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 菝(蒲八切)?(弃八切)
Posted 《证类本草》
篇首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证类本草》 菝(蒲八切)?(弃八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证类本草》 菝(蒲八切)?(弃八切)
[i](菝(蒲八切)? (弃八切)一_图缺)[/i][i](菝(蒲八切)? (弃八切)二_图缺)[/i]
味甘,平、温,无毒。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陶隐居云∶此有三种,大略根、苗并相类。菝 茎紫,短小,多细刺,小减萆 而色深,人用作饮。唐本注云∶陶云三种相类,非也。萆 有刺者,叶粗相类,根不相类。萆 细长而白,菝 根作块结,黄赤色,殊非狗脊之流也。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治时疾瘟瘴。叶治风肿,止痛,扑损,恶疮。以盐涂敷,佳。又名金刚根,又名王瓜草。
图经曰∶菝 ,旧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山野,今近京及江浙州郡多有之。苗茎成蔓,长二、三尺,有刺。其叶如冬青、乌药叶,又似菱叶差大。秋生黄花,结黑子。樱桃许大。其根作块,赤黄色。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用。江浙间人呼为金刚根。浸赤汁以煮粉食,云啖之可以辟瘴。其叶以盐捣,敷风肿恶疮等,俗用有效。田舍贫家亦取以酿酒,以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殊佳。
相关参考
味甘,平、温,无毒。主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曝干。此有三种,大略根苗并相类。菝茎紫,短小多细刺,小减萆而色深,人用作饮。(《大观》卷八,《政和》二一四页)
味甘、平、温、无毒。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曝干。此有三种,大略根苗并相类。菝茎紫,短小多细刺,小减萆而色深,人用作饮。〔谨案〕陶云三种相类,非也。萆有刺者,叶粗相
味甘,平,温,无毒。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杜仲(《本经》平,《别录》温)萆(《本经》平)狗脊(《本经》平,《别录》微温)梅实(《本经》平)鳖甲(《本经》平)五加皮(《本经》温,《别录》微寒)菝(《别录》平温)爵床(《本经》寒)
杜仲(《本经》平,《别录》温)萆(《本经》平)狗脊(《本经》平,《别录》微温)梅实(《本经》平)鳖甲(《本经》平)五加皮(《本经》温,《别录》微寒)菝(《别录》平温)爵床(《本经》寒)
「释名」菝、金刚根、铁菱角、王瓜草。「气味」(根)甘、酸、平、温、无毒。「主治」1、小便频数。用菝葜根研为末,每服三钱,睡时温酒送下。2、赤白痢。用菝葜根、腊茶,等分为末,加白梅肉捣匀,做成丸子,如芡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撰。其初稿完成于1082年,最后定稿时间约在1098年。《证类本草》是在掌禹锡《嘉佑本草》和苏颂《本草图经》基础上,收集民间验方,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撰。其初稿完成于1082年,最后定稿时间约在1098年。《证类本草》是在掌禹锡《嘉佑本草》和苏颂《本草图经》基础上,收集民间验方,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撰。其初稿完成于1082年,最后定稿时间约在1098年。《证类本草》是在掌禹锡《嘉佑本草》和苏颂《本草图经》基础上,收集民间验方,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
[b]通直郎添差充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寇宗编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