若消则目黄口干,乃津液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若热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者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燥热为病也。
此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当以兰,除陈气也。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其气 悍,能助燥热也。
岐伯曰∶脉实病久,可治;脉弦小病久,不可治。当分三消而治之,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经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数,叔和云口干饮水,多食饥虚,瘅成为消中者是也,以调胃承气汤、三黄丸治之。下消者,烦渴引饮,耳叶焦干,小便如膏,叔和云焦烦水易亏,此肾消也,以六味地黄丸治之。总录所谓末传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痈;不能食者,必传中满膨胀,皆为不治之证也。张洁古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加葛根治之,上中既平,不复传下消矣。先哲用药,厥有旨哉。然脏腑有远近,亦宜斟酌。如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肾肝位远,宜制大其服,皆适其至所为故,如过与不及,皆诛罚无过之地也。如高消、中消制之太急,速过病所,久而成中满之病,正所谓上热未除,中寒复生者也,非药之罪,失其缓急之制也,治斯疾者宜审焉。
[b]脉法[/b]
《脉经》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伤寒厥阴篇云∶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寸口脉浮而迟,浮则为虚,迟则为劳,浮则卫气不足,迟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为气,数则消谷而紧(《要略》作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紧(《要略》作坚),紧数相搏,则为消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心脉滑为渴(滑者阳气胜),心脉微小为消瘅。消瘅,脉实大病久可治,悬小坚急病久不可治。脉数大者生,沉小者生;实而坚大者死,细而浮短者死。
[b]方法[/b]
丹溪曰∶养肺降火生血为主,分上中下治。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少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胃也,多饮食而小便赤黄。下消者肾也,小便浊淋如膏之状。
大法,黄连、天花粉二味为末,藕汁、人乳汁、生地黄汁、佐以蜜、姜汁为膏,和二味,留舌上,徐徐以白汤少许送下。能食者,加石膏。
[b]猪肚丸[/b]
黄连(五两) 麦门冬(去心) 知母(去毛) 栝蒌根(各四两)
上为细末,入雄猪肚内缝之,蒸熟乘热于石臼中捣烂,如干加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后米饮下,可以清心止渴(一云治消中)。
天花粉,治消渴之圣药也。凡消渴药中,大禁半夏,及不可发汗。
三消者,琼玉膏最妙。(方见咳嗽门。)
□
[b](以上丹溪方法凡五条)[/b]
□
[b]和血益气汤[/b](东垣) 治口干舌干,小便数,舌上赤脉。此药生津液,除干燥,生肌肉。
柴胡 炙甘草 生甘草 麻黄根(各三分) 当归梢(酒洗,四分) 知母(酒洗) 汉防己(酒洗) 羌活(各五分) 石膏(六分,另研) 生地黄(酒洗) 黄连(酒洗,各八分) 黄柏(酒洗) 升麻(各一钱) 杏仁(去皮,另研,六分) 红花(少许) 桃仁(去皮,另研,六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忌酒醋热湿面。
[b]当归润燥汤[/b] 治消渴,小便多,大便秘涩干燥结硬,燥渴喜好温饮,阴头退缩,舌燥口干,眼涩难开,及于黑处见浮云。
细辛(一分) 生甘草 炙甘草 熟地黄(各三分) 柴胡(去芦,七分) 黄柏(酒洗) 知母(酒洗) 石膏 桃仁泥 当归身 麻仁 防风 荆芥穗(各一钱) 升麻(一钱五分) 红花(少许) 杏仁(七个,另研为泥) 小椒(三粒,炒出汗)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热服食远,忌辛热物。
[b]生津甘露汤[/b](一名清凉饮子,东垣) 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干,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
升麻(四分) 防风(去芦) 生甘草 汉防己 生地黄(各三分) 当归身(六分) 柴胡 羌活 炙甘草 黄酒知母 酒黄芩(各一钱) 酒草龙胆 石膏 黄柏(各一钱五分) 红花(少许) 桃仁(十个,另研) 杏仁(十个,研)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加酒一匙,稍热服。
[b]辛润缓肌汤[/b](一名清神补气汤,东垣) 前消渴症才愈,止有口干腹不能努,此药主之。
生地黄 细辛(各一分) 熟地黄 石膏(各四钱) 黄柏(酒洗) 黄连 生甘草 知母(各五分) 柴胡(去芦)
当归身 荆芥穗(各一钱) 升麻(一钱五分) 桃仁泥 防风(各一钱) 红花(少许) 杏仁(六个,另研) 小椒(二粒,炒出汗)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稍热食远服。
