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nese history)

Posted 下游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nese history)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东部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山区,因而一般含沙量都较高,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工整治不当,河道变迁极其复杂。

  黄河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为下列7个时期:

  (1)公元前4世纪(战国中叶)以前。上限大致始于新石器时代。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

  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走今雄县、霸县一线,至今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而《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迭为主次,或同时存在,而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在古代,“河”即为黄河的专称。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均可能为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总之,这一时期的黄河下游因堤防未筑,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或时出现多股河道并存的局面。到战国中期,下游两岸全面筑堤,河道开始固定,即《汉志》河水和《水经注》大河故渎。

  (2)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

  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捻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西汉一代河患严重,仅见于文献记载的就有10次较大规模的决溢改道。其时北决多形成汊道,曾出现过的有屯氏河、张甲河、鸣犊河等,起过一定的分洪作用。而东南决口则往往夺泗淮入海,豫东、淮北平原灾害尤为严重。如公元前132年河水在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决,东南夺泗、淮入海,洪水泛滥16郡境,相当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等广大地区,成灾20余年。

  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3)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在将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间有决溢,亦未酿成大规模改道。其原因:一是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返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二是公元70年著名水利学家王景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通过疏浚壅塞,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和水门等措施,开辟了一条新道。这条新道大体流经冀鲁交界地区,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海。线路顺直,有利于泥沙的冲刷,积淤缓慢;三是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起着分洪、排沙的作用,故河道稳定。

  (4)公元10世纪~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经近千年的堆积,至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渐淤高,公元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就发生过改道。至11世纪初,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后决口上移至澶州(今河南濮阳)、滑州(今滑县东旧城)一带。

  据统计,从10世纪至12世纪20年代,这一地区的决口次数占下游地区总决口的1/3。著名的决口地点有1019年(北宋天禧三年)滑州天台山、1034年(景祐元年)澶州横陇埽、1048年(庆历八年)澶州商胡埽、1060年(嘉祐五年)、魏县(今河北大名东)第六埽、1077年(熙宁十年)澶州曹村、1081年(元丰四年)澶州小吴埽、1099年(元符二年)内黄口等处。决口后改道频繁。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1048年商胡埽决口后,河道北流经今河北平原中部,会合御河(今南运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1060年从魏县第六埽决出一股河道,东流经冀鲁交界一带入海,史称黄河东派。此后,北宋统治阶级内部在黄河河道应维持北派抑或东派的问题上争论不休,直至北宋亡国。在这80年内,黄河时而北派(共49年),时而东流(共16历代黄河下游变迁略图年),时而两股并行(共15年),时而东决入梁山泊分南北清河入海。黄河下游开始进入变迁紊乱的时代。

  (5)1128年~16世纪中叶(金元至明嘉靖万历时)。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王朝竟于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见泗河)。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本时期变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决口地点西移。起初决口多在今山东竟内(12世纪50、60年代),以后西移至今河南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12世纪80、90年代)。到13世纪70年代~14世纪40年代,决口已移至新乡、原武(今原阳西部)、荥泽(今郑州市西古荥镇)一带,几至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顶端。第二,河道干流逐渐南摆。12世纪中期以后河道经豫东北、鲁西南,至今山东梁山县境流入泗水。以后逐渐南摆进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淮。金元之际两次人为决河,先后由濉夺泗或由涡入淮(见涡河)。13世纪后期有一段河道夺颍河入淮,达到黄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至此,黄河下游河道已自太行山东麓至黄淮平原的西端的整个华北平原上扫射了一周。第三,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自12世纪下半叶(金大定年间)开始,即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以后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到13世纪下半叶(元初),下游又出现了夺濉、涡、颍入淮的几股。嗣后,或东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入海。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变迁极为混乱。元末贾鲁治河时曾整治一条从河南封丘东至徐州夺泗入淮的河道,史称贾鲁河。不久即告废坏。明初河道多北决毁运。永乐以后治河以保运为主。故中叶以后开始形成较固定的汴、涡、颍3道,以汴道(约当今废黄河,因古代汴水所经而名)为干流。

