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甫 善用针法,注重补泻
Posted 秦亮甫
篇首语: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亮甫 善用针法,注重补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亮甫 善用针法,注重补泻
针法是用针刺治病的一种方法,针刺手法操作,不但与疗效有密切关系,而且在避免针刺中发生不应有的痛苦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针灸治病,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往往病人不很乐意接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灸的临床应用和发展,为能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在针刺进针的手法上进行潜心研究,自创一套无痛进针法,如(1)单手无痛进针法:用无名指先叩击穴位周围皮肤,此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主要应用于四肢背部,腰部等肌肉比较丰厚部位的穴位;(2)双手无痛进针法;适用于全身穴位,意如《标幽赋》所云:“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利用瞬间皮肤肌肉的反弹和张力的改变,使针尖迅速进入皮内;(3)改良型“套管进针法”;利用套管辅助进针,其目的在于利用套管的按压来减轻病人对疼痛惊恐心理,在不知不觉中把针刺入皮肤,其次用套管进针,可以减少污染,让病人可以放心接受治疗。无痛进针法,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深受病家的欢迎。针刺手法的灵活应用,在治疗上能增进疗效,在针灸临诊治疗中补泻手法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常用的有开阖补泻法;提插补泻法;迎随补泻法;徐疾补泻法;五输穴补泻法。常用的是迎随补泻法,徐疾补泻法和五输穴补泻法,临诊治病常合理选用,灵活应用。在法国讲学期间,曾应用五输穴补泻法治疗一名昼夜呃逆不止达10天之久的患者,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
施行补泻手法时要结合患者年龄,体质,机能状态,病因,病性等具体情况,作为补泻刺激量的选择。如老年人补量可大些,青壮年泻量可大些,幼儿刺激量宜小,迟钝时刺激量宜大,虚寒阴证者补量宜大,或加重灸,或置皮内针;实热阳证者泻量宜大,或用三棱针刺出血。总之,施行补泻手法要因人而宜,因症而施。
相关参考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第4期第22~21页摘要:[b]一、善用督脉杂病,理论体现实践中[/b]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它和任脉、十二经脉合称为十四经脉。督脉是统帅,是统领全身阳气的主要经脉,故谓“阳
出处: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95年第9期第111~113页摘要:人的健康长寿,需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共同协调,才能够达到强壮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老年人同样。有人认为,只要运动,就要保持身体或者只需服用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1992年第1期第1~2页摘要:秦师提出了“主取督脉,以治四肢疾病”的观点。[b]1、辨证正确,治疗精当[/b]辨证正确,配穴精当,是秦师疗病的特色,他认为:治病必须“辨证求因,审因
出处: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8期第4~5页摘要:自1990~1997年,治疗12例病人取得满意效果。治疗方法:特点主要是自拟蜣螂痿管丸方,炙蜣螂12g川黄连9g胡黄连9g煅龙骨牡蛎各30g炙刺猬
出处:1996年第8期第54~55页摘要:[b]1久病通络化瘀[/b]中医学无萎缩性胃炎病名,根据其痞闷、胀满、胃痛、纳呆、嗳气等临床表现,秦老认为可归属于“胃脘痛”的范畴。因该病反复发作,临证多见本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1998年第5期第31~32页摘要:中医所述的髓病包括脑部疾病和脊髓病变。秦亮甫教授认为,脊柱乃督脉所过,督脉主“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督脉行脊里入于脑髓,络肾,又别走太阳,正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1998年第5期第31~32页摘要:中医所述的髓病包括脑部疾病和脊髓病变。秦亮甫教授认为,脊柱乃督脉所过,督脉主“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督脉行脊里入于脑髓,络肾,又别走太阳,正
出处:中医杂志1991年4期216~217页摘要:秦亮甫善治杂病,其思路与方法,有独到之处,他据督脉之生理功能,结合现代医学,灵活应用于临床,是他治疗杂病的一大经验。[b]1、主取督脉以治脊柱病[/b
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多数发生于中年和老年人,病人常不能安卧,纳谷不香,甚时张口不能,痛苦万分。该病归属于“偏头风”、“面痛”、“面风”,范畴。本病是由于风邪外袭或肝失调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