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changes of coast line in Chinese history)
Posted 世纪
篇首语: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changes of coast line in Chinese history)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changes of coast line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东部大陆自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各具体岸段的历史变迁各具特殊性。几千年来,山地丘陵海岸的变迁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则由于河流来沙丰富,变化极为显著。
辽东湾海岸辽东湾北部下辽河(东西辽河会合以下的辽河河段)平原在第四纪冰后期海侵后,滨海部分受到淹没,未被淹没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泽。就西汉时代辽东郡所属各县的方位而言,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地区空无城邑,其时应为大片沼泽化滩地。
这一情况,从晋末,唐初辽西、辽东间往返的记载中有所反映。唐人描述辽河下游有“辽泽泥潦,车马不通”,“辽东以西水潦坏道数百里”,12世纪许亢宗使金,途经下辽河地区,“地势卑下,尽皆萑苻,沮洳积水。是日凡三十八次渡水,多被溺,名曰辽河。濒河南北千余里,东西二百里,北辽河居其中其地如此”。但当时海岸线的确切位置,今已无考。通过微地貌分析和钻孔资料,有人认为,自盖县、大石桥(今营口县)向西北,经牛庄达沙岭一线为公元前开始形成的古海岸线。这条古岸线在很长时间内无明显延伸。大约至10世纪契丹兴起,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利用俘掠来的汉人进行开垦,草原变成农田,使辽河含沙量渐增,海岸伸展逐渐显著。明代辽河河口在梁房口关,即今营口附近的大白庙子。岸线由此向西,经沙岭以南约25公里,至吴家坟附近。营口在明末清初原为辽河口外一沙岛。以后泥沙淤积,至19世纪20~30年代与大陆相连,辽河口才延伸至营口之外。
辽东湾西部为大凌河三角洲。大凌河输沙量不及辽河,三角洲伸展缓慢,与辽河三角洲之间形成了北面至闾下辽河平原海岸历史变迁图阳今北镇县西南的浅海湾,现名盘锦湾。海湾以北的沼泽,后来一直存在。隋时大凌河口为望海顿,即今锦县右屯卫,岸线大约在此附近。明代后期三角洲岸线已推进至今锦州东南的蚂蚁屯、四合浦、文字官一线。19世纪末,据地图岸线在头沟、四沟、大沙沟、元宝底、南项、狼坨一线。
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间之盘锦湾,随两侧三角洲的发展而逐渐缩小。明代岸线已推展到杜家台附近,东与双台子(今盘山县)、吴家坟岸线相接。杜家台以东、盘山县以南,辽河三角洲西侧仍有小海湾,一直保持至20世纪上半叶。清光绪年间,为排泄辽河洪水,开挖了双台子河,促进了盘锦湾的淤积。1958年后,拦断辽河,分泄营口流路与浑河、太子河等分流,全辽之水均由双台子河入海。原已淤为沼泽的盘锦湾逐渐疏干,成为农田和苇场。
渤海湾海岸历史时期渤海湾海岸的变迁与黄河密切相关。距今8000~5000年前的冰后期,冰川消融,全球范围内海面上升,渤海湾海岸线约与今4米等高线(大沽零点)相当。此后气候转冷,海水消退,海岸线逐渐向东推进。据考古调查,天津附近渤海湾西岸有3条高出地面呈带状的古贝壳堤(见天津贝壳堤),自东向西:(1)蛏头沽—驴朐河—马棚口贝壳堤;(2)白沙岭—军粮城—泥沽—上古林—歧口贝壳堤;(3)小王庄—巨葛庄—沙井子贝壳堤。据C14测定第3条贝壳堤距今3800~3000年,约相当殷商时期。第2条贝壳堤的形成年代,据考古资料,其北段发现战国时期遗址,南段发现唐宋时期文物。据C14测定,南段歧口附近,下层距今2020±100年,上层距今1080±90年,北段在白沙岭附近距今1460±95年。说明这条贝壳堤经历了约千年时间塑造而成。而第1条则形成于宋以后。
渤海湾海岸线的伸展与黄河入海地点的变迁至为相关。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长期从渤海湾入海。但一方面是西汉以前中上游植被覆盖良好,下游多支津、湖泊,输送到海口的泥沙不多,另一方面是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黄骅和山东无棣之间游荡。其主流则于黄骅一带入海,故在天津出海的泥沙不多,在波浪作用下,宜于贝壳堤的形成。东汉以后,黄河改由今山东利津、滨州市一带入海。天津附近泥沙显著减少,海岸线由淤泥质海岸转变为沙质海岸,从而形成了第二条贝壳堤。以后黄河在山东入海口的泥沙向北扩散,在堤外堆积了海滨平原。1048年以后,黄河约有80年的时间在天津入海。当时黄河含沙量很高,大量泥沙排入海口,不利于贝壳的生长。
1128年黄河改由泗、淮入海,从此脱离了河北平原。渤海湾的来沙减少,故又形成了第三条贝壳堤,标志着19世纪中叶前的海岸线。渤海湾南部海岸,自公元70年黄河改在今滨州市、利津间入海后,三角洲推展迅速。9世纪河口在今滨州市东70公里。
