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正常骨髓象
Posted 《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篇首语: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正常骨髓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正常骨髓象
[i]『临床意义』[/i]1、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参考值为10——10*10[SB]9[/SB]/L。
(1)增多:见于骨髓增生时(如白血病、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
(2)减少:见于造血组织功能减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骨髓增生程度,分五级:
(1)增生极度活跃: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的比例为2:1,常见于各类白血病。
(2)增生明显活跃: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的比例为5:1——10:1,见于增生性贫血和各类白血病。
(3)增生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的比例为27:1,见于正常骨髓及某些贫血。
(4)增生减低: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的比例为90:1,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5)增生极度减低: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的比例为200:1,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取材不良。
3、粒细胞系统与有核红细胞的比例:参考值为2:1——5:1。
4、巨核细胞计数:参考值为单位面积(1.5*3cm),有7——35个巨核细胞。
(1)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脾功能亢进和大出血后。
(2)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骨髓检查怎么用?《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骨髓检查
[i]『标本采集』[/i]1、标本量:吸取骨髓液0.1—0.2ml为宜,过多则骨髓液易受到稀释,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2、涂片与染色:骨髓液吸出后,应尽快涂成膜片,膜片应能分出由厚到薄的头、体、尾三段,以便于检查,每次涂片四张以上,以备作其他染色之用,染色要求是有核细胞核、胞浆特点:清晰,分明。
[i]『临床意义』[/i]
1、骨髓是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血细胞的质和量的异常是血液病的重要病理变化,与其他很多疾病也有密切关系。因此,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查,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对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的观察不及预后估计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2、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对各型白血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恶性网状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高雪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尼曼一匹克氏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黑热病,疟疾等具有明确诊断的价值,而对急性与慢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感染与类白血病反应等则只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关参考
[i]『临床意义』[/i]一般在骨髓中细胞分类完成后,要对整个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中,要着重注意下列几点:一、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同“正常骨髓象的增生程度”。二、粒细胞系统与红细胞的比例:同“正常骨髓象的
[i]『标本采集』[/i]1、标本量:吸取骨髓液0.1—0.2ml为宜,过多则骨髓液易受到稀释,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正确性。2、涂片与染色:骨髓液吸出后,应尽快涂成膜片,膜片应能分出由厚到薄的头、体、尾
[i]『正常值范围』[/i]60~80g/L[i]『临床意义』[/i]增高:高渗性失水,多发性骨髓瘤,阿狄森病,某些急慢性感染所致高球蛋白血症等。减低:慢性肝病,肝硬变,慢性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
[i]『标本采集』[/i]新鲜血液或骨髓液涂片。[i]『正常值范围』[/i]阳性反应在胞浆内有灰色絮状沉淀,可分为灰黑色(弱阳性);单核细胞强阳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均为阴性。[i]『临床意义』[/i]
[i]『标本采集』[/i]新鲜血液或骨髓液涂片。[i]『正常值范围』[/i]阳性反应在胞浆内有灰色絮状沉淀,可分为灰黑色(弱阳性);单核细胞强阳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均为阴性。[i]『临床意义』[/i]
[i]『标本采集』[/i]新鲜骨髓液涂片。[i]『正常值范围』[/i]胞浆中有蓝色颗粒为阳性,根据颗粒的数目,大小和染色深浅以“+”号表示强弱。细胞外铁+——++(正常人);细胞内铁为30——90%,
[i]『标本采集』[/i]新鲜血液或骨髓液涂片。[i]『正常值范围』[/i]胞浆呈淡红色,无颗粒,为阴性反应。阳性颗粒是棕黄色至黑色,可按颗粒大小和多少及染色表示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浅黄(+),棕黄(
[i]『标本采集』[/i]新鲜血液或骨髓液制成江涂片。[i]『正常值范围』[/i]胞浆内无蓝绿色沉淀者为阴性反应,胞浆内出现蓝绿色沉淀为阳性反应。根据沉淀的多少分为“弱阳性”和“强阳性”。[i]『临床
[i]『标本采集』[/i]新鲜血液或骨髓液制成江涂片。[i]『正常值范围』[/i]胞浆内无蓝绿色沉淀者为阴性反应,胞浆内出现蓝绿色沉淀为阳性反应。根据沉淀的多少分为“弱阳性”和“强阳性”。[i]『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