  1495年(弘治八年)在黄河干流北岸从河南武陟至江苏沛县筑成一道太行堤后,北决的次数相对减少,多由南岸分流由滩、涡、颍、浍等河入淮。

  (6)16世纪中叶~186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纪中叶(明嘉靖中叶)基本结束,“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后经万历初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图上的废黄河。其后虽有决溢,但旋即恢复故道。清前期经大筑堤防,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时期,而山东、江苏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潘季驯治河重点即在这一河段上,如大修两岸遥堤、缕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蓄清刷黄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阴至河口段,这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断延伸,使坡降变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故18世纪以后徐州以下河患最为集中。19世纪以后,河道淤废不堪,决口连年发生,更兼国内政治动荡,治河不力,发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7)1855年(清咸丰五年)~20世纪50年代以前。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洪水分成3股,会合后穿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其后的20年内,洪水在以铜瓦厢为顶点,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县、砀山一线,东至运河的三角洲冲积扇上自由漫流,才势分散,正溜无定。直至1876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此后下游河道中自武陟至铜瓦厢一段,因决口后口门附近水面有局部跌落,上游河道冲刷下切,滩槽高差增加,洪水时一般均不上滩,故河道较稳定。铜瓦厢至陶城埠一段,堤内原有串沟和堤河交错,一遇洪水,便顶冲大堤,形成险工。1913~1935年决口多集中在本段,故有“豆腐腰”之称。自陶城埠至利津海口段,原系小盐河和大清河,河床窄深多曲。铜瓦厢决口之初,黄河泥沙大部沉积在河南境内,故陶城埠以下淤积不严重。光绪初年河南省内修筑大堤,约束河道,大量泥沙被带至下游沉积在大清河内,河床迅速抬高。故光绪年间决口大多集中于本河段。此外1855~1938年,黄河尾闾南北摆动改道即达11次之多。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全河南泛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1947年河复故道。

  历史时期黄河不断地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每一次决口后,先是洪水吞没了大片土地,夺去了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洪水过后,留下了大片流沙,经风力作用,形成了许多断续的沙丘和沙垅,吞噬了农田、房屋以至城市,阻塞了交通道路。现今河南东北和东部分布的许多沙丘、沙垅和大片盐碱地,即为历史上黄河泛滥的结果。黄河不断地决口和改道也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上的水系面貌。战国以来的文献资料记载,反映出古代黄淮海平原为河网交错、湖泊群立的自然地理景观。

  仅据《水经注》记载,黄河下游就有180多个大小湖泊,这些河流和湖泊大多有通航和灌溉之利。同时在调节黄河及其支流的流量、农田灌溉和润湿当地小气候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但经黄河一次又一次的泛滥、袭夺和灌淤,河流多渐趋淤浅,甚至完全断流;许多湖泊被黄河泥沙淤浅后,不久均垦为农田,故现今黄淮海平原上主要河流亦仅能季节性通航,湖泊更形稀少(见华北平原)。这些情况无疑是造成当地气候干燥、水源缺乏的原因之一。黄河的泥沙广泛漫淤,使黄淮海平原的地面普遍淤高。今河北巨鹿县在地下六七米深处发现宋代瓷器和屋基,宋代的巨鹿城是1108年一次黄河决口被淹没了的。明代以前的开封城全被埋入地下。据考古资料估计,宋代以来开封城地面约抬高10米左右。这仅是两个典型例子,其他在历史时期地面抬高的现象,在黄淮海平原上到处可见。

  长江湖北宜昌以上,历史时期河床摆动幅度极小。宜昌以下长江进入中下游平原地区,河床的摆幅及沿岸的湖泊水系均曾发生很大变化。现简述古今变化较大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区、荆江河段、鄱阳湖区及太湖水系。