金时置利津县,其东北35公里有丰国镇盐场。12世纪黄河夺淮后,原先三角洲海岸受波浪的侵蚀,有所后退。1855年黄河又改由山东利津入海,新三角洲迅速向外扩展,河口沙洲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海中伸展。近百年来黄河在这一地区造陆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海口的泥沙又由海流向北搬运,在渤海湾西岸第三条贝壳堤外堆积了广阔的淤泥滩。
滦河三角洲平原海岸,在公元前2~公元3世纪时尚在今昌黎县北碣石山南附近。秦皇、汉武均曾登此山观海。东汉以后,滦河入海口尾闾在三角洲上时而西南,时而东南,往返游荡,三角洲不断向南伸展。《水经注》时代,海岸已在今乐亭以南。
明代海岸西南方约在今柏各庄附近,东南方在碣石山南16公里。19世纪以前,滦河三角洲发展缓慢。乃因清初滦河上游山林为封禁之地。清末开禁,森林采伐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海岸线延伸较快。1938年以来三角洲每年以200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推进。
苏北海岸今天在平坦的苏北平原上有一条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全长300公里的范公堤。这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了全新世内相当长时期的古海岸线所在。自冰后期海侵,海水深入苏北平原,在波浪作用下,泥沙横向运动堆积成岸外沙堤,沿范公堤两侧由几条沙堤或贝壳堤组成带状岗地,即为其时的海中沙洲。今里下河洼地和运西诸湖均曾为潟湖的范围。沉积剖面表明,兴化一带在沼泽湖沉积(厚约2米)以下,便是滨海相粉砂层。
在废黄河北岸平原地带也有沙堤分布,但不及范公堤整齐,堤西在历史时期曾存在硕项湖、桑墟湖等大湖,亦为潟湖的遗存。是18世纪以后方被淤成平陆的。而云台山在18世纪以前,则为古称郁洲的海中大岛。
西汉时代的盐渎县在今盐城县城东北角,为产盐地。南宋时大海在盐城县东半公里(《舆地纪胜》)。北宋以前黄河长期在渤海湾入海,淮河的来沙不多,其一大支流泗水(又名清河)亦为水流较清的河道。故其时淮河口深阔,潮波可至盱眙以上。8世纪时(唐大历年间)在淮安、扬州间修筑了一条捍海堰,又名常丰堰。不久废圮。11世纪在范仲淹主持下,重修捍海堰,即今范公堤。可见自西汉至北宋,苏北海岸线长期稳定在范公堤以东不远处。
1128年黄河南侵,以后的七百余年,黄河均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涌入淮河。但在最初几个世纪中,黄河分由颍、涡、睢、泗入淮,泥沙在沿程堆积,河口延伸并不迅历史时期江苏海岸的变迁速。16世纪中叶以后,全河夺泗、淮入海,尤其是1578年潘季驯治河,大筑堤防,堵塞决口,出现了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即今地图上之淤黄河。他采取“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针,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口,海岸不断向外延伸。16世纪初黄河在云梯关(今江苏滨海县西南)外入海。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河口在十套以东约15公里的八滩以外。1711年(康熙五十年)云台山与海州之间渡口淤平,云台山与大陆相连。雍正时河口又移至八滩以外的王家港。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河口两岸又涨出新滩数十公里。河口在四洪子。1810年(嘉庆十五年)河口又抵六洪子。19世纪中叶河口已至今大淤尖。废黄河南岸苏北海岸可以盐城县为例,唐宋时大海在城东不到1公里,15世纪在城东15公里,17世纪初在城东25公里,19世纪中叶在城东50公里。1855年黄河改道由山东入海,此后苏北海岸线有不同程度的后退,最初废黄河口大约以每年1公里的速度向后内缩。进入20世纪后降至每年内缩400米以下,自修护岸工程后,内缩渐停。仅连云港市以北海州湾仍在淤涨。
长江口海岸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东海长期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冰期后海侵,三角洲又渐被海水覆盖,海岸线大致相当今海拔4~5米位置。距今约6000~5000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浅海、潟湖、沼泽和滨海低地。长江口在镇、扬以下呈喇叭状,口外一片汪洋,以后在波浪作用下,逐渐堆积了江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形成三角湾。
