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 睛生障翳第三
Posted 《幼幼新书》
篇首语: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幼幼新书》 睛生障翳第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幼幼新书》 睛生障翳第三
《巢氏病源》眼障翳候∶眼是腑脏之精华,肝之外候,而肝气通于眼也。小儿腑脏痰热,熏渍于肝,冲发于眼,初只热痛,热气蕴积,变生障翳。热气轻者,止生白翳结聚。小者如黍粟,大者如麻豆,随其轻重,轻者止生一翳,重者乃至两三翳也。若不生翳而生白障者,是疾重极,遍覆黑睛,满眼悉白则失明也。其障亦有轻重,轻者黑睛边微有白膜来侵黑睛,渐染散漫,若不急治,热势即重,满目并生白障也。张涣儿恣食甘酸,令目赤肿,甚即生翳,或青盲不见,宝童歌∶
热气熏肝眼必昏,病存轻重事须分。轻即赤疼多热泪,重生白翳色如银。赤脉 头成 肉,翳 睛白似浮云。洗肝散子频须服,障翳还收眼复明。
《千金翼》[b]真珠散[/b] 主目翳覆瞳。
光明朱砂(半两) 贝子(烧,五枚) 白鱼(炙,五枚) 干姜(半分)
研如粉,熟帛筛。仰卧,指甲挑少许敷眼中。
[b]七宝散[/b] 主翳久不愈。
琥珀 白真珠 珊瑚 马珂 紫贝 决明子 石胆(各一分) 朱砂 蕤仁(各二分)
筛极细,敷目中,日三。
《圣惠》[b]车前子散[/b] 治肝热生翳或血轮胀。
车前子 防风 人参 甘草(炙赤) 甘菊花 菥 子 青葙子(各一分) 栀子仁 黄连(各半两)
粗罗。一钱,水小盏,淡竹叶七片,煎五分,温服日三。
[b]黄芩散[/b] 治目翳,体热、心烦。
黄芩 决明 防风 川大黄(炒) 甘草(炙) 川升麻(各一分)
粗罗。一钱,水小盏,淡竹叶七片,煎五分,温服,日三。
治白翳[b]羚羊角散[/b]
羚羊角 川大黄(炒) 桑皮 真珠 甘菊花(各一分) 甘草(炙,半分)
细罗。温水调半钱,日三、四。更量。
[b]旋复花散[/b] 治儿生目即有赤膜漫睛。
旋复花 桑皮 羚羊角 赤芍药 玄参(各一分) 甘草(炙) 黄连(各半分)
粗罗。一钱,水小盏,竹叶七片,煎五分,温服,日三。
[b]兔肝丸[/b] 治赤。
兔肝(微炙) 栀子仁 黄连 蕤仁 羚羊角(各半两) 川升麻 决明子(各三分) 细辛(一分)
罗,炼蜜丸如绿豆。三岁下,汤研三丸。日三、四,量加。
退翳[b]青葙子丸[/b]
青葙子 马牙硝 蚺蛇胆 熊胆(各半两) 龙胆(半钱)
罗,炼蜜丸如绿豆。三岁下,汤研三丸。日三、四。量加。
点眼翳 肉。
龙脑 珊瑚 石决明 真珠
各一分,研如粉,白蜜一合,和。瓷器盛,不时点。
点眼黑翳覆瞳子。
空青 白矾(各一分) 贝齿(一枚)
研细。点翳上,日再。
[b]洗方[/b]
露蜂房一两,水二钱,煮五七沸,温洗。
《圣惠》治小儿眼有障翳[b]珊瑚散方[/b]
珊瑚(半两)
上细研如粉,每点时,取如黍米大,内在翳上。日再点之。
又方
马脑(半两)
上细研如粉,每用时,取如黍米大,点在翳上。
又方
楸叶(三两,嫩者)
上烂捣,以纸裹,更将泥重包,着猛火烧之,候泥干即取出,去泥,入水少许后取汁,以铜器盛,慢火渐渐熬之,令如稀饧即贮入瓷合中。每日一度,点一绿豆许。
《圣惠》又方
上用书中白鱼为末,点少许翳上,即愈。
《圣惠》又方
上用露蜂房一两,以水二盏,煮五七沸,去滓。温温洗之即瘥。
《博济方》治男子、妇人、小儿远年近日风毒瓦斯上攻,眼目昏暗、赤涩,瘀肉生疮,翳膜遮障不明,及久患偏正头疼,眼目渐细小及有夹脑风痛,多视黑花。但有此状,服药五日见效。 [b]羌活丸[/b]
羌活 川芎 天麻 旋复花 青橘皮(去瓤) 天南星(炮) 本(粗者 本,细者威灵仙,碎不用使。各一两)牵牛子(六两,杵,取二两末,余者不用,微焙干)
上件七味一处为末,后入牵牛子末和匀,取生姜自然汁,煮面和丸如桐子大。食后温酒、盐汤、米饮任下二十丸,日三服。小儿小丸,量度与服。不医内外障及暴赤眼。
《灵苑》治翳膜立效[b]洗肝散[/b]方。
白蒺黎(一两半,微炒,去角) 羌活 防风(去芦头。各半两) 甘草(一分,炙) 马牙硝(二两,细研)
