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怎么用?《吴鞠通医案》 湿温
Posted 《吴鞠通医案》
篇首语:春衣少年当酒歌,起舞四顾以笑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湿温怎么用?《吴鞠通医案》 湿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湿温怎么用?《吴鞠通医案》 湿温
[b]王 三十三岁 壬戌四月二十二日 证似温热,但心下两胁俱胀,舌白,渴不多饮,呕恶嗳气,则非温热而从湿温例矣。用生姜泻心汤之苦辛通降法。[/b]生姜(一两) 干姜(五钱) 茯苓(六钱) 生薏仁(五钱) 半夏(八钱) 黄芩(三钱,炒)黄连(三钱) 生香附(五钱)
水八碗,煮三茶杯,分三次服。约二时服一次。二煎用水三杯,煎一茶杯,明早服。
二十三日 心下阴霾已退,湿已转阳,应清气分之湿热。
连翘(五钱) 杏泥仁(三钱) 银花(五钱) 藿梗(三钱) 芦根(五寸) 滑石(五钱) 熟石膏(五钱) 黄芩炭(三钱) 郁金(三钱) 黄连(二钱)
水八碗,煎三碗,分三次服。渣再煮一碗服。
二十四日 斑疹已现,气血两燔,用玉女煎合犀角地黄汤法。
生石膏(两半) 牛蒡子(六钱) 知母(四钱) 元参(八钱) 银花(一两) 薄荷(三钱)连翘(一两) 细生地(六钱) 犀角(三钱) 桔梗(四钱) 黄芩(四钱,炒) 人中黄(一钱)
二十五日 面赤,舌黄大渴,脉沉肢厥,十日不大便,转矢气,谵语,下证也。小承气汤。
生大黄(八钱) 枳实(五钱) 浓朴(四钱)
水八碗,煮三碗,先服一碗,约三时得大便,止后服;不便再服第二碗。
又大便后,宜护津液,议增液法。
麦冬(一两,连心) 连翘(三钱) 细生地(一两) 银花(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炒)
煮三杯,分三次服。能寐不必服。
二十六日 陷下之余邪不清,仍思凉饮,舌黄微,以调胃承气汤小和之。
生大黄(二钱) 元明粉(八分) 生甘草(一钱)
二十七日 昨日虽大解而不爽,脉犹沉而有力,身热不退而微厥,渴甚面赤,犹宜微和之,但恐犯数下之戒,议增液承气,合玉女煎法。
生石膏(八钱) 知母(四钱) 黄芩(三钱) 生大黄(三钱,另煎,分为三份,每次冲一分服)
煮成三碗,分三次服。若大便稀而不结不黑,后服勿冲大黄。
二十八日 大便虽不甚爽,今日脉浮不可下,渴思凉饮,气分热也;口中味甘,脾热甚也。议用气血两燔例之玉女煎,加苦药以清脾瘅。
生石膏(三两) 黄连(三钱) 元参(六钱) 麦冬(一两) 细生地(一两) 知母(三钱)黄芩(六钱)
煮四碗,分四次服。得凉汗,止后服,不渴,止后服。
二十九日 大用辛凉,微合苦寒,斑疹续出如许,身热退其大半,不得再用辛凉重剂,议甘寒合化阴气加辛凉,以清斑疹。
连翘(三钱) 元参(四钱) 细生地(五钱) 银花(三钱) 黄芩(三钱) 花粉(三钱) 黄连(二钱) 薄荷(一钱) 麦冬(五钱) 犀角(三钱)
煮三碗,三次服。渣再煮一碗服。
