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都是祸害
Posted
篇首语: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外来物种都是祸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银黑狐!北京现身“基因突变”外来物种,放生或导致局地物种灭绝
外来物种都是祸害
对于外来物种,现在网络上是人人喊打,甚至一些随意放生外来物种、导致生态被破坏的放生者,也跟着备受指责。
确实,像罗非鱼、鳄雀鳝、巨骨舌鱼这些外来鱼种,在我国江河里已造成不小的生态破坏,长江君也多次科普。
不过,万事无绝对,比如四川一位网友,在当地水库里发现一种“新型怪鱼”,显然是一种外来物种...
然而没想到,这种“新鱼种”没有引发关于生态的担忧,反而让许多人(尤其是钓鱼爱好者)欣喜不已。
这是什么怪鱼?
四川网友,山上水库钓鱼,竟钓起一种从未见过的“麻壳怪鱼”!
大嘴凸眼,鱼身粗壮,鳞片退化成粗糙皮壮——很显然,这并非任何一种四川地区可见的本土鱼,应该是一种外来物种。
四川地区的外来物种,这些年来也是不少,比如罗非鱼、太阳鱼、清道夫等等,常常有当地网友抱怨这些“外来户”破坏本地生态。
然而,这条看起来颇为凶猛的外来物种“怪鱼”,被这位钓鱼人发到网上之后,不仅没有引起担忧,甚至其受到许多当地钓鱼人的“欢迎”,纷纷询问这处水库在哪里,是否还能钓上这种“怪鱼”...
原来,这是一条学名叫云斑沙塘鳢的外来物种,俗称“笋壳鱼”、麻壳鱼——它虽然是外来物种,但因为肉质极为细嫩鲜美,在国内极受欢迎!
都有哪些地方有这种“麻壳鱼”入侵?
应该说,这种看起来不大起眼的“怪鱼”,在全国各地都有出没:整个长江流域,以及黄河以北,都有它们的身影!
不过,根据长江君的观察,较多、较大麻壳鱼出没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广东、福建、海南),以及西南的四川、广西,还有云南的一些江河里。
这主要这些地区的跟气候、水质有关。
麻壳鱼(即笋壳鱼、云斑沙塘鳢),是一种对气温较为敏感的鱼,适应温度在25°左右,东南和西南地区,都属于我国相对气候更温和的区域,较为适宜麻壳鱼生长繁殖。
比如在珠江里,就经常有人钓获、捕获麻壳鱼,其中不乏有人碰到半斤甚至1-2斤的“巨型麻壳鱼”...
珠江里的笋壳鱼
对于麻壳鱼的入侵,一些钓鱼爱好者的信息和“欢迎”,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种鱼肉质细嫩鲜美,且可以丰富钓鱼人的垂钓体验。
然而从生态角度来看,麻壳鱼在我国江河的出现,真的不会破坏生态吗?
而随着它们的繁衍生息,种群规模越来越大,麻壳鱼最后会不会也跟罗非鱼、清道夫一样,成为一种“生态祸害”?
各地江河都有笋壳鱼的身影
这种考量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不管怎么说,麻壳鱼也是一种掠食性鱼种。
不过,至少到目前为止,从长江君收集到的信息来看,笋壳鱼入侵、繁衍,暂时未对我们各地的江河生态系统造成明显影响。
这一方面是因为笋壳鱼虽然是掠食鱼,但其习性跟本土的鲶鱼、黄颡鱼等相似,并不过分“凶猛”,并且,笋壳鱼作为一种可食用鱼种,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背景下,确实很难“泛滥成灾”。
而从另一方面讲,长江君认为,这也是因为如今各地江河生态系统,经过过去几十年的滥捕、过度开发,早就千疮百孔,许多野生鱼、水族陆续消失,导致大量生态位空出。
而笋壳鱼的出现,并未挤占其他本土野生鱼的生存空间,只不过是占据了原本就空白的生态位,某种意义上,还是对我国江河生态的一种修复和补充...
当然,笋壳鱼的生态影响具体如何,依然需多要信息判断,和专业的科研调查才能定论。
网友们,你们家乡的河流、湖泊中,有这种新物种出现吗?数量多不多,有无对当地生态造成影响?
