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市[Kashi(Kaxgar)Shi]

Posted 疏勒

篇首语: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喀什市[Kashi(Kaxgar)Shi]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喀什市[Kashi(Kaxgar)Shi]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南疆第1大城。维吾尔语地名喀什噶尔。元代以来一直为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喀什噶尔河三角洲上部。

  市区面积97平方公里,人口22.59万。

  《西域同文志》称:“回语喀什为各色,噶尔为砖房,其地富庶多砖房,故名。”喀什附近地区已有2000余年历史,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转站,亦为中国西部最早的国际市场。疏附县治原在喀什市区,原为喀什噶尔回城,1882年置。1953年喀什市从疏附县析置后,疏附县治迁至喀什市西南20公里的托库扎克镇。疏勒县城在喀什市南9公里,原称喀什噶尔汉城,维吾尔语亦称罕那里克,为皇渠或汉渠意,曾为屯田中心,疏勒是古老地名,突厥语意为水。1882年取汉疏勒直隶州名,1913年改疏勒县。

  喀什市郊及疏附、疏勒2县位于天山南支与西昆仑山之间,西有帕米尔高原,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喀什市年均温11.7℃,10℃以上活动积温4293℃,无霜期214天,一年可二熟。年降水量虽仅65毫米,因有克孜勒河水源,地下水丰富,灌溉水源在塔里木盆地属丰富地区。由于农业开发历史久,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位于新疆各县市前列。

  附近地区农林牧产品和矿产资源丰富,喀什噶尔河有水能蕴藏量200万千瓦,具有较好开发条件的达80万千瓦;石油资源也有前景,可为工业发展提供多种原料和能源。20世纪50年代以前喀什仅有手工业。80年代初期,已建立纺织、机械、电力、水泥、化工、皮毛、食品、陶瓷等工业,有中小型工厂百余座。手工业亦有很大发展。传统手工业产品有小花帽、小刀、乐器、地毯等。农产品除粮食、棉花和油料等主要作物单产较高外,果树栽培水平亦较高。著名优良果品有无花果、巴旦杏、石榴、樱桃、阿月浑子等,次为西瓜、甜瓜和桃、杏。郊区农村村落较稠密,渠道清流,如江南境。

  市内有大清真寺等著名文物古迹。公路通乌鲁木齐、吐鲁番(火车站)及南疆主要城市,中国至巴基斯坦国际公路以喀什为起点。民航班机至乌鲁木齐市和阿克苏市。

相关参考

喀什市(Kashi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75.9°,北纬39.4°,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1952年设市。“喀什”系“喀什噶尔”的省音。“喀什”系突厥语“玉石”之意,“噶尔“系古伊朗语“石”或“山”之意,即“玉石”或“玉山”之意

喀什市(Kashi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75.9°,北纬39.4°,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1952年设市。“喀什”系“喀什噶尔”的省音。“喀什”系突厥语“玉石”之意,“噶尔“系古伊朗语“石”或“山”之意,即“玉石”或“玉山”之意

喀什噶尔河(Kaxgar He)的由来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西部,源出帕米尔高原,为塔里木河上源之一。含义参见“喀什市”条。

喀什噶尔河(Kaxgar He)的由来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西部,源出帕米尔高原,为塔里木河上源之一。含义参见“喀什市”条。

阿图什市(Artux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76.1°,北纬39.7°,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南麓。1938年设阿图什设置局,1942年改县。阿图什,系突厥语,据《突厩语词典》,为“桧柏”。

阿图什市(Artux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76.1°,北纬39.7°,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南麓。1938年设阿图什设置局,1942年改县。阿图什,系突厥语,据《突厩语词典》,为“桧柏”。

通什市(Tongza Shi)的由来

位于海南省中部。“通什”为黎语“树下田”之意。1985年前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行署驻地。1986年设市。通什,为黎语“树下田”之意。因该地初为聚落时,田地被许多古老大树所围绕,故名。

通什市(Tongza Shi)的由来

位于海南省中部。“通什”为黎语“树下田”之意。1985年前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行署驻地。1986年设市。通什,为黎语“树下田”之意。因该地初为聚落时,田地被许多古老大树所围绕,故名。

南通市、通州市(Nantong Shi、Tongzhou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20.8°,北纬32.0°,在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北岸。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置通州,以其地据江海之会、为通吴越之路而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为有别于顺天府通州(今北京

南通市、通州市(Nantong Shi、Tongzhou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20.8°,北纬32.0°,在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北岸。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置通州,以其地据江海之会、为通吴越之路而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为有别于顺天府通州(今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