上同为细末,每服二钱,用温热水调下,食后临卧时服。小儿及年少气实者,只用牙硝一味为末,每服一钱。小儿一字,熟水调下。若是暴翳,不过两服便落。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小儿肝脏壅热及眼生浮翳。[b]羌菊散[/b]方。
羌活 山栀子仁(炒) 防风(各一分) 甘草(一分半) 白蒺藜(炒,去尖) 菊花(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蜜汤调下。一日三服,食后。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肝脏壅热,眼生翳障。[b]决明丸方[/b]
决明子 车前子 菊花 川芎 宣连 当归(各一分) 大黄 子芩(各半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小绿豆大及麻子大。每服五岁七丸,七岁十丸,十岁十五丸,以意加减。并煎桑枝汤吞下,麦门冬熟水亦可。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小儿风热,疳气攻眼,亦痛、内外障眼。[b]四仁丸方[/b]
桃仁 杏仁(各四个,去皮尖) 蕤仁 郁李仁(各去皮尖) 芜荑(取肉,各五个) 北亭(如豌豆大一块) 海螵蛸(取末)
上七味于乳钵内生研极细,将绵绢滤过,后入白蜜半两,龙脑一字,真麝香少许,轻粉一字,再研极匀,点之。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肝热眼赤痛,凉膈退热去翳。[b]银白散[/b]方。
天花粉 连翘 甘草(炙) 川白药 白附子(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麦门冬、蜜、熟水调下,不拘时候。
钱乙附方[b]地黄散[/b] 治小儿心肝壅热,目赤肿痛,生赤脉或白膜遍睛,四边散漫者犹易治;若暴遮黑睛,多致失明,宜速用此方。亦治疮疹入眼。
木通 甘草(锉,炒。各一钱半) 黄连(去须) 大黄(去皮,取实者,锉,略炒) 防风(去芦头,焙) 羌活生犀(末) 蝉壳(去土) 木贼 谷精草 沙苑蒺藜 白蒺藜(各一钱) 生熟干地黄(切,焙,秤) 当归(去芦头,切,焙、秤。各一分) 元参(半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量大小加减。煎羊肝汤食后调下,日三夜一。忌口将息,亦治大人。
张涣[b]镇肝散[/b] 去痰热,退翳方。
胡黄连 栀子仁(各一两) 甘草(微炙) 马牙硝 青葙子(各半两)
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牛黄 真珠(末。各一分,研)
上件都拌匀,细研。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荆芥、薄荷各少许,煎四分,去滓。温服,食后。
《婴童宝鉴》治小儿眼中生翳,疼痛并暴赤眼方。
羌活 蝉壳 蛇蜕 防风 谷精草 菊花 木贼 甘草(炙) 大黄(煨) 山栀子仁 黄连 白蒺藜 沙苑蒺黎(各等分)
上件为末,每服半钱,熟水调下。
《刘氏家传》治大人、小儿远年近日内外障翳昏睛,并暴肿赤涩流泪,及胎风烂眩,退翳膜,消疹肉。[b]八仁丹[/b]方。
胆矾(洗去尘,研) 川黄连(去毛,末。各三钱) 乳香(通明者) 青盐(洗去尘) 黄丹(烧通赤) 真脑子(各一钱。研) 轻粉(三竹筒) 蝎梢(连芒,用七个,末之)
上都研极细匀,次用砂糖汁和丸梧桐子大。每一丸安瓷器中,百沸汤浸,以箸打散,澄取清水热洗眼,水冷则止。复以药水倾药滓器中,经一、二时再以汤底如前洗,凡一丸可五次用。忌一切动风、毒物并愁恼。
此方乃广鉴禅师传方。若目睛全者用之,必平复,极神妙。不见物者,复如旧,此僧用此医其妹见效。
《吉氏家传》治风翳满瞳人及风眼[b]羊肝散方[/b]
牛菜子(炒) 木通 蒺藜(炒,去角)