公元前1世纪长江三角湾北侧沙嘴的南缘,约在扬州、泰兴以南江岸,折东北至如皋、李堡一线。沙嘴前端在如皋以东。其东有一古沙洲(扶海洲)将长江主泓分为南北二道。由于主泓流向逐渐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与沙嘴之间的夹江淤积,沙洲并岸,形成了沙嘴的延伸。如扶海洲并岸后,形成了凹入滨海三角洲平原的马蹄形海湾(即新川港前身)。六朝时期北侧岸线大致在今泰兴、如皋以南至白蒲以东一线上,沙嘴前端推至如东(掘港),称廖(料)角嘴。南通尚在大海之中。岸外在今南通与海门间涨出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5公里的胡逗洲,唐末胡逗洲并岸,又形成今川腰港马蹄形海湾。廖角嘴推展至今佘西附近。唐时岸外又涨出东洲和布洲,后合为东布洲。北宋前期相继并岸,廖角嘴延伸至吕四。南宋时岸线大致在泰兴、狼山、刀刃山、江家镇一线。今海门县东南部和启东县尚未成陆。14、15世纪开始,长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门县(今启东县北)境土地大片坍没。元至正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治三次向内陆迁徙。最后除吕四一角外全部坍入江中,终于废县为乡,并入通州。清雍正以后又开始沉积,形成海门群沙。
乾隆年间海门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门县。道光年间,海门以东又出现启东群沙。光绪年间启东群沙并岸,廖角嘴移至今寅阳附近。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因而长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东南逐个合并沙洲而形成的。
唐时长江口门外,涨出东西二沙,即崇明岛雏形。12世纪时演变为三沙,亦称崇明沙。五代为崇明镇。1277年建立崇明州。明代为崇明县,因沙滩涨坍,曾五迁其治。清乾隆时崇明沙洲与周围南沙、平洋沙合并为一沙洲,今崇明岛基本轮廓形成。
长江口南岸,在长期波浪作用下,自常熟福山起,经太仓、嘉定方泰、上海马桥、奉贤新寺,直至金山漕泾一线及其以东,形成数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沙堤,俗称冈身。冈身在吴淞江以北有五条,最东一条相当于娄塘、嘉定、马陆、南翔一线。吴淞江以南有三条,最东一条相当于诸翟、新市、柘林一线。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冈身地带马桥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距今5000年前冈身已经形成。但最东一条冈身以东的陆地,至今尚未发现魏晋以前的文化遗址,表明其成陆不会太早,大约在公元1世纪或3世纪以后。总之,这条冈身地带,堆积时间竟长达3000年左右。4世纪以后,海岸向前推移。8世纪初,冈身以东约20公里地带已经成陆。10世纪初时海岸线已达月浦、江湾、北蔡、周浦、下砂、奉城一线下砂捍海塘。200年间推进了约10公里。11世纪50年代的海岸线,北起老宝山,中经横沔,在奉城和大团之间,折而西南。150年间又向东推进7~8公里。12世纪70年代海岸已抵里护塘,即川沙、南汇、大团一线,海岸又向东推进6~7公里。
明清以来长江口南岸岸线伸展缓慢。万历年间修了外捍海塘,清雍正十一年(1733)南汇知县钦连重修,故称钦公塘,大致即今岸线。个别岸段还在今岸线之外2~4公里。明中期至雍正年间发生崩坍,乾隆以后逐渐稳定,唯南汇嘴继续向海伸展。
杭州湾海岸公元4世纪以前,杭州湾北侧海岸线,大致由大尖山向东,经澉浦至王盘山,折东北与柘林、奉贤一带冈身相连。现今从金山卫至王盘山之间为大海,在当时却为滨海平原。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金山卫滩地和戚家墩海滩及大金山山腰上,陆续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春秋至秦汉时代的村落。乍浦南1.5公里许海中在17~18世纪特大低潮时曾裸露出古代遗址,史称故邑城。据记载应为东汉海盐县故址。据上所述,说明这条岸线稳定了很长时间,直至4世纪的东晋时,王盘山仍为滨海要塞。随长江口南岸沙嘴的延伸,杭州湾南岸加积,改变了海水的动力条件,引起杭州湾北岸的内坍。王盘山首当其冲,最先坍入海中。唐前期的岸线西起澉浦,东北经望海镇(海盐东7.5公里)、宁海镇(县东)至金山东南约5公里处,折东北与自奉贤、柘林南来的岸线相接。唐后期金山附近岸线严重内坍,唐末五代时海潮直逼金山脚下。海盐一带岸线在县东2.5公里望月亭,乍浦岸线在故邑城以南,这条岸线保持到南宋初年。以后海岸又迅速内缩。12世纪50年代金山始沦入海中,元时海盐城外宁海镇也被海水吞没。海岸距海盐城约1公里,明时仅及半华里。15世纪60年代岸线逼近金山卫南面,几无滩地。
15世纪70年代以来屡修海塘,坍岸有所控制,塘外滩地稍有扩展。大致与今日相同。
杭州湾南侧的姚江平原成陆较晚。20世纪70年代在河姆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6000年,就同时发现的古生物而论,当时这一地区仍处于湖泽分布的水乡泽国环境。说明成陆不久,地势低洼,距海甚近。故春秋战国时代遗址多分布在平原和山麓交接地带。平原的北部成陆更晚。今临山—浒山(慈溪县)—上林湖一线北侧的古海塘(大古塘),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其北的慈溪平原都是以后形成的。12世纪以后海岸向外推进很多,涨到大古塘(又称后海塘)以北。13世纪发生内坍,至14世纪坍至蟹浦、观城、浒山(慈溪)、临山、麦盖山北麓,直至松夏镇(崧城)一线,即大古塘所在。向北呈弓形突出。以后不断向外扩展,修筑了一系列土塘(从后塘至七塘)。从中也可看出海岸线发展的大致趋势。从后海塘至今海岸约15公里,为近600多年所涨出的土地。第四塘筑于明成化年间,即15世纪中后期,从四塘至海边为8公里。可见16~18世纪外涨较缓慢。
