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甫 湿疹治疗四法
Posted 秦亮甫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亮甫 湿疹治疗四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亮甫 湿疹治疗四法
祖国医学中属于《杂疮毒门》类中的“黄水疮”“浸淫疮”等一类,其主要病机湿热蕴阻肌肤,或禀赋不足,易招湿热流注,在治疗法则上多以清热利湿化痰为主,然而湿疹极易复发,在西医和中医界均感棘手的难治病,用疏风透发,气血二清,利水渗湿,杀虫止痒四法来治疗顽固性湿疹常见可喜疗效。①疏风透发,突出透字
湿疹患者在欲发未发之时,重用麻黄、淡豆豉以透发,偏寒型者和麻黄,偏热型者用淡豆豉,使蕴匿肌肤之中的湿热,得以透泄,而后用药在外歼灭之,称之为“欲擒故纵”之法。
②清热强调“气血二清”
湿疹反复发作发病十余年,多者几十年,用药特点是以鲜生地、丹皮、赤芍以凉血,重用生石膏以清气分之热,常配以生大黄,通腑泄热,起“斧底抽薪”助清热凉血之作用。
③利水收湿,强调内外合治
患者皮疹为多数密集型粟粒状的小丘疹,小水泡,搔抓后出现明显点状渗出,局部可出现糜烂皮损,浆液不断渗出,病变中心往往较重,而逐渐向周围蔓延,秦老认为湿毒夹热,蕴于肌肤,非一般利水收湿所能奏效的,当用利水收湿内外合治。内服常用茯苓皮、葫芦壳、苍术苦参、黑丑白丑等。外用黄连、炉甘石、老沉香、枯矾、东丹等,做成湿疹粉外扑收湿。
④杀虫止痒,倡用酒精方
湿疹给予患者最大的痛苦是剧烈的搔痒,湿疹剧烈的搔痒,以至出现皮损渗出,慢性期可见表面粗糙脱屑,或见皮肤增厚。秦老认为,湿热郁久而生虫,用中药斑毛,大枫子肉,土槿皮、苦参、蛇床子等药,用55%度的白酒浸一天,以取药酒,供皮肤局部搽用,以“直捣病巢”。该方止痒效果明显,用后不仅止痒,并使增厚的皮肤变薄,使粗糙皮肤变光滑,鳞屑样皮肤恢复正常。
相关参考
出处: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8期第4~5页摘要:自1990~1997年,治疗12例病人取得满意效果。治疗方法:特点主要是自拟蜣螂痿管丸方,炙蜣螂12g川黄连9g胡黄连9g煅龙骨牡蛎各30g炙刺猬
出处:1996年第8期第54~55页摘要:[b]1久病通络化瘀[/b]中医学无萎缩性胃炎病名,根据其痞闷、胀满、胃痛、纳呆、嗳气等临床表现,秦老认为可归属于“胃脘痛”的范畴。因该病反复发作,临证多见本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1992年第1期第1~2页摘要:秦师提出了“主取督脉,以治四肢疾病”的观点。[b]1、辨证正确,治疗精当[/b]辨证正确,配穴精当,是秦师疗病的特色,他认为:治病必须“辨证求因,审因
所谓“开四门”是以针刺脐周的四个穴位而命名,即中脘、天枢(双)、关元,采用温针灸,每次2~3壮。针刺深度以不穿透腹膜为度,隔日治疗一次。秦老每当治疗急慢性肠胃炎都选用这四个穴位,效果颇佳,中脘系胃之募
出处:中国针灸1989年第6期第16页摘要:震颤麻痹症又称巴金森氏病,症状以肌肉强直、震颤为主,在祖国医学中归属“肝风”、“内风”范畴。临床治疗本病30例,报道如下。[b]治疗方法[/b]取穴:四神聪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年第10期第19~20页摘要:周围性面瘫属中医“中络”、“口眼歪斜”、“口僻”等病证范畴。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初期有耳后疼痛,继而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流
出处:中医杂志1997年第7期第417页摘要:啃甲属嗜异症,常见于幼童到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小年儿童,表现为甲缘残缺不整,甚至指甲变形、变色、剥离,并伴有胃纳甚佳,喜食香辣,口干,便秘等症状。我们对本组
出处:中医杂志1991年4期216~217页摘要:秦亮甫善治杂病,其思路与方法,有独到之处,他据督脉之生理功能,结合现代医学,灵活应用于临床,是他治疗杂病的一大经验。[b]1、主取督脉以治脊柱病[/b
震颤麻痹症以肢体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为主要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本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多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发病,又称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氏综合症。治疗以左旋多巴替代疗法为主。虽可取得近期疗效,但不能阻
本病常表现为一侧面肌阵发性抽搐,治疗上颇为棘手,属难治性病症之一。症归“肝风内动”范畴,因风具有动摇的特性,常表现为面颊部肌肉抽搐。患者常痛苦不堪,且抽动经常与精神因素有关。本病的发生都与用脑、用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