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县(RuichengXian)

Posted 大禹

篇首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芮城县(RuichengXian)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芮城县(RuichengXian)

山西省运城地区辖县,因永乐宫而闻名。

  位于省境西南端。面积1217平方公里,人口32.3万。县府驻城关镇,芮是春秋时小国,芮伯城在今芮城县北龙泉,遗址尚存。汉置河北县。北周改为芮城县,县治迁今址。永乐宫原址在芮城永乐镇,是元代著名道观,建筑规模宏大。其中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及保存在建筑物内的壁画、彩画等,均为元代艺术珍品。1959年因修三门峡水库,将永乐宫迁往县城北龙泉村复原保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芮城西南风陵渡,相传风后葬此,故名风陵。唐于风陵堆南置关,称风陵关,为晋、陕、豫3省交通要冲。

  风陵渡北匼河村发现更新世中期文化遗址,西侯度村发现更新世早期文化遗址,是华北已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县城东南神柏峪,峪口悬崖有古柏,相传大禹疏河导流曾栖息树下,并由此渡河凿开三门,引水归道,因名大禹渡。大禹渡电灌站为现代化引黄水利工程,可浇地6670公顷。农作物主要是小麦、棉花,次为玉米、谷子等,并产柿、枣、苹果。沿河各乡利用黄河滩开挖荷池,生产白莲藕。

相关参考

芮城县(Ruicheng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0.7°,北纬34.6°,在山西省西南角,西南与陕西为邻,南与河南接壤。春秋时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芮伯万为其母所逐出奔魏,筑城居之,因名芮城。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改名芮城县。县

芮城县(Ruicheng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0.7°,北纬34.6°,在山西省西南角,西南与陕西为邻,南与河南接壤。春秋时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芮伯万为其母所逐出奔魏,筑城居之,因名芮城。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改名芮城县。县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的历史沿革

芮城殷商时属方国,称“芮国”,西周初分封诣侯,武王封姬姓子弟于此,称魏国,今县城北有魏城遗址。魏城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秦置郡县,魏属河东郡。汉立河北县于魏城,仍属河东郡,相沿至晋。北周明帝二年(5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的历史沿革

芮城殷商时属方国,称“芮国”,西周初分封诣侯,武王封姬姓子弟于此,称魏国,今县城北有魏城遗址。魏城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秦置郡县,魏属河东郡。汉立河北县于魏城,仍属河东郡,相沿至晋。北周明帝二年(5

芮城城隍庙的简单介绍

芮城城隍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永乐南街小西巷。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元、明、清屡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宋代原构,享亭为元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庙坐北朝南,两进

芮城城隍庙的简单介绍

芮城城隍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永乐南街小西巷。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元、明、清屡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宋代原构,享亭为元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庙坐北朝南,两进

郸城县的历史沿革

汉置郸城县,在今永城县境。按“郸”奉为“单”。郸县应是原来以“单”为名的城堡,西汉置县加“邑”。据《汉书·地理志》:“郸,莽曰单城。”城为邑,故改单为郸。郸城县2000年,郸城县辖9个镇、11个乡。根

郸城县的历史沿革

汉置郸城县,在今永城县境。按“郸”奉为“单”。郸县应是原来以“单”为名的城堡,西汉置县加“邑”。据《汉书·地理志》:“郸,莽曰单城。”城为邑,故改单为郸。郸城县2000年,郸城县辖9个镇、11个乡。根

满城县的历史沿革

满城县汉置北平县,东魏改为永乐县。据《元和郡县志》所载“天宝元年改为蒲城县,以县北故蒲城为名”。而宋代的《太平寰宇记》载:“唐天宝元年改为满城县。”不提曾改为蒲城。据清代赵一清作《水经注解》时,以《元

满城县的历史沿革

满城县汉置北平县,东魏改为永乐县。据《元和郡县志》所载“天宝元年改为蒲城县,以县北故蒲城为名”。而宋代的《太平寰宇记》载:“唐天宝元年改为满城县。”不提曾改为蒲城。据清代赵一清作《水经注解》时,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