  (1)江汉平原上云梦泽的演变。江汉平原地势低平,地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沿江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先秦时代这一地区是楚国名为云梦的将猎区。狩猎区包括山林、川泽、原隰多种地貌形态,而云梦则是其中的一个湖泊。据文献记载,春秋时代的云梦泽主体在今江陵以东、江汉之间,部分则在汉江北岸的天门、应城一带。至战国时代,由于汉江所挟带泥沙的充填,汉江北岸的一片云梦泽已淤成平陆,仅余江汉之间的主体部分。随江陵以东荆江三角洲向东向南发展,并和来自今潜江一带向东南发展的汉江三角洲合并为江汉陆上三角洲,故西汉时代云梦泽的主体被迫退缩至华容县(今潜江县西南)南境。其东其北虽仍属云梦泽,但均以沼泽形态为主。后因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呈现为自北向南倾掀下降的性质,荆江分流分沙量均有逐渐南移汇集之势。至东汉三国时代云梦泽水体逐渐东移,以至萎缩。6世纪的云梦泽已被分割成许多小湖沼,主体位置东移至沔阳(今仙桃市)、监利一线以东,东端达今汉阳县南古沌阳县境。有大潟湖(今仙桃市西境)、马骨湖(约今洪湖)、太白湖(今汉阳县南)等名,云梦泽名称已消亡。唐宋时代这些湖泊也为葭苇弥望的沼泽所替代,大面积的水体不复存在。

  宋以前荆江河段排水沙口均位于北岸,故云梦泽变迁的主要趋势是水体缩减、陆地扩展。元明以后北岸诸口尽塞,南岸出现了太平、调弦、藕池、松滋四口,荆江水沙主要排向南岸,江汉平原上来沙不多,下沉速度超过堆积。故明清时太白湖又扩大为江汉间众水所归的巨浸。19世纪后期,太白湖因长期淤填而基本消失,江汉平原排水不畅,至清末洪湖又再度扩展。

  (2)荆江河床的演变。荆江是长江在中游冲积平原上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城陵矶。其中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两段荆江历史时期河床演变各异。

  第一,上荆江河床的演变。据《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的记载,长江流至枝江县形成分汊河道,南支为主泓道称江,北支为汉道称沱。江沱之间有很多沙洲,其中以百里洲为最大。江沱会合以后又东流至江陵南,接纳了自北而南、折而东流的沮水(今沮漳水)。魏晋时代江沱分流渐趋平衡。东晋南朝之际,江又称外江,沱又称内江。内江流量逐渐增大,结果使沮水东折的流路被江水所袭夺,于是江水紧逼江陵城下。原来江、沮之间滩地被水流冲断,形成了许多沙洲;出现了《水经注》里记载的江陵城南的北江分汊河道。沮水遂改在今江陵西南李家埠附近入江,后又逐渐西摆,至明万历时西移至今枝江县江口一带入江。

  明嘉靖年间,内江流量不断增大,终于在今江口附近,冲断百里洲,东南与外江相会,使江沱会合点上移至今松滋新闸附近,百里洲被分割为上下2个百里洲、原来的主泓道外江,由于沙洲密布,水流壅塞,逐渐演变为大江的汊流。江沱易位是上荆江河道的一大变迁。以后下百里洲以北以东的内江故道逐渐湮废,与之相关的江陵北江也随之浅狭。明万历年间,沮水下游泛滥,江口一带水流壅塞,遂东流袭夺了下百里洲北的内江故道和江陵城南的北江故道,至江陵东南注入长江。至此,今江陵以西的荆江河势大致形成。

  江陵以下的上荆江河段流经古云梦泽地区。从以上云梦泽演变来分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荆江漫流阶段。史前时期,长江出江陵进入云梦泽地区,荆江河槽淹没于湖沼之中,河床形态不甚显著,大量水体以漫流形式向东南汇注。同时因该地区现代构造运动具有向南倾掀的特性,江陵以东的漫流,有逐渐向南推移、汇集之势。二是荆江三角洲的分流阶段。秦汉时期,由于长江泥沙长期在云梦泽地区堆积的结果,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早在云梦泽西部地区形成。荆江在云梦泽陆上三角洲上形成扇状分流水系向东扩散,如历史上著名的涌水和夏水,而主泓道则受南向倾掀运动的制约,偏在三角洲西南边缘,穿过湖沼地区至城陵矶与四水会合。三是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阶段。魏晋开始荆江三角洲向东向南推移,云梦泽被向东迫挤。于是自江陵以南石首境内的荆江开始摆脱湖沼地区的漫流状态,塑造自己的河床,但往下监利境内河床仍处于湖沼之中,固定河床尚未形成。唐宋以后,江汉平原上云梦泽完全消失,其主体部分已被零星的小湖沼所替代,监利境内统一河床最后塑造完成。