大热虽减,余焰尚存,口甘弄舌,面光赤色未除,犹宜甘寒苦寒合法。
连翘(三钱) 细生地(六钱) 黄芩(三钱) 丹皮(三钱) 元参(四钱) 黄连(二钱) 麦冬(五钱) 银花(三钱)
水八碗,煮三碗,分三次服。
初二日 于前方内加∶
犀角(二钱) 知母(钱半)
初三日 邪少虚多,宜用复脉去桂、枣,以其人本系酒客,再去甘草之重甘,加二甲、丹皮、黄芩。
此甘润化液,复微苦化阴,又苦甘咸寒法。
初四日 尚有余邪未尽,以甘苦合化入阴搜邪法。
元参(二两) 黄芩(二钱) 麦冬(八钱) 知母(二钱) 细生地(六钱) 生鳖甲(八钱)银花(三钱) 丹皮(五钱) 连翘(三钱) 青蒿(一钱)
头煎三茶碗,二煎一茶碗,分四次服。
□
[b]陈 二十二岁 乙丑四月十七日 面赤目赤,舌苔满布如积粉,至重之温病也。最忌发表,且用辛凉。[/b]
荆芥穗(五钱) 薄荷(四钱) 生甘草(三钱) 桔梗(六钱) 连翘(八钱) 银花(八钱)藿香叶(五钱) 牛蒡子(五钱) 杏仁(五钱)
共为粗末,分八包,一时许服一包,芦根汤煎,去渣服。
□
[b]某 初九日 面赤目赤,舌苔满布,至重之温热病,脉反缓而弦,外热反不盛,口反不渴,肢微厥,所谓阳证阴脉,乃本身阳气,不能十分充满,不肯化解耳。兹与化邪法。[/b]
荆芥穗(二钱) 郁金(二钱) 藿梗(二钱) 豆豉(钱半) 银花(二钱) 连翘心(钱半)青蒿(一钱) 桔梗(钱半) 薄荷(八分) 杏仁泥(二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一日 温病未有不渴而燥者,今舌苔布满而不渴,虽黄而滑,脉缓甚,热不壮,盖挟湿之故也。议照湿温例,治用苦辛寒法。
生苍术(三钱) 广皮(二钱) 郁金(三钱) 黄连(一钱) 蔻仁(一钱) 连翘(三钱) 银花(二钱) 藿香(二钱) 天花粉(三钱) 黄芩(一钱,炒)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各两杯,两帖而安。
□
[b]陈 三十三岁 初八日 六脉弦细而劲,阴寒脉也;咳嗽稀痰,阴湿咳也;舌苔刮白而滑,阴舌苔也;呕吐泄泻,阴湿证也。虽发热汗出而解,乃湿中兼风,病名湿温,天下有如是之阴虚证乎?[/b]
茯苓(四钱) 泽泻(四钱) 桂枝(三钱) 于术(三钱) 炒白芍(二钱) 生苡仁(五钱)半夏(五钱) 广皮炭(二钱) 生姜汁(三匙冲)
初十日 痰饮兼风,误治成坏证。前用温平逐湿除风,诸恶证俱成,惟寒少热多,热后汗出未除,现下面赤口渴,暮夜谵语,有风化热之象,但六脉尚弦,未尽转阳也。再咳嗽则胸胁小腹俱微痛,又有金克木之象。
桂枝(三钱) 茯苓(四钱) 杏仁(三钱) 青蒿(三钱) 炙甘草(三钱) 半夏(二钱) 炒白芍(二钱) 生姜(三片) 猪苓(五钱) 石膏(六钱) 大枣(二个)
十四日 脉弦数,午后潮热,前有白苔,复变黄苔,呕恶口渴,颇有湿疟之象;但咳嗽便溏,又有湿温之形。伏邪内陷,所致最难清理。
桂枝(四钱) 茯苓皮(五钱) 生石膏(八钱) 青蒿(二钱) 知母(三钱) 杏仁泥(三钱)炙甘草(二钱) 苡仁(五钱) 滑石(六钱)
□