上三味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用羊肝汁调下。大小加减。
《吉氏家传》治眼中有白膜,旬日不开,宜服此方。
夜明砂(一两,炒烟出) 蟾(一个,分两处烧,半生半熟为度) 杏仁(一百粒,去皮尖,炒)
上件为末,收之。临用即旋以饭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米饮下。频以汤投之,看大小加减。
《吉氏家传》治热气盛,翳膜上睛,青盲兼恶眼疼痛方。
兔肝(一具) 栀子仁 黄芩(各二钱) 黄连 升麻 决明子(各三钱) 细辛(一分) 蕤仁(六分,研)
上件为末,蜜丸如绿豆大。一岁五丸,熟水下。
《吉氏家传》[b]威灵仙散[/b] 治小儿斑疮、雀目、眼生翳障遮瞒方。
威灵仙 仙灵脾 甘草(炙) 茯苓 子芩 青葙子 大青 芍药 大黄(蒸)
上等分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 猪胆二个,劈开掺药末在内,麻皮缠,米泔煮熟,放冷吃。
《吉氏家传》[b]蕤仁膏[/b] 点小儿翳方。
蕤仁(三十粒,去皮膜,出油) 硼砂(一块,如豆大) 牙硝( 过,一钱) 龙脑(少许)
上研匀细,乳汁调,瓷盒盛,逐时点眼。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小儿眼及障膜方。
滑石(半两) 川百药煎(一两) 青盐 轻粉(各一分)
上为末,用白汤调半钱,热洗眼。又服[b]楮实散[/b]方。
楮实子(二两) 荆芥(一两) 甘草(半两,炙)
上为末。每服一钱,好茶调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翳障眼[b]决明散方[/b]
石决明(火 ) 谷精草(各二钱) 苍术(三钱) 蝉蜕(七个)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用米泔水调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b]明目退翳方[/b]
蝉蜕 蝉花 防风 楮子 草决明(炒) 羌活 甘草(炙) 川芎(各半两) 蛇蜕 蚕纸(烧灰) 蒺藜子(去尖) 甘菊(各三钱)
上为细末。食后每服一钱,香熟水调下。
《圣惠》灸法∶凡小儿至春秋忽生白翳,遮瞳子,疼痛者,灸第九椎节上一壮,炷如小麦大。
中风第三怎么用?《幼幼新书》 中风第三
《巢氏病源》小儿中风候∶小儿血气未定,肌肤脆弱,若将养乖宜,寒温失度,腠理虚开,即为风所中也。凡中风皆从背诸脏俞入。若中心风,但得偃卧,不得倾侧,汗出唇赤。若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若唇或青、或白、或黄、或黑,此是心坏为水,面目亭亭时悚动,皆不复可治,五、六日而死。若肝中风,踞坐不得低头。若绕两目连额上色微有青,唇色青而面黄可治,急灸肝俞。若大青黑、面一黄一白者,是肝已伤,不可复治,数日而死。若脾中风,踞而腹满,身通黄,吐咸汁出者可治,急灸脾俞。若手足青者,不可复治也。若肾中风,踞而腰痛,视胁左右末有黄色如HT KT 大者可治,急灸肾俞。若齿黄赤、鬓发直,面上土色,不可治也。肺中风,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视目下,鼻上下两边下行至口,色白可治,急灸肺俞。若黄为肺已伤化为血,不可复治也。其人当要掇空,或自拈衣,如此数日而死。此五脏之中风也。其年长成童者,灸皆百壮,若五、六岁以下至于婴儿,灸者以意消息之。凡婴儿若中于风,则的成癫痫也。
茅先生有小儿中风候∶大热,牙关紧噤,狂躁。此候因热盛乘虚,被邪风吹着致此。所治者,急用夺命散(方见急慢惊风门中)与吐下风涎;方醒,次用匀气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醒脾散(有二方∶一方见胃气不和门,一方见慢脾风门中)相夹与服;三日内下镇心丸(方见一切惊门中)、朱砂膏(方见惊积门中)。第四日下青金丹(方见积聚门中)与通下风涎。再下匀气散、回阳散(方见夹惊伤寒门中)。醒脾安乐,常服镇心丸即愈。
