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LiLingShi)

Posted 铁路

篇首语:知识比金子宝贵,因为金子买不到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醴陵市(LiLingShi)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醴陵市(LiLingShi)

湖南省县级市,中国著名釉下彩瓷首创与集中产区,湖南省双季稻最早种植推广区和铁路最早行经地,渌水中上游的湘东门户。面积2157平方公里,人口95.71万。市北有醴泉,东汉置县,隋废入长沙县,唐复置,元升州,明复改县,1985年改醴陵市,属株洲市管辖。1988年改为省直辖行政单位。市境位于丘陵河谷盆地,除发展油茶、竹、木外,历来以生产水稻为主。迄今已有900余年的双季稻栽培史。占稻田面积90%以上,商品率高。年出栏肉猪约10万头。此外产柑橘、茶叶、辣椒等。自株洲经醴陵老关到萍乡的株萍铁路于1905年通车,是湖南境内修建最早的铁路。以后发展成浙赣铁路,接通京广和湘黔等铁路干线,并有浏醴和澧茶两铁路交会于此。渌水自境内可以通航湘江,水陆交通方便。瓷土矿丰富,其中王仙马颈坳瓷土矿是中国储量最大的露天采区。由于境内产煤,并邻近江西萍乡煤矿,瓷业生产历史悠久,发展条件优越。粗瓷业始于清雍正年间,细瓷创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并在继承岳州窑和长沙窑传统釉下青花的基础上,首创釉下五彩花瓷瓶,20世纪初已驰名中外。50年代和70年代后期以来,醴陵瓷业几经革新。日用瓷中首推釉下五彩瓷器,具有“明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的品质和明净简洁、淡雅清新的艺术风格以及无铅毒、耐酸碱,画面不脱落等特点,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精华”。日用陶瓷总产量及出口瓷数量分别占湖南省的35.2%和40.82%,是中国八大陶瓷产区之一。

相关参考

醴陵市的历史沿革

醴陵市醴陵:东汉初置县,隋废,唐初复置,《名胜志》称:“县北有陵(姜岭),陵下有井,涌泉如醴(甜酒),因以名县”。醴陵古属扬越之地。夏禹时属荆州。春秋战国时属楚黔中郡。秦属长沙郡临湘县。西汉时属长沙国

醴陵市的历史沿革

醴陵市醴陵:东汉初置县,隋废,唐初复置,《名胜志》称:“县北有陵(姜岭),陵下有井,涌泉如醴(甜酒),因以名县”。醴陵古属扬越之地。夏禹时属荆州。春秋战国时属楚黔中郡。秦属长沙郡临湘县。西汉时属长沙国

醴陵市(Liling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3.5°,北纬27.6°,在湖南省东部,与江西为邻。据《古今图书集成》:东汉析湖南地置醴陵。据《湖南地理志》:以县北醴泉得名。据《史记》:“汉高后四年,封越以醴陵国为食邑。”以故国名县。1

醴陵市(Liling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3.5°,北纬27.6°,在湖南省东部,与江西为邻。据《古今图书集成》:东汉析湖南地置醴陵。据《湖南地理志》:以县北醴泉得名。据《史记》:“汉高后四年,封越以醴陵国为食邑。”以故国名县。1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属楚国黔中郡。秦朝时属长沙郡临湘县。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属长沙国临湘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相刘越为醴陵侯。食邑600户,并建侯城于转步古城村。东汉初,从临湘县划出一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属楚国黔中郡。秦朝时属长沙郡临湘县。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属长沙国临湘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相刘越为醴陵侯。食邑600户,并建侯城于转步古城村。东汉初,从临湘县划出一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西山街道的历史沿革

1985年设西山街道。地处西山北麓,故名。1996年,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1.04万,办事处驻西山,辖桥南、南门、碧山、书院、仙源桥、石门口、潘家冲7个居委会。2004年辖南门、碧山、书院、财源塔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西山街道的历史沿革

1985年设西山街道。地处西山北麓,故名。1996年,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1.04万,办事处驻西山,辖桥南、南门、碧山、书院、仙源桥、石门口、潘家冲7个居委会。2004年辖南门、碧山、书院、财源塔

乐陵市的历史沿革

1988年9月1日,撤销乐陵县,以其行政区域设立乐陵市。1990年1月1日,商河县的奎台乡划归乐陵市管辖。1993年12月10日,撤销乐陵市王寨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杨安镇;撤销乐陵市大徐乡,将其行政

乐陵市的历史沿革

1988年9月1日,撤销乐陵县,以其行政区域设立乐陵市。1990年1月1日,商河县的奎台乡划归乐陵市管辖。1993年12月10日,撤销乐陵市王寨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杨安镇;撤销乐陵市大徐乡,将其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