  其次,藕池口以下的下荆江河床在魏晋时代形成后,至北魏河床两岸形成许多穴口和汊流,分泄荆江水流。同时河床中沙洲发育,特别是在分汊穴口,沙洲之多超过现今数倍。故当时的下荆江河床属于分汊型河床。唐宋时代下荆江统一河床塑造完成后,河床不断淤积。宋元以后下荆江地区垦殖频繁,筑堤围垸之风大盛,两岸穴口汊流,尽归淤塞。下荆江河床被束缚在大堤之内,代之而起的人工穴口,如元代所开的小岳、宋、调弦、赤剥4穴,不久亦废。明隆庆时惟濬石首以东大江北岸的调弦一口,江水溢则由此入监利县境,汇于潜江、沔阳(今仙桃市)一带,江中也不见有沙洲记载,与《水经注》时迥然不同。由原分汊型河床演变为单一型河床,是下荆江河形态的一大变化。

  在下荆江单一河床形成后,由于下游壅水和洞庭湖的顶托,河曲活动亦随之发展。明中叶时,监利东南典型的河曲弯道已发育形成。以后又有自下游向上游推移的明显趋势。清一代下荆江河床曲流活动全面发展,监利境内河床有八曲之多,清后期以来,由于藕池、松滋分流形成,大量水流进入洞庭湖,顶托作用不断加强,河曲活动更趋频繁。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下荆江河曲即经几次重大演变后,大致形成现今之形势。

  (3)洞庭湖的演变。洞庭湖的演变与下荆江河床演变有密切关系。自全新世初期以来,洞庭湖区呈现为河网切割的平原地貌。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现今在湖区内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湖区中心大通湖农场发现的遗址埋藏于地表下7米左右。这7米厚度的沉积物是新石器时代以来沉降、堆积的产物。

  新石器时代以后至汉晋时期,洞庭地区仍有沉降的趋势,在君山西南出现了一些局部性的小湖泊。即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洞庭波”,为一浅平的湖沼,就整个洞庭地区而言,河网切割的平原地貌基本未变。还可从《山海经·中山经》、《汉书·地理志》和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铭文中了解到当时湘、资、沅、澧四水在洞庭平原上交汇分别流入长江。

  不存在后世所见的洞庭湖。但其时随湖盆地区的缓慢下沉,开始向沼泽化方向发展。故虽在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已有人类频繁活动的痕迹,而秦汉时代却未在此基础上设置郡县,无疑是受了沼泽化的影响。

  4世纪~19世纪中叶是洞庭湖的扩展时期。东晋南朝之际,随荆江江陵河段金堤的修筑,荆江三角洲的扩展和云梦泽的萎缩,荆江南岸出现了景口、沦口二股长江分流,将大量洪水排入洞庭平原,使缓慢下沉的洞庭地区由逐渐沼泽化而演变为浩渺的大湖。最先出现在岳阳西南的青草湖,至6世纪,湘、资、沅、澧四水(见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入湖的局面已经奠定。

  青草湖已扩展为包括有北边的洞庭湖区,青草、洞庭二名通称。而在今南县附近又出现由长江分流汇潴的赤沙湖。当时洞庭湖的主体在今东洞庭地区,南洞庭湖区尚未包括在洞庭湖内,但河湖港汊已很发育。西洞庭湖区除赤山湖外,尚有一些小湖,均未与东部洞庭湖主体连成一片。

