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选医衡》 奇经八脉大旨

Posted 《叶选医衡》

篇首语:知识是有学问的人的第二个太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叶选医衡》 奇经八脉大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叶选医衡》 奇经八脉大旨

人之一身,有经脉,有络脉。直行曰经,旁行曰络。几经有十二,手足三阴三阳是也。
十五,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而脾又有一大络,并任督二络,为十五络也。共二十七气,相随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阴脉荣于五脏,阳脉荣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菲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运脏腑,外濡腠理。
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秦越人比之天雨下降沟渠溢满,滂沛傍行,流于湖泽,此发《灵》、《素》之秘也。八脉散在群书,略而不悉予虽不敏。谓陈大旨。八脉者,阴维也,阳维也,阴跷也,阳跷也,冲也,任也,督也,带也。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身之左右;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而上行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诸脉者也,是故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脉主身后之阳,任脉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八脉之中惟任督二脉,为人身之子午,为升降之道,交媾之乡,如鹿运尾闾,能通督脉足于精,龟纳鼻息,能通任脉足于气,是以二物得寿。此奇经八脉之大旨,至于经穴病状,具见《濒湖脉考》中。

相关参考

《中医词典》z~其他 《叶选医衡》

医论著作。二卷。原题清·叶桂选定。本书选集历代医家论病、论脉、论治著作70余篇,大多简明。能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医家的医学学术特点。现存三种清刻本及石印本。又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叶选医衡》 霍乱证治论

霍乱之治,尝考之《内经》,有太阳所致,为中满霍乱吐下。有土郁之发,民病呕吐霍乱注下。有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民病霍乱餐泄。有热至则身热霍乱吐下。《灵枢》曰∶足太阳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

《叶选医衡》 释六经七日病愈

六经以渐受病,其愈皆以七日为期,阳数七故也。伤寒例曰∶其不两感于寒者,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稍歇;九日少阳病衰,耳聋渐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

《叶选医衡》 泄泻九法论

《内经》之言泄泻,或言风,或言湿,或言热,或言寒,此明四气皆能泄也。又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此明脾虚下陷之泄也。统而论之,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泻,故曰湿多成五泄。若土虚不能胜湿,则风寒与热皆得

《叶选医衡》 痢疾证治论

痢疾即古所称肠也,自仲景而后,又谓之滞下。其所下者,或赤或白,或脓或血,有痛者,有不痛者,有里急后重者,有呕恶胀满者,有噤口不食者,有寒热往来者,虽有变态多端,终不外乎表里寒热。而于虚实之辨,更为切要

《中医词典》x~y 《叶选医衡》

医论著作。二卷。原题清·叶桂选定。本书选集历代医家论病、论脉、论治著作70余篇,大多简明。能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医家的医学学术特点。现存三种清刻本及石印本。又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中医词典》x~y 《叶选医衡》

医论著作。二卷。原题清·叶桂选定。本书选集历代医家论病、论脉、论治著作70余篇,大多简明。能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医家的医学学术特点。现存三种清刻本及石印本。又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火论怎么用?《叶选医衡》 火论

火之为病,其害甚大,其势生彰,其死甚暴。何者?盖能燔灼焚焰,飞走狂越,销铄万物,莫能过之,游行于三焦虚实之两途。故凡动皆属火化,火不妄动,随触而发。夫人在气交之中,多动少静,欲无触发可得乎?火一妄行,

《叶选医衡》 附伤暑脉证论

观仲景论伤寒,则知中暑中中热,同一夏令之病,但其脉证有虚实耳。何洁古强以动静分暑热,而与夏日伤冷之病并称乎?此亦名不正矣。大约暑之伤也,劳苦多得之。闱要云∶暑邪中太阳,开腠理,夺正气,若随汗大泄,邪不

湿论怎么用?《叶选医衡》 湿论

湿者,天地间阴阳蒸润之气也。所感之由,或因雾露之侵,或因阴雨所客,或因汗出沾衣,为风所阏。或因涉水行泥,为寒所郁。或因引饮过多,或以卑湿之地,有伤于皮肉筋骨。或感头面四肢,尤多患于腰脚者,盖伤湿则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