张涣谨按∶小儿气血未定,腠理开疏,若将养乖宜,寒温失度,精神不守,外中风邪。令儿昏困不省,手足抽掣,乃名中风候也,最为紧急。若中风潮发,一向不省,乃名风痉病也。又邪气多中于心肺间,其状胸满短气、冒闷汗出,尤为大矣;及中风不语,口噤,口眼 斜、半身不随。
《婴童宝鉴》小儿五脏中风歌∶
小儿心脏中风时, 卧唇红汗透衣。但灸心俞三五壮,唇青黄白黑难医。目瞪此为心已坏,多应性命六朝期。肝风踞坐举头难,早灸肝俞病即安。细视眼连唇上色,青黄须道易医看。黑色只应旬日死,命归泉坏不能还。脾家若也中风邪,腹满身黄色似瓜。吐沫此时犹可治,手青足冷命还赊。腰疼目黑肾家风,两胁和柔病可攻。急救肾俞方得瘥,面黄痉发必归空。肺风 卧胸中满,短气心烦汗转多,鼻口两边纯色白,早须医治得安和。
又云∶寻缝面黄人岂在,只尺旬中入逝波。惟有肺俞堪救疗,后人学人细寻歌。
《本草》治小儿中风,项强背起。
衣鱼于项背上摩之。
《金匮要略》[b]续命汤[/b]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 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汤同。兼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去皮) 当归 人参 石膏(碎) 干姜 甘草(炙。各二两) 芎 (一两)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杌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洪肿。儿小量度与之。范汪云∶是仲景方,欠两味。
《千金》[b]增损续命汤[/b] 治小儿卒中风、恶毒及久风,四肢角弓,反张不随;并 HT 僻不能行步方。
麻黄(去根节) 甘草(炙) 桂心(各一两) 芎 葛根 升麻 当归 独活(各十八铢) 人参 黄芩 石膏(各半两) 杏仁(二十枚,汤浸、去皮尖)
上十二味 咀,以水六升煮麻黄,去上沫,乃纳诸药,煮取一升二合。三岁儿分四服,一日令尽,少取汗,得汗以粉粉之。
《千金》治少小中风,脉浮、发热、自汗出、项强、鼻鸣、干呕。[b]桂枝汤方[/b]
桂心 甘草(炙) 芍药 生姜(各一两) 大枣(四枚)
上五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服。此方与伤寒篇中各方相重,然用各异。
《千金》治少小新生中风。[b]二物驴毛散[/b]
驴毛(一把,取背前交脊上会中,拽取如子拇指大一把) 麝香(二豆大。《圣惠》用一分)
上以乳汁和铜器中,微火煎,令焦熟出,末之。小儿不能饮,以乳汁和之,苇筒贮,泻着咽中,然后饮乳,令入腹。
《千金》治少小中风,状如欲绝汤方∶
大黄 牡蛎 龙骨 栝蒌根 甘草(炙) 桂心(各十二铢) 赤石脂 寒水石(各六铢)
上八味 咀,以水一升,内药重半两,煮再沸,绞去滓。半岁儿服如一鸡子壳,大儿尽服。入口中即愈;汗出粉之。药无毒,可服,日二。热加大黄,不汗加麻黄。无寒水石,朴硝代之。
《千金》治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掣。五物[b]甘草生摩膏方[/b]
甘草(炙) 防风(各一两) 雷丸(二两半) 白术(炮) 桔梗(各二十铢)
上 咀,以不中水猪肪一斤煎为膏,以煎药,微火上煎之。消息视稠浊膏成,去滓,取如弹丸大一枚,炙手以摩儿百过。寒者更热,热者更寒。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
《千金》治大人、小儿中风发热。[b]大戟洗汤方[/b]
大戟 苦参
上二味等分,末之,以药半升,白酢浆一斗,煮三沸,适寒温洗之。从上下寒乃止,立瘥。小儿三指撮,浆水四升煮,洗之。
《仙人水鉴》∶子生七日以后,半月以前,手脚抽动者,庸医皆云是天 风,此即误儿性命。又云客忤,此是在母胎中,骨节及毛孔中邪风,生后四肢被外风所干,致有此疾。根源在胎,为骨节风,是阴阳不正之气所干。
