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病症捏脊时表现不同 给孩子捏脊的好处

Posted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不同的病症捏脊时表现不同 给孩子捏脊的好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不同的病症捏脊时表现不同 给孩子捏脊的好处

2、小儿捏脊疗法

不同的病症捏脊时表现不同 给孩子捏脊的好处

捏脊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拔腰筋”,捏脊是家长经常给小孩做简单保健运动的一种。捏脊是家长通过连续不断的对小孩的腰脊位置进行捏拿。捏脊有助于孩子舒缓皮肤,舒筋活骨,还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孩腹泻,因为捏脊有利于帮助小孩促进消化。适度适量的给小孩进行捏脊,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给小孩强身健体。下面跟随小常识网了解一下吧!

捏脊的时候要让孩子趴在床上,也就是让孩子俯卧,然后家长把宝宝的衣服掀开,让孩子的背部¶出来,接下来就是家长实际操作的时刻了,家长要用到大拇指、食指、中指这三个手指,用这三个手指从腰部底从下往上捏起孩子的腰部皮肤,然后重复捻动,一般三到五分钟就好了。

在捏脊的时候操作的家长要十分注意哦,因为孩子的皮肤比较嫩,所以操作的家长要把手指甲剪了,还要在接触孩子皮肤前把手洗干净,同时还要注意孩子捏脊的室内温度,温度不要太低,以防止孩子着凉感冒。

单纯的捏脊可以促进孩子的消化和有助于孩子强身健体,如果在给孩子捏脊完成后,再配合一点对孩子穴位的按压,那么效果还会更好。

如何给孩子捏脊?

第一,我们大拇指的外侧,靠近手腕的那一侧,是我们的补脾经,操作的家长用自己的拇指指腹从上到下的反复轻柔摩擦孩子的补脾经,一般一次运动重复五百次比较有效果。

第二,家长用自己的手掌位置轻柔的按压孩子的腹部位置,注意在按压的时候千万不能太大力,只是按压孩子腹部的皮肤。

不同的病症,捏脊时表现不同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脊背是非常软的,皮一拎就能拎起来很高很高。但如果孩子有病症的情况下,脊背的皮肤表现会不同:

感冒时,孩子脊背上部分的皮发紧,皮没有那么容易捏起来,也说明这个地方阳气已经不通透了,我们捏的时候手下也会有明显的皮紧感。

食积时,孩子脊背中间部分的皮发紧,捏起来没那么容易,这个就是有食积的表现。

发烧时,捏孩子脊背上半段的时候会疼,一疼孩子就会哭,往往在一哭一闹汗就出来了,热就退了。

捏脊的其他需要注意事项:

一、不宜在孩子过饱或过饿时进行。

二、不宜过多进行,一般一天至多一次,一个星期到半个月一个疗程。

三、不宜睡前进行捏脊,以免阳气不能很好的收敛,不助睡眠。

四、不宜冬季捏脊,冬季是阳气内收的时节,捏脊导致阳气外泄,反而会更容易感冒。

小儿捏脊疗法

「概述」[br]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br]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是目前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br]「基本内容」[br]1、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如头面部症状明显(目红赤、痒涩羞明、鼻腔红赤、牙齿松动、牙龈溃烂、面黄肌瘦、唇红烦渴、面红烦急、惊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风府穴。捏拿完毕,再按肾俞穴。[br]2、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br]3、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br]4、施术时可根据脏腑辨证,在相应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挟提,以加强针对性治疗作用。如厌食提大肠俞、胃俞、脾俞;呕吐提胃俞、肝俞、膈俞;腹泻提大肠俞、脾俞、三焦俞;便秘提大肠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肾俞、照明俞、肺俞;尿频提膀肮俞、肾俞、肺俞;烦躁提肝俞、厥阴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阴俞;失眠提肾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统病症提肾俞、肺俞、风门等。[br]「操作方法」[br]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br]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上述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br]「适应证」[br]本疗法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为突出。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此外,也可作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br]「禁忌症」[br]脊拄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者,不可使用本疗法。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br]「注意事项」[br]1、本疗法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br]2、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手法宜轻柔。[br]3、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br]4、在应用此法时,可配合刺四缝、开四关、药物、针刺、敷脐等疗法,以提高疗效。[br]「按语」[br]捏脊疗法通过捏提等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由于督脉总督诸阳,背部足太阳膀胱第一侧线分布区又为脏腑背俞穴所在,“迫藏近背”,与脏腑密切相关,所以捏脊疗法在振奋阳气、调整脏腑功能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近年来的实验观察证实,捏脊能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加强小肠的吸收功能。

相关参考

小儿捏脊好处多 儿童保健

小儿捏脊疗法是中医按摩方法的一种,具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据唐山市中医医院儿科医生介绍,小儿捏脊主要针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厌食、积滞、消化不良、腹痛、腹

捏脊怎么用?《中医词典》n~o~p~q 捏脊

按摩方法名。又称捏癪。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3-5遍。为加强疗效,在挟提到与病情相关的背俞穴上时,可加重挟提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肘后

捏脊怎么用?《中医词典》n~o~p~q 捏脊

按摩方法名。又称捏癪。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3-5遍。为加强疗效,在挟提到与病情相关的背俞穴上时,可加重挟提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肘后

医学百科 中医改进的捏脊法——夹肌疗法

「夹肌疗法」是依据传统中医的捏脊法,有所改进,用器械操作替代手法捏脊,以中医理论「痛则不通」为指导,通过独特的治病工具——夹肌钳,强力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达到综合调理人体生理病理、治疗多种疾病的目的。

医学百科 捏脊治疗老年脾胃虚

脾胃虚弱并非指某一种疾病,而是指由于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的减退,常出现上述脾胃虚弱症状。捏脊疗法从属于中医的按摩术,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无需求助医生,家人便可为老年人

捏脊疗法能帮助老年病康复

捏脊疗法是传统养生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背部按摩法,通过对老人脊背捏、拿、揉、按等手法来进行康复治疗,具有疏通经络、补肾壮阳、延缓衰老的作用。对神经衰弱、腰背疼、高血压、哮喘、腹泻等老年病具有良好的康复

捏脊疗法能帮助老年病康复

捏脊疗法是传统养生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背部按摩法,通过对老人脊背捏、拿、揉、按等手法来进行康复治疗,具有疏通经络、补肾壮阳、延缓衰老的作用。对神经衰弱、腰背疼、高血压、哮喘、腹泻等老年病具有良好的康复

《中医名词词典》 捏脊(捏积)

多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等症。方法是使小儿俯卧固定,医生微屈两手食指,以两食指的前半对准两拇指捏起脊柱下端(尾抵部)正中两侧的皮肤,然后沿脊柱正中线向上移动,边提边捏,直至推进到脊柱上端(颈部)为一遍。

捏积怎么用?《中医词典》n~o~p~q 捏积

推拿方法名。即捏脊。因本法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之症而得名。参见捏脊条。

四期不同表现 脊髓灰质炎症状

宝宝在出生后都会打疫苗,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脊髓灰质炎是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这一疾病有一定的潜伏期,随后有三个发展阶段。1.潜伏期平均为7~14天,短者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