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SanyaShi)

Posted 热带

篇首语: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亚市(SanyaShi)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亚市(SanyaShi)

海南省新兴热带滨海旅游港口城市,中国重要育种基地。位于海南岛南端。面积1887平方公里,人口36.29万。除汉族外,有黎、苗、回等少数民族,黎族人口约10万。三亚市前身为崖县。西汉时为临振县地,隋为临振郡,唐为振州,宋始称崖州,其后名称时有变易,明清时亦称崖州,1912年改称崖县。1984年设立三亚县级市,归海南行政区管辖。

  1987年升为地级市。

  市境北倚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北部为五指山余脉,峰峦绵亘,占地广大。南部则为海积冲积平原,山地丘陵略多于平原台地。河流短浅,以宁远河最大。海岸曲折,多海湾岬角,近海有海岛。三亚位处热带,虽高温多雨,但蒸发大于降水,干湿明显,5~10月为雨季,10月~翌年5月为干季。多台风,危害农业和渔业。

  中国热量丰富地区,年可三熟,主要产水稻、甘薯,并产甘蔗和橡胶等热带作物。每年入冬,常有南方各地农业部门来此育种。林业在经济中居重要地位,盛产花梨、子京等珍贵木材。沿海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鱼、盐。有榆林、三亚、铁炉、安游、牙笼、保平等港。矿产有磷、铁、钛、石灰石等,著名的田独铁矿即位于境内。工业以轻工为主,有制糖、食品、水产加工、其他则有水泥,电力和木材加工等。交通方便,为海南岛南部运输枢纽,陆海空交通俱备。海榆东线、西线和中线公路于此交会。海上运输可通广州、湛江、汕头、香港和西沙群岛。三黄铁路(三亚—黄流)可通莺歌海等地,近又延伸至海南省唯一能停靠万吨级船舶、吞吐量最大的八所港。三亚旅游资源丰富,富热带风光。有鹿回头、大东海、小东海、天涯海角、落笔洞、大洞天、小洞天等名胜。天涯海角风景区内的焦岭上建有高19.3米的第11届亚运会点火台。

相关参考

三亚市(Sanya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09.5°,北纬18.2°,在海南省最南端。宋为崖州,民国改崖州为崖县。1984年改三亚市。以县治三亚镇而得名。镇因地处三亚河口得名。古语“三亚”意为三条岔路。

三亚市(Sanya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09.5°,北纬18.2°,在海南省最南端。宋为崖州,民国改崖州为崖县。1984年改三亚市。以县治三亚镇而得名。镇因地处三亚河口得名。古语“三亚”意为三条岔路。

海南省 三亚市崖州区的历史沿革

据清《崖州志》载,宋开宝五年(972年)振州(今三亚一带)改为崖州,隶琼州。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崖州为珠崖军。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珠崖军为吉阳军。明清两代则一直沿用“崖州”。历经建置沿

海南省 三亚市崖州区的历史沿革

据清《崖州志》载,宋开宝五年(972年)振州(今三亚一带)改为崖州,隶琼州。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崖州为珠崖军。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珠崖军为吉阳军。明清两代则一直沿用“崖州”。历经建置沿

海南省 三亚市吉阳区的历史沿革

吉阳区,清代属崖州临川里,民国时期属崖县临川乡管辖。1950年分别属崖县榆亚镇和榆红镇管辖。1953年土改后,称田独,并成立7个小乡属于六区管辖。1955年属于二区管辖。1957年撤区并乡,并入新河乡

海南省 三亚市吉阳区的历史沿革

吉阳区,清代属崖州临川里,民国时期属崖县临川乡管辖。1950年分别属崖县榆亚镇和榆红镇管辖。1953年土改后,称田独,并成立7个小乡属于六区管辖。1955年属于二区管辖。1957年撤区并乡,并入新河乡

海南省 三亚市天涯区的历史沿革

天涯镇300年前,镇区驻地是一片荒地,只在村北通往文门路口,有三家茅草房开设饭店,供应来往客人住宿,故称三间村。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年五月至辛丑年冬始编纂的崖州志中记载:下马陵(镇区驻地)

海南省 三亚市天涯区的历史沿革

天涯镇300年前,镇区驻地是一片荒地,只在村北通往文门路口,有三家茅草房开设饭店,供应来往客人住宿,故称三间村。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年五月至辛丑年冬始编纂的崖州志中记载:下马陵(镇区驻地)

海南省三亚的历史沿革

三亚历史悠久,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宋代时成为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

海南省三亚的历史沿革

三亚历史悠久,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宋代时成为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