银黑狐!北京现身“基因突变”外来物种,放生或导致局地物种灭绝
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我国正在努力地改造生态环境,我国的努力也已经换回了不错的“成果”,绿水青山,鸟语花香,包括一些极其罕见的野生动植物,也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生态系统正迸发出勃勃生机。
当然,光保护是不够的,还需要阻止外来物种,因为一种强劲的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让局部地区的本土物种灭绝,导致来之不易的生态系统走向崩溃,例如入侵我国南方12省的红火蚁,已对本地蚂蚁造成了重大影响,还有成功入侵多地的小龙虾,破坏了原有的生物链。
近些年来随着“宠物潮”的兴起,很多人就是不听劝阻,依然我行我素从国外邮寄“非本土动植物”,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当前来之不易的生态系统,还好,我国海关非常给力,将邮寄的“外来物种”一一拒之门外,例如今年5月截获8只日本大锹甲。
然而就在近日,一只银黑狐现身北京门头沟区禅涧路一带,很多网友表示,看到过白狐狸,也看到过红狐狸,但是银黑色的狐狸还是首次看到,最有趣的是它的尾巴尖上还有一撮白毛,颜色整体看起来非常的漂亮。
人们首次看到银黑狐,这也很正常,因为我国本土根本上就没有银黑狐这种物种,如果出现银黑狐,那一定是外来物种,的确,银黑狐起源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东部这两个地区,但它并不是自然演化出来的品种。
既然不是自然演化出来的,那是怎么来的呢?是赤狐发生“基因突变”后而来的品种,赤狐就是红狐狸,一种毛色非常漂亮的狐狸,赤狐体长60~75厘米,肩高约40厘米,最大体重可以达到10公斤左右,红狐狸分布广泛,欧洲、北美洲,亚洲都有栖息地。
由于银黑狐毛皮极其漂亮,在上个世纪初期,商人们从中看到了商机,做成狐裘,肯定能卖一个好价钱,于是开始人工养殖银黑狐,经过100多年的人工养殖,银黑狐的兽性褪去了不少,成为了人们养殖珍贵毛皮动物的主要品种之一。
出现在我国北京门头沟区禅涧路的银黑狐就是一种“基因突变”的外来物种,从照片上看去,这只银黑狐模样、体长和肩高都和成年赤狐比较接近,唯一不同的就是毛色,嘴巴、耳朵、尾巴和4肢为黑毛,头部、躯干为银色毛。
这只银黑狐看到了人和车也不怕,反而是向人走来,一方面说明它很饿,希望人能够给它提供一些食物,当有人给它扔了一片面包后,叼起面包就跑了,另方面说明,这只银黑狐之前应该是在人工饲养,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放生回大自然。
这并不是我国第1次发现银黑狐,在2020年7月,有人在青岛崂山劈石口看到了银黑狐,狐狸腿受伤了,在原地走来走去,应该是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今年10月,媒体也报道过北京门头沟至少现身3只银黑狐。
向野外放生银黑狐并不是件好事,反而是坏事,这里主要有三个原因,第1个原因是,银黑狐不是本地物种,一定是有人把它当做宠物来饲养,可能由于某些原因,银黑狐被放生到野外,但是它已经习惯了人工饲养,在野外并没有生存能力。
而现身在北京门头沟区禅涧路的银黑狐明显就是在向人来讨食物,这说明这只银黑狐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现正在渐入深冬,加上正在加强之中的拉尼娜现象,今年冬季气候可能会更加残酷,食物会更少,更不利于银黑狐生存下去。
另一个原因是银黑狐是“基因突变”物种,放生之后,很有可能会跟本地的狐狸杂交,从而对本地狐狸的基因纯度造成污染,银黑狐属于是基因不稳定的品种,也有可能导致他们后代再次出现“基因突变”,基因更加不稳定了。
第3个原因是,银黑狐的基因不稳定还会导致本地狐狸群体免疫力下降,万一狐狸群体遭遇了一种可怕的病毒,那么有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种群灭绝,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北京现身银黑狐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是件坏事,因为银黑狐一是“基因突变”外来物种,二是,银黑狐或导致局部地区物种灭绝,所以,银黑狐还是不要放生,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于那些不属于本土的物种,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相关参考
萨摩耶去玩掉进了坑里,除开脸全身上下都脏透了,仿佛发生变化个外来物种!
针对养动物的我们而言,都是有个很繁琐的事儿要应对,便是给他们冲澡吧!有的小宠物不害怕水的还行,如果碰到那类遇到一点水会担心的小宠物,那洗一次澡就跟打架斗殴一样,在所难免受伤吧!因此假如不愿意洗的过频得...
...决定求助森林公安。民警通过图谱对比,确认黑池龟属于外来物种,并没有列入我国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但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Ι中的保护物种,在我国等同于国家一级野生保
“吃藕!不是玩梗的那个!是真的会吃藕,还专挑好料的啃!”这几年来,松江叶榭镇兴达村的莲藕种植户蒋先生的头发几乎要白了一半,不是藕的收成不好,也不是卖不出去,而是海狸鼠总来捣乱。春季啃食藕芽影响出苗,收...
食蚊鱼行动敏捷,生性好动,而且非常凶猛,它不光吃蚊子和它的幼虫,它还会吃水里的其他昆虫,鱼卵,青蛙卵等其他动物的卵,甚至还会吃小鱼,比它体型大几倍的鱼类也难逃一劫。在我国的华南部分地区,青鳉鱼和青蛙还...
...本地人兴趣不大,就抛弃到田野中,形成物种入侵。关于外来物种入侵,很多人都有疑问,有的听起来能吃的物种,靠吃能不能解决问题?又该如何防止生物入侵呢?什么是外来物种入
安徽安庆动物园被曝有九斤重大老鼠近日,有博主发布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公园游记,称在公园内的安庆市动物园参观时,发现动物园的两爬海洋馆立了一块告示牌介绍“新到动物”——其中一种动物是九斤重大老鼠。博主对大老...
作为宠物引入我国,被人放生后没有天敌,如今成灾祸被列入黑名单
外来物种一直是每年的热门话题,毕竟很多外来物种都很危险,若是引进之后处理不当,很容易对本土的生态环境造成无法预估的影响,甚至会对本土环境带来灭顶之灾。然而很多人却对这些外来物种的认知不够,粗放养殖这些...
...或丢失而进入自然界,将极易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要想防范这些可能造成巨大危害的外来物种,最好的办法就是拒之于国门之外。近两年,金陵海关加大了对外来物种的防控力度,在邮递渠道截获了多种来...
...或丢失而进入自然界,将极易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要想防范这些可能造成巨大危害的外来物种,最好的办法就是拒之于国门之外。近两年,金陵海关加大了对外来物种的防控力度,在邮递渠道截获了多种来...
...在黄河湿地的鳄鱼……近段时间,郑州连续发生了多起涉外来物种事件。林业局野生动物救护专家认为,这些外来物种很可能是被市民当成宠物非法饲养后弃养或看护不当逃跑的。这些外来物种,不仅会影响本地的生态平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