19世纪又开始内坍。20世绍开始基本稳定。近几十年逐渐外涨约6公里。50年代以来修筑了八塘、九塘。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时期沙漠的变迁(changes of deserts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东经75°~125°(见中国的沙漠)。各沙区各具演变特点,大致可分为下述两类情况。 中国东部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历史时期原非沙漠地区,由于人为因素,如对自然资源
中国历史时期沙漠的变迁(changes of deserts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东经75°~125°(见中国的沙漠)。各沙区各具演变特点,大致可分为下述两类情况。 中国东部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历史时期原非沙漠地区,由于人为因素,如对自然资源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和植被的变迁(changes of climate and veget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气候变迁根据近十几年来地理和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得知全新世中期曾出现过世界性气候回暖时期,在中国大致相当仰韶文化时期,故亦称为“仰韶温暖期”,距今8000~3000年。从3000年前开始出现了气温下降的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和植被的变迁(changes of climate and veget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气候变迁根据近十几年来地理和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得知全新世中期曾出现过世界性气候回暖时期,在中国大致相当仰韶文化时期,故亦称为“仰韶温暖期”,距今8000~3000年。从3000年前开始出现了气温下降的
中国历史时期主要农业区的变迁(changes of mainagriculture region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农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大量发现,说明在北起松辽平原,南至珠江流域的广大土地上,自原始社会晚期就开始有了农业。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车件的差异,各地
中国历史时期主要农业区的变迁(changes of mainagriculture region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农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大量发现,说明在北起松辽平原,南至珠江流域的广大土地上,自原始社会晚期就开始有了农业。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车件的差异,各地
中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东部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山区,因而一般含沙量都较高,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工整治不当,河道变迁极其复杂。 黄河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
中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东部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山区,因而一般含沙量都较高,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工整治不当,河道变迁极其复杂。 黄河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changes of territory in Chinese dynasties)
先秦时期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changes of territory in Chinese dynasties)
先秦时期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