儿子生后,不为天 风,治之神妙,莫越此门。又云有孕之后,父母交通,恶气形胎,所以此疾。余治之法,曾验千余家,一一皆应,非志士勿可妄传,号曰[b]水银膏[/b]
水银(一大两,以青竹筒子贮之,从十二月腊日下厕中,铅为盖,密封闭,勿令秽污入内;五月五日取出,其银并飞上铅盖上如霜雪,取下,即入诸药) 青黛 黄蜀葵花(各一分) 牙硝(三分) 胡黄连(末,六分)
上研铅霜令极细,取白羊骨中髓,丸之如绿豆大。以水研一丸灌之,立效。
《仙人水鉴》∶孩子手脚搐挽,号为骨节风,俗呼为天 ,已在前说。手与足其理不同,今后重明,以救生命。
脚搐手不搐者,宜使此方。
竹沥和黄连,更入一铢铅(黄丹是)。熬令充作散,涂足不抽牵。
上缘孩子未及百日,骨节未开,宜作此治之。切不得灸也,灸即火气攻心,其风难得可除,根据此万不失一也。
《外台》∶《千金》排风汤 主大人小儿诸毒风气、邪风所中,口噤闷绝、不识人;身体疼烦,面目暴肿、手足肿方。
犀角(末) 羚羊角(末) 贝齿(末) 升麻(末)
上四味各一两,和匀,以药四方寸匕、水二升半煮取一升,去滓。服五合,煞药者,以意增之。若肿,和鸡子敷上,日三。老小以意,亦可多合用之,深师同。
《圣惠》治小儿中风,筋脉拘急、项强、腰背硬、手足搐搦,发歇不定。[b]羚羊角散方[/b]
羚羊角(屑) 防风(去芦头) 麻黄(去根节) 黄芩 桂心 细辛 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半两) 羌活(三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一两沸。温服。量儿大小加减,频服,汗出效。
《圣惠》治小儿中急风,口眼俱搐,腰背强直,手足拘急。[b]牛黄散方[/b]
牛黄(三分,细研) 天南星(一分,生使) 麝香(细研) 腻粉(研入。各一钱) 桑螵蛸(三分,微炒) 干蝎(半生用,半微炒) 白花蛇(腰已前者,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各一两半)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以温酒调下一字。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中风,四肢拘急、心神闷乱、腰背强硬。[b]天南星丸方[/b]
天南星(炮裂) 腻粉(研入) 牛黄 麝香(并研细。各一分) 白附子(炮裂)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 麻黄(去根节) 槐子(炒) 防风(去芦头) 朱砂(细研,水飞过) 犀角屑(各半两) 五灵脂 干蝎(微炒。各一两) 金银箔(各三十片)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用醋一大盏,入药末一半,以慢火熬成膏,次入余药末,和丸如绿豆大。一岁一丸,二岁二丸,三、五岁至三丸。以温酒下,日三、四服。
《圣惠》治小儿中风,口眼偏斜,筋脉拘急及胎中疾病。[b]朱砂丸方[/b]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干蝎(微炒) 牛黄 麝香(各细研) 天麻 白附子(炮裂) 白僵蚕(微炒)干姜(炮裂,锉,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用软粳米饭和丸如黍子大。每服以乳汁化下三丸,日三服。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中风,手足搐搦及惊风。[b]牛黄丸方[/b]
牛黄(细研) 干蝎(微炒) 防风(去芦头) 麝香 铅霜(各细研) 南星(炮裂。各一分) 犀角屑 天麻 天竺黄(细研) 白附子(炮) 乌蛇肉(炙令黄) 朱砂(细研,水飞过。各半两) 腻粉(一钱)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用温薄荷酒研下三丸,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中风,口眼牵急。[b]朱砂丸方[/b]
