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JiangmenShi)

Posted 江门市

篇首语:旋转木马是这世上最残酷的游戏,彼此追逐,却永远隔着可悲的距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江门市(JiangmenShi)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江门市(JiangmenShi)

广东省重要河港和工商业城市,省辖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西江下游。辖2区及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5县。面积1.6903万平方公里,人口352.75万人;其中市区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28.6万。江门又名蓬江。奏至汉为四会县地,三国以后属新会县辖。

  明以后渐发展为三角洲西南部货物集散中心和水运码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951年由新会县析置市。交通位置优越。西江分叉江门河(一名蓬江)由此出崖门入海,江门又处在西江沟通潭江的咽喉上,南通大海,北上广州,东接石岐,西抵四邑(新会、开平、台山、恩平),内河轮渡和浅水海轮皆可自由进出,为广东外贸出口港之一。江门也是粤西公路起点和水陆转换码头,向为四邑、南路(高雷一带)与省城和港澳贸易枢纽,大批物资在此吞吐,转运广州或出口。唯河道较狭窄,轮船难以回旋。

  城区地势较低,常受洪水威胁。市区中心是商业区,北部为工业中心,市郊的外海则是化工区。主要工业部门有制糖、造纸、化工、造船等。著名江门甘蔗化工厂位于市区东北部,是中国大型蔗糖综合利用厂之一。藤竹等手工制品以精工美观畅销国内外。市郊以产水稻为主,并盛产甘蔗、蔬菜、塘鱼、生猪、水果等。市郊白沙村有明代理学家陈白沙祠。

相关参考

江门市的历史沿革

江门市地理位置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早在元末明初,这里便形成墟集。江门的商品经济萌芽于14世纪,在蓬江区圩顶的地方有一个小圩集,每逢一、

江门市的历史沿革

江门市地理位置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早在元末明初,这里便形成墟集。江门的商品经济萌芽于14世纪,在蓬江区圩顶的地方有一个小圩集,每逢一、

江门市(Jiangmen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3.0°,北纬22.5°,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1949年设江门市。因其一侧有蓬莱山,另一侧有烟墩山,两山夹江对峙,中通肄水,江中有石龟(即瞧石似龟)锁口,状如门槛,有如江之门户。

江门市(Jiangmen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3.0°,北纬22.5°,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1949年设江门市。因其一侧有蓬莱山,另一侧有烟墩山,两山夹江对峙,中通肄水,江中有石龟(即瞧石似龟)锁口,状如门槛,有如江之门户。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的历史沿革

元末明初之间(1363年左右)蓬江区境内已形成圩集。江门墟原在蓬莱山西山坡上,旧称“墟顶”。至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已初具规模。清康熙元年、三年(1662年、1664年),清政府颁布两次“迁界令”,强迫沿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的历史沿革

元末明初之间(1363年左右)蓬江区境内已形成圩集。江门墟原在蓬莱山西山坡上,旧称“墟顶”。至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已初具规模。清康熙元年、三年(1662年、1664年),清政府颁布两次“迁界令”,强迫沿

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的历史沿革

沙堆镇1955年属古井区,1958年初分古井、崖东、沙梅、那岭4个乡,1958年属古井公社,1961年析设沙堆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1996年,面积97.4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镇

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的历史沿革

沙堆镇1955年属古井区,1958年初分古井、崖东、沙梅、那岭4个乡,1958年属古井公社,1961年析设沙堆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1996年,面积97.4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镇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的历史沿革

今新会地,新石器时代已有百越人聚居,战国时为百越地,秦、汉属南海郡。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官府以今司前镇河村乡附近为治所置平夷县,这是新会地设立行政区划的开始。晋恭帝元熙二年(420)置新会郡,新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的历史沿革

今新会地,新石器时代已有百越人聚居,战国时为百越地,秦、汉属南海郡。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官府以今司前镇河村乡附近为治所置平夷县,这是新会地设立行政区划的开始。晋恭帝元熙二年(420)置新会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