  唐宋时代洞庭湖进一步扩大,东部洞庭湖主体已西吞赤沙,南连青草,周围七八百里。故有“八百里洞庭”之称。元明以后,荆江统一河床形成,迅速淤高。明中叶以后,北岸穴口尽塞,南岸调弦、虎渡两口的大量水沙排入洞庭湖区,湖域扩大至周围八九百里。清道光年间洞庭湖扩展至顶点,跨四府一州九邑之境,估计约达6000平方公里,为今湖面积两倍以上。华容、安乡、汉寿、沅江、湘阴、岳阳等县城均矗立湖岸。但由于泥沙大量沉积,湖底抬高,洲渚裸露,湖水极浅。自湖西北部虎渡、调弦2口带入的泥沙形成三角洲迅速发展,枯水季节分为东西两大湖区。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的百年中,洞庭湖迅速萎缩到现今不足3000平方公里,其主要原因是藕池、松滋两口的出现,荆江四口分流的结果。1852年藕池口和藕池河形成,1870年松滋口和松滋河形成。此后四口将荆江45%的泥沙排入洞庭地区。19世纪后期,西洞庭湖面大部被壅塞,东洞庭湖面也淤出大片沙洲,而南洞庭地区因北面水体南侵,原有小湖群合并为今日南洞庭湖。20世纪初至50年代前的50年中,四口继续将大量泥沙排入洞庭湖,出现大片沙洲,又兼人工堤垸迅速增筑,旧日洞庭湖已被分割成今东、西、南3大部分及从东洞庭湖分离出来的大通湖。

  (4)彭蠡泽和鄱阳湖的演变。鄱阳湖在地质时代湖盆地区的地质地貌几经沧桑,变化很大。全新世开始湖盆虽逐渐下沉,由于泥沙沉积量和湖盆下沉量基本均衡,故仍呈现为河网割切的景观。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01(汉高祖六年)~公元421年(刘宋永初二年)在令鄱阳湖中心设置了鄡阳县,古城已经考古发现在今鄱阳湖中心的四山。其周围有彭泽、鄱阳、海昏等县,所辖土地也有部分在鄱阳湖中。可见在公元5世纪20年代以前,鄱阳南湖地区并不存在庞大水体,而为地势低平、河网割切的湖积平原,而鄡阳县为河网支汇的中心。

  过去有人因鄱阳湖在古代曾有彭蠡泽之称,因而认为古代彭蠡泽即今鄱阳湖。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彭蠡古泽的形成与古长江在九江盆地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更新世中期,长江出武穴(今广济县)后,主泓经太白湖、龙感湖、下仓浦至望江县与从武穴南流入九江盆地南缘的长江汊道会合。更新世后期,长江主泓南移至今长江道上,而原来被废弃古河道因全新世以来倾掀下陷作用,逐渐扩展并与九江盆地南缘的宽阔的长江水面合并,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湖泊,即先秦《禹贡》中所载的彭蠡泽。当时长江出武穴摆脱两岸山地的约束,形成了以武穴为顶点,北至黄梅,南至九江,东至鄂皖边界的冲积扇,江水在冲积扇上分为多支,即《禹贡》中所谓“九江”,东至扇前洼地汇入彭蠡泽,可见古彭蠡泽主体部分在江北,相当今龙感湖、大官湖和泊湖等湖沼地区。江南仅为今鄱阳湖的颈部。

  由于古彭蠡泽是长江新老河段在下沉中受九江潴汇而成的湖泊,水下新老河段之间脊线分明。以后由于长江泥沙经九江段时,受到赣江的顶托在主泓北侧堆积起来,日久新老主泓道之间自然堤逐渐高出水面,九江主泓道和江北彭蠡泽即被分割开来。时间约在西汉后期,距今2000年。以后,每逢长江泛滥泥沙溢出,彭蠡古泽逐渐缩小,形成了几个由水流连通的湖泊,史称雷水和雷池,即今龙感湖、大官湖的前身。江北彭蠡泽之名逐渐消失。