朱砂(细研,水飞过) (去足,微炒) 白僵蚕(微炒) 天南星(炮裂。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一岁一丸,以薄荷汤下。
《圣惠》治小儿中破伤风。[b]没心草散方[/b]
没心草(半两) 白附子(一分,炮裂)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薄荷酒调下一字,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汗出中风,身体拘急,壮热苦啼。[b]丹参散方[/b]
丹参(半两) 鼠粪(三、七枚,微炒)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浆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中风,吐涎。[b]郁金散方[/b]
郁金(末,半两) 腻粉(一钱) 巴豆(十二颗,以小便浸一宿,去皮出油,研如膏)
上件药都研令匀。每服,以橘皮汤调下一字,吐涎出即效。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太医局和师[b]牛黄丸[/b] 治大人小儿卒暴中风,眩晕倒仆,精神昏塞,不省人事,牙关紧急,目睛直视,胸膈、喉中痰涎壅塞,及诸痫潮发,手足螈 ,口眼相引,项背项直,并皆治之。
牛黄 麝香 轻粉 粉霜(并细研。各半两) 金箔(为衣) 银箔(研。各一百片) 雄黄 辰砂 石碌(并研,水飞) 蛇黄 磁石 石燕子(并火烧,醋淬九次,细研。各一两)
上件都研匀细,用酒煮面糊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煎薄荷酒磨下。老人可服半丸,小儿十岁以下分为四服,蜜水磨下。四岁以下分为五服,未满一岁可分七服。如牙关紧急,以物斡开灌之。
谭氏方 治小儿国中风,瘫缓一日内。
胆矾细研如面。每使一字许,用温醋汤下。立吐出涎,渐轻。
谭氏方 治小儿中风,牙关不开。
天南星一个煨熟,纸裹封角未要透气,于细处剪鸡头大一窍子,透气于鼻孔中,牙关立开。
《养生必用》[b]续命汤[/b]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 不知痛处,拘急不得转侧,妇人产后去血,老人、小儿并可服。(风痱身无痛处,四肢不收,言不变、智不乱,有知可治。)
麻黄(去节,三两) 桂(去尽皮) 当归(切) 人参(去芦) 石膏 干姜 甘草(炙。各二两) 芎 白芍药(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麸炒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取七厘清汁温服,日三,忌如常,春中覆取微汗。
《婴孺》治少小风邪,言语错乱、不知人。[b]鸱头酒方[/b]
鸱头(一个) 秦艽 丹参 石南草 独活 防己 细辛(以上各四分) 芍药(八分)
上切,入绢袋,清酒五升浸之,随时日数服半合,日三服。
《婴孺》治小儿卒肩息,上气不得安,恶风入肺。[b]麻黄汤方[/b]
麻黄(四两,去节) 桂心(五分)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两,洗) 生姜(四分)
上以水五升,煮三升。百日儿半合,二百日儿一合。以次量大小与之,日进三服。
《婴孺》[b]增损续命汤[/b] 治小儿卒中风欲绝。[b]长石汤方[/b]
大黄 麻黄(去节) 滑石 长理石 石膏(绵包,碎。各四分) 防风 牡蛎( 赤) 栝蒌 甘草(炙) 赤石脂 桂心(各二分) 龙骨 白石脂 寒水石(各一分,无寒水石以朴硝代之亦可)
上为末,以水一升,用末三钱重,煮二沸,去滓。三岁儿服一鸡子许令尽,大儿尽服,入口则愈;汗出粉之,日进三服。热加大黄,不得汗加麻黄。
