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阴纲目》 治有热虚劳

Posted 《济阴纲目》

篇首语: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济阴纲目》 治有热虚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济阴纲目》 治有热虚劳

[b]逍遥散[/b] 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主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肢体羸瘦,渐成骨蒸。
当归(酒洗) 白芍药(酒炒) 白术 白茯苓 柴胡(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一方用一钱半者)
上锉散,水一盏半,生姜三片,麦门冬二十粒去心,煎七分,不拘时服。一方用薄荷少许,无麦冬(此治肝脾血虚,木郁不达而发热者最当。引用门冬所以除五心之烦,引用薄荷清肌骨之热,一开表,一清里,具见不同,皆因病而药之也)。热甚,加牡丹皮、栀子炒。
骨蒸,加知母、地骨皮。咳嗽,加五味子、紫菀。吐痰,加半夏、贝母、栝蒌仁。饮食不消,加山楂、神曲。发渴,加麦门冬、天花粉。胸中作热,加黄连、栀子。心慌,加远志、酸枣仁。吐血,加阿胶、生地黄、牡丹皮。自汗,加黄 、酸枣仁。久泻,加炒黑干姜。遍身痛,加羌活、防风、川芎,以利关节。手足颤掉,加防风、荆芥、薄荷。气恼胸膈痞闷,加枳实、青皮、香附。怒气伤肝,眼目昏花,加龙胆草、黄连、栀子。小腹痛,加玄胡索、香附子。经闭不通,加桃仁、红花、苏木。左腹血块,加三棱、蓬术、桃仁、红花。右腹气块,加木香、槟榔。(加法俱平正亦可法)
[b]黄 散[/b] 治妇人劳热羸瘦,四肢烦疼,心躁口干,不欲饮食。
人参 黄芩 当归(各七钱半) 赤茯苓 赤芍药(炒) 黄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 地骨皮(各一两) 柴胡(一两半) 甘草(炙,一钱半)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六分,去滓,温服无时。
[b]子芩散[/b] 凉心肺,解劳除热,使荣卫顺,血不绝。
黄 (一两) 人参 白芍药 白茯苓 子芩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各半两) 苦梗(二钱半)
上为粗末,先用竹叶一握,小麦七十粒,水三盏,姜三片,煎至一盏半,入药末三钱,重煎至七分,去滓温服。(较前方少四味,而赤芍又不同,即可以得其补泻之意矣,以竹叶、小麦为引者,重在心肺之意)
[b]知母散[/b] 治妇人劳热,体瘦壮热,四肢烦疼,咽喉不利,少思饮食。
柴胡 生地黄(各一两) 知母 黄芩(炒) 赤芍药(炒) 射干 麦门冬(去心) 升麻(各七钱半) 甘草(炙微赤,半两)
上为粗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淡竹叶二十七张,同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此方较前黄 散无参、 、归、茯、地骨,而加知母、射干、升麻,其重在咽喉不利也。然参、 有肺热还伤肺之戒,故不用,而知母、射干又泻火动大便,亦宜思之。若少思饮食,从咽喉不利来,则可用,从脾胃不足来,则不可轻用,临症自考)
[b]半夏散[/b] 治妇人热劳,烦渴口干,体瘦无力,四肢疼痛,或时寒热,痰逆呕吐,不思饮食。
黄 北柴胡 鳖甲(醋炙,各一两) 大腹皮(七钱半) 半夏 知母 苦梗 人参 赤茯苓秦艽 赤芍药 麦门冬 乌梅肉(各半两) 甘草(炙,二钱半)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生姜三片,水煎温服。(今人以半夏、大腹之类性燥,为劳热大忌,而古方乃以半夏立名,以治热劳,岂非异哉?且曰治烦渴口干,尤异也。如秦艽可治肢节之疼,半夏可治痰逆之呕,鳖甲同柴胡以治寒热,乌梅同参、麦以治口干,若大腹皮者,又监制参、 之滞气也,虽异何疑?转而思之,又怪夫今之不古者多矣)
[b]秦艽散[/b] 治心经有热,血脉凝滞,五心烦倦。
秦艽 麦门冬(各一两) 当归 生地黄(各半两) 地骨皮 郁金 苏木(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半,水一盏,红花少许,同煎至七分,温服。若经脉调,不用红花。
忌酒与热物,此方可服一年。(此方以生地、麦冬凉血热,秦艽、地骨除骨热,其三味皆治血脉凝滞之物也,少加红花,以见生血之功。专忌酒热,以免助热之累。然非真郁金,不能服一年也)
[b]鳖甲地黄汤[/b] 治热劳,手足烦,心怔忡悸闷,妇人血室有干血,身体羸瘦,不为肌肉。
鳖甲(醋炙) 熟地黄(酒浸) 当归 柴胡 白术 茯苓 麦门冬(去心) 石斛 秦艽(各一两)人参 肉桂(不见火) 甘草(炙)
上锉,每服四钱,生姜四片,乌梅半个,水煎温服。(此方以地黄、当归、麦门以滋荣血脉,以四君、石斛以清胃补脾,柴胡、鳖甲、秦艽以治骨蒸劳热,亦八物汤之加减者。然以肉桂为佐,我不敢信以为热劳法也。即以为法,须审其脉症何如)
[b]胡黄连散[/b] 治妇人热劳,体瘦、经脉不通,四肢疼痛,口干烦渴,不得眠卧,饮食减少。
鳖甲(一两半,醋炙黄去裙) 天灵盖(酥炙黄) 柴胡 生地黄 地骨皮 黄 大黄(微炒) 犀角屑(各一两) 当归 胡黄连 青蒿 黄芩(各七钱半) 赤芍药 木香 麝香(细研,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一钱三分,桃柳心各七茎,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b]犀角散[/b] 治妇人热劳,心胸烦热,不思饮食,四肢多疼,经脉涩滞。(此较前方大同小异,而力量自是悬别)
犀角屑 黄芩 甘草(炙,各半两) 赤芍药 虎杖 茯苓 地骨皮 麦门冬(去心) 枳壳(麸炒微黄) 当归(各七钱半) 柴胡 红蓝花 鳖甲(醋炙黄,去 裙,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无时。
[b]红蓝花散[/b] 治妇人热劳,四肢羸瘦,经脉不通。
柴胡(一两半) 红蓝花 生地黄 赤芍药 当归 鬼箭羽 虎杖 大腹皮 麦门冬(去心) 土瓜根 地骨皮 枳壳(麸炒,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无时。(赤芍、虎杖、土瓜根皆破血通经,腹皮、枳壳宽胸理气,其他不过清心凉血解热而已)
[b]鳖甲散[/b] 治妇人热劳,发渴壮热,四肢烦疼,渐渐黄瘦,心胸躁闷。
鳖甲(醋炙黄去裙 ) 柴胡(各一两半) 麦门冬(去心,一两) 知母 川大黄(微炒) 地骨皮赤芍药 黄 人参 黄芩 桑白皮(各七钱半) 甘草(炙微赤,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葱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无时。(按此四方,大同小异,而柴胡、赤芍、地骨、鳖甲则常同,而参、 、大黄、枳壳、大腹之类,则互有去取,斫,轮者自有运斤之妙,临症之际宜审症)
[b]阿胶丸[/b] 治劳嗽,出血咯血,发热晡热,口渴盗汗。
阿胶(炒) 生地黄 卷柏叶 山药(炒) 大蓟根 五味子(炒) 鸡苏(各一两) 柏子仁(炒) 人参 防风 麦冬(去心,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麦门冬煎汤下。
[b]猪肚丸[/b] 治妇人热劳羸瘦。
北柴胡 赤茯苓 人参 黄 (各一两) 黄连(三两) 地骨皮 木香(各半两) 桃仁(去皮尖)
鳖甲(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用好猪肚一枚,净洗,将药末入猪肚内,以线缝合,蒸令烂熟,于瓷器内研如膏,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粥饮下三十丸,午食前再服。