[b]生津甘露饮子[/b] 治消渴,上下齿皆麻,舌根强硬肿痛,食不能下,时有腹胀,或泄黄如糜,名曰飧泄,浑身色黄,目睛黄甚,四肢痿弱,前阴如水,尻臀腰背寒,面生黧色,胁下急痛,善嚏,喜怒不常,健忘。
藿香(二分) 柴胡 黄连 木香(各三分) 白葵花 麦门冬(去心) 当归身(酒洗) 兰香(各五分) 荜澄茄 生甘草 山栀子 白豆仁 白芷 连翘 姜黄(各一钱) 石膏(一钱二分) 杏仁(去皮尖) 酒黄柏(各一钱五分) 炙甘草 酒知母 升麻 人参(各二钱) 桔梗(三钱) 全蝎(五个,去毒)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匀成剂,捏作片子,日中晒半干,擦碎如黍米颗大,每服一钱,津唾下,或白汤送下,食远服。
[b]黄 饮[/b](东垣) 治三消。
黄 (蜜炙,六两) 炙甘草(一两)
上细切,每服二钱,水煎服。
[b]六味地黄丸[/b](方见虚损门。)
[b]人参白术汤[/b](东垣) 治胃膈瘅热烦满,饥不欲食,瘅成为消中,善食而瘦,燥热郁甚而成消渴,多饮水而小便数。兼疗一切阴虚阳实,风热燥郁,头目昏眩,中风偏枯,酒过积毒,肠胃燥涩,并伤寒杂病产后烦渴,气液不得宣通。
人参 白术 当归 芍药 大黄(酒浸纸裹煨) 栀子(炒) 荆芥穗 薄荷 桔梗 知母 泽泻(各五钱) 茯苓(去皮) 连翘 栝蒌根 干葛(各一两) 甘草(三两) 藿香叶 青木香 官桂(各二钱) 石膏(四两) 寒水石(二两) 白滑石(半斤)
上为细末,每服抄五钱,水一盏,入芒硝半两,生姜三片,煎至半盏绞汁,入蜜少许,温服,渐加至十余钱,得脏腑流利取效。如常服,以意加减。如肠胃郁结,湿热内甚自利者,去大黄、芒硝服。
[b]绛雪散[/b](东垣) 治消渴、饮水无度、小便数者,大有神效。
黄芩(酒炒) 黄丹(炒飞) 汉防己 栝蒌实(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浆水调下,临卧时并进三服即止。
[b]人参散[/b](东垣) 治肾消善饮,而小便频数,白浊如膏。
人参(一分) 白术 泽泻 栝蒌根 桔梗 栀子 连翘(各二分) 葛根 黄芩 大黄(酒浸,纸裹煨) 薄荷 白茯苓(各五分) 甘草(七分) 石膏(一钱) 滑石 寒水石(各一钱五分) 缩砂(少许)
上细切,作一服,为末,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入蜜少许,再煎三两沸,肾消食前服,上消食后服。
[b]大黄甘草饮子[/b](河间) 治男子妇人一切消渴不能止者。
大豆(五升,先煮二、三沸,出火去苦,水再煮) 大黄(一两五钱) 甘草(四两,长四指, 捶碎)
上用井水一桶,将前药同煮三五时,如稠粘更添水煮,豆软为度,盛于盆中放冷,令病患食豆,渴饮汤汁,无时候。
食尽,如燥渴止,罢药;未止,根据前再煮食之,不过三剂,其病悉愈。
[b]麦门冬饮子[/b](河间) 治心移热于肺,名曰膈消,心膈有热,久则引饮为消渴。
麦门冬(去心,一钱) 栝蒌根 知母 甘草 五味子 生地黄 人参 葛根 茯神(各一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竹叶七片,用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
□
[b](丹溪活套)[/b]云∶三消者,多属血虚不生津液,俱宜四物汤为主治。上消者,本方加人参、五味子、麦门冬、天花粉煎,入生藕汁、生地黄汁、人乳。饮酒人,加生葛汁。中消者,本方加知母、石膏、滑石、寒水石,以降胃火。下消者,本方加黄柏、知母、熟地黄、五味子之类,以滋肾水,又间当饮缫丝汤为上策。
□
[b](祖传方)[/b]
[b]原蚕茧汤[/b] 治肾消白浊,及上中二消,饥渴不生肌肉,其效如神。盖此物属火,有阴之用,大能泻膀胱中相火,引阴水上潮于口而不渴也。
原蚕(即再养晚蚕也,其缫丝汤极效。如无缫丝汤,以茧壳、丝绵煎汤,皆可代之。)
相关参考
经云∶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三消之症,皆燥热结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
〔三消提纲〕上热伤津口渴饶,腹常饥饿属中焦,再兼饮少溲多病,此证分明是下消。[b]八味丸[/b](证附)燥热曾伤肝肺经,肾脾二脏湿寒停,治宜泽地兼丹药,附子山萸并桂苓。[b]六味地黄加味汤[/b](证
计(四十)能食善饥渴饮。日加瘪瘦。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郁火)生地知母石膏麦冬生甘草生白芍王(五八)肌肉瘦减。善饥渴饮。此久久烦劳。壮盛不觉。体衰病发。皆内因之症。自心营肺卫之伤。渐损及乎中
书名。一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周氏医学丛书》时,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本书以《内经》有关消渴病的理论为基础,综合宋以前诸医家的有关论述和发明,对于消
书名。一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周氏医学丛书》时,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本书以《内经》有关消渴病的理论为基础,综合宋以前诸医家的有关论述和发明,对于消
“上消”、“中消”、“下消”三种证型的合称。是根据病机、症状和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对消渴病的三种分型,故名。
[b]经义[/b]二阳结,谓之消。○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瘅成为消中。(《素问》)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心悬善饥。(《灵枢》)[b]哲言[/b]消证有三∶
病证名。感受外邪引起的消渴病。见《症因脉治》卷三。有燥火、湿火之分。详见燥火三消、湿火三消、消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