《婴孺》治少小中风,脉浮发热,汗不出头,鼻鸣干呕。[b]生姜汤方[/b]
生姜 甘草(炙) 芍药(各一两) 桂心(三两) 枣(十个,去核)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为三服。自汗出者,加附子一个小者;如渴,去桂枝,加栝蒌半两;痢作去芍药、加干姜三分、附子小者一个炮;心下悸去芍药加茯苓三两;表虚里实,去桂加胶饴二两。
《婴孺》治少小中风,往来寒热,胸胁满,嘿嘿烦心,喜呕,不欲食。[b]黄芩汤[/b]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半夏(洗) 干姜(各一两) 柴胡(三两) 枣(十个,去核)
上切,以水三升煮一升,为三服。烦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子半个、当归二两、龙骨二两、栝蒌根二两;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一两、茯苓二两;表证不解者去人参,加桂心二两,微发汗;得病七八日不解,结热在内,往来寒热者,加黄连二两、芒硝半两为常法。大良。
《婴孺》治小儿汗出中风,一日之时,儿头顶腰背热,二日即腹热,手足不举。[b]景天散[/b]
景天 丹砂(各二分) 麻黄(去节) 白术(各一分)
上为末。浆水服一刀圭,日进三服,立已。
张涣[b]麻黄汤[/b] 治小儿中风,祛风,爽精神。
麻黄 防风 细辛 黄芩(各一两) 羌活(半两) 甘草(一分,微炙) 大川附子(一枚,重半两,微炮,去皮脐)
上件为粗末。每服一大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薄荷两叶,煎五分,去滓,稍热,时时灌之。
张涣[b]螵蛸散[/b] 治小儿中风痰盛。
桑螵蛸(微炒) 天麻(各一两) 天南星(微炮) 白僵蚕 干全蝎(并微炒。各一分)
以上捣,罗为末。次用∶腻粉 牛黄 麝香(并细研,各一钱)
上件同拌匀,再细研。每服一字至半钱,温酒调下,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b]白花蛇散[/b] 治小儿中风,啼声不出,及心肺中风,尤宜服之。
白花蛇(腰以上者,酒浸,去皮骨,炙令黄) 桂心 人参(去芦头) 羚羊角(屑) 菖蒲(一寸九节者。各一两) 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
上件为细末。每服一字至半钱,点麝香、荆芥汤调下,并服。
张涣[b]槐子煎[/b] 治小儿中风不省。
防风 白附子 槐子(微炒) 僵蚕(微炒。各一两) 麻黄(去根节,秤) 干姜 半夏(汤洗七遍。各半两)
以上捣,罗为细末,用好醋两大盏,慢火熬成膏。次用∶
牛黄 麝香(各一分,研)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 金箔(二十片,研)
上件都拌匀,和成膏,丸如绿豆大。每服五粒,温酒下,量儿大小加减。若牙关紧急,即化破灌之。
张涣[b]比圣丹[/b] 治小儿心、肺中风,并宜服之。
干全蝎(一两,微炒) 天南星(生用) 羌活 白附子(各半两) 川附子(一枚,重半两,炮,去皮脐)
上件捣,罗为细末,入腻粉一钱研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五粒至七粒,煎荆芥汤下。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保生信效方》[b]回生丸[/b] 主伤寒八、九日汗不出,及日数多沉重,精神不与人相当,汗欲出不出危殆者;又主伤寒坏病,手足筋挛,筋受寒邪而厥冷,及高年人虚劳烦喘;妇人经水不匀,气血虚劣;又主破伤风,痰嗽,肺痿,盗汗,寒热,身痛,小儿郁瞀,昏迷螈 ,各宜汗者。
麻黄(去根节,秤) 桑根白皮(一斤,锉,须土下者,自采为佳) 续随子(四两) 白药子(三两,为粗末)