[b]某 初十日 六脉俱弦而细,左手沉取数而有力,面色淡黄,目白睛黄。自春分午后身热,至今不愈。曾经大泻后,身软不渴,现下虽不泄泻,大便久未成条,午前小便清,午后小便赤浊。与湿中生热之苦辛寒法。[/b]
茵陈(四钱) 杏仁(三钱) 滑石(六钱) 茯苓皮(五钱) 通草(钱半) 黄连(一钱) 苡仁(四钱) 蚕砂(三钱) 黄芩(二钱) 海金砂(四钱) 苍术炭(三钱)
十三日 前方内去苍术,加石膏,增芩连。
□
[b]文 三十八岁 丁卯七月初二日 湿温,舌苔白滑浓浊,脉象模糊,弦细而且沉濡。[/b]用通三焦法,先寒热,继微热,后不热,更方三十余帖,大抵不出渗湿之苦辛淡法。四十五日以后方解,解后以两和脾胃收功。
相关参考
庆室女十六岁不食十余日,诸医不效,面赤脉洪。与五汁饮降胃阴法,兼服牛乳,三日而大食矣。甘蔗汁梨汁芦根汁荸荠(乌芋)汁藕汁各等份拌匀。按:《本草纲目》记载:甘蔗[性味]甘,平,涩,无毒。[主治]止呕哕反
乙酉五月十九日陆氏二十七岁六脉弦细,面色淡黄,泄则脾虚,食少则胃虚,中焦不能建立,安望行经,议先与强土。云苓块(3钱)半夏(3钱)藿香梗(2钱)益智仁(1钱)苡仁(2钱)白蔻皮(1钱)广木香(1钱5分
[b]郭男八岁癸亥七月十一日咳而呕,胃咳也,痰涎壅塞,喘满气短。[/b]半夏(三钱)小枳实(一钱)陈皮(一钱)杏仁(二钱)苏梗(二钱)生苡仁(三钱)生姜(二钱)茯苓(三钱)即于前方内加∶苦葶苈子(钱半
[b]张六十八岁甲子十一月二十五日舌黄,口渴,头不痛而恶寒,面赤,目赤,脉洪热甚,形似伤寒,实乃冬温夹痰饮,与伏暑一类。[/b]连翘(六钱)桔梗(八钱)杏仁(六钱)荆芥穗(五钱)银花(六钱)甘草(三钱
医案著作。四卷(或作五卷)。清·吴瑭撰。刊于1916年。收载了作者治疗温病、伤寒、杂病、妇儿科医案。作者尤其擅长于温病,能从医案的辨证治疗中示读者以规矩。书中颇多连续治疗较完整的病案,记录详明,有利于
[b]刘甲子五月十三日面赤肿,喉痛,身热,自汗,舌黄。[/b]马勃(三钱)银花(六钱)牛蒡子(六钱)荆芥穗(二钱)元参(六钱)薄荷(钱半)人中黄(二钱)桔梗(五钱)连翘(六钱)射干(二钱)板蓝根(三钱
[b]陶氏六十八岁左肢拘挛,舌浓而蹇,不能言,上有白苔,滴水不能下咽,饮水则呛,此中风挟痰之实症。前医误与补阴,故隧道俱塞,先与开肺。[/b]生石膏(四两)防己(五钱)杏仁(四钱)姜半夏(五钱)茯苓块
[b]陶三十岁乙酉六月初二日风淫末疾,两手发软,不能持物,脚亦有时而软,脉弦数,治以辛凉。[/b]薄荷(钱半)桑叶(三钱)全归(钱半)连翘(三钱)麦冬(三钱,连心)丹皮(三钱)银花(三钱)菊花(三钱)
[b]章七十岁温热发斑,咽痛。[/b]生石膏(一两)人中黄(二钱)苦桔梗(六钱)知母(四钱)射干(三钱)芥穗(二钱)元钱)苇根、白茅根煎汤,煮成四碗,日三服,夜一服。温斑三日,犹然骨痛,胸痛,咽痛,肢
[b]周十四岁壬戌八月十六日伏暑内发,新凉外加。脉右大左弦,身热如烙,无汗,胶痰,舌苔满黄,不宜再见泄泻。不渴,腹胀,少腹痛,是谓阴阳并病,两太阳互争,难治之症。[/b]拟先清上焦湿热,盖气化湿亦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