相关参考

《济阴纲目》 论有热虚劳

此属阴虚,乃自下而上,至脉之病也,宜以丹溪、节斋、古庵诸公之方参用,然阴虚难治,以血生于气,先无形而后有形也。且滋阴之剂,有害脾胃,脾伤则气损,气损则血无以生,气盛则火有所助,诚难调治,惟审胃气有无以

《济阴纲目》 论无热虚劳

(无热虚劳,乃阳虚症,其病自上而下,损之脉也,法宜温补,惟东垣、元礼、立斋先生,独得其治,宜宗之。气虚易补,宜早为妙,不比有热虚劳之难疗理也)[b]大全[/b]云∶妇人冷劳,属血气不足,脏腑虚寒,以致

《济阴纲目》 卷之四虚劳门

《济阴纲目》 治无热虚劳

[b]附子理中汤[/b]治真阳不足,饮食难化,大便不实,肠鸣腹痛,饮食畏寒,手足逆冷。白术人参干姜(炮)甘草(炙)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上锉,加生姜,水煎服,每服四钱,加生姜十片,水煎服。(此方只在

《济阴纲目》 论妇女虚劳与男子不同

[b]准绳[/b]云∶劳倦所伤,用补中益气汤调治(补中益气,是治劳倦内伤之剂,乃初治法,非久病劳瘵骨蒸所宜)。乃暴病也,失治而有发热潮热,盗汗咳嗽,诸证出焉,谓之虚劳。又复失治,而有皮聚毛落,饮食不为

《济阴纲目》 治虚劳平补诸方

(此下诸方于虚损初病者,宜酌用之)[b]增损四物汤[/b]治妇人气血不足,四肢怠惰,乏力少气,兼治产后下血过多,荣卫虚损,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当归川芎白芍人参干姜(炮)甘草(炙,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钱

《济阴纲目》 论崩漏杂治法

[b]丹溪[/b]云∶崩漏有虚有热,虚则下溜,热则通流。气虚血虚者,皆以四物汤加参;因劳者,用参加升补药。因寒者,用干姜;因热者,用黄芩。漏下乃热而虚,四物汤加黄连。崩过多者,先用五灵脂末一服,当分寒

拭口法怎么用?《济阴纲目》 拭口法

婴儿在胎,口有热物,盖胎毒也,生下啼声未出,急用软帛或绵裹指拭尽,贵在神速,迟则咽下,伏之于心,遇天行时气,久热不除,乃乘于心,心主血脉,得热而散,流溢于胃,胃主肌肉,发出于外,成疮疹之毒,世之小儿无

《济阴纲目》 卷之一调经门

附怎么用?《济阴纲目》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