以上四味,用河水五石先浸一宿,于大釜器中旋旋添浸药,慢火熬,以麻黄心黑、水只有二三斗为度;取出滓,用来生绢袋泸过,再入银、石器或砂器内熬成膏。
没药(研) 透明乳香(水中坐乳钵研之) 桔梗 白芷 钟乳(研五日,极细入内) 当归(去芦头,汤急洗过,切,焙干。秤各二两) 人参 木香(各半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 沉香(一两) 苦参(六两)
上十一味为末, 研匀细,以麻黄膏和丸如弹子大,须腊月合。每服一丸,百沸汤半盏化下,觉怔忪肉汗出是效。小儿量与。常以零陵香、白芷为末养此药。(百沸汤,乃火上煎百沸也。)
《聚宝方》[b]狐胆丸[/b] 治大人小儿中风,神效。
浮萍草(紫背者,七月十五日采取,不计多少,阴干) 雄狐胆(十二月收,阴干)
上将浮萍草一味为末,用胆汁丸芥子大。每服大人、小儿三丸,金银薄荷汤下,不计时候服。
《圣惠》灸法∶小儿身强,角弓反张,灸鼻上入发际三分三壮。次灸大椎下节间三壮。壮如小麦大。
《婴童宝鉴》灸法∶小儿五脏中风,各随脏灸本俞。心风灸心俞,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半。肺风灸肺俞,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肝风灸肝俞,第九椎下两旁各一寸半。脾风灸脾俞,第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肾风灸肾俞,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相关参考
《巢氏病源》小儿目盲候∶眼无障翳而不见物谓之盲。此由小儿脏内有停饮而无热,但有饮水积渍于肝也。目是五脏之精华,肝之外候也,肝气通于目,为停饮所渍,脏气不宣和,精华不明审,故不赤痛亦无障翳而不见物,故名
《颅囟经》野灶丹从背脊起。上用柔香茸、蒴、赤小豆末涂之立瘥。
《颅囟经》野灶丹从背脊起。上用柔香茸、蒴、赤小豆末涂之立瘥。
《千金》治口干方。上羊脂若猪脂鸡子大,擘之,内半升酢中渍一宿,绞取汁含之。《千金》治口干,除热下气方。石膏(五合,研)蜜(二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石膏取二升,内蜜,煮取二升,去滓。含如枣核大,咽汁尽
《千金》治口干方。上羊脂若猪脂鸡子大,擘之,内半升酢中渍一宿,绞取汁含之。《千金》治口干,除热下气方。石膏(五合,研)蜜(二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石膏取二升,内蜜,煮取二升,去滓。含如枣核大,咽汁尽
《巢氏病源》小儿哕候∶小儿哕,由哺乳冷,冷气入胃,与胃气相逆,冷折胃气不通,则令哕也。《千金翼》论∶胃中虚冷,其人不能食者,饮水即哕。《千金》治小儿哕方。生姜汁牛乳(各五合)上二味煎取五合,分为二服。
《巢氏病源》小儿中风候∶小儿血气未定,肌肤脆弱,若将养乖宜,寒温失度,腠理虚开,即为风所中也。凡中风皆从背诸脏俞入。若中心风,但得偃卧,不得倾侧,汗出唇赤。若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若唇或青、或白、或黄
《千金》[b]五香枳实汤[/b]治小儿着风热,坚如麻豆粒,疮痒搔之,皮剥汁出,或遍身头面年年常发者方。青木香(九铢)麝香(六铢)鸡舌香熏陆香沉香防风秦艽漏芦(各半两)枳实(一两半)麻黄升麻黄芩白蔹(各
《圣惠》论∶夫小儿慢惊风者,由乳哺不调,脏腑壅滞,内有积热,为风邪所伤,入舍于心之所致也。其候∶乍静乍发,心神不安,呕吐痰涎,身体壮热,筋脉不利,睡卧多惊,风热不除,变化非一,进退不定,荏苒经时,故名
(亦名白痢)《巢氏病源》小儿冷痢候∶小儿肠胃虚,或解脱遇冷,或饮食伤冷,冷气入于肠胃而痢,其色白,是为冷痢也。冷甚,则痢青也。汉东王先生《家宝》泻痢病证并方∶婴孩、小儿春伤于风,因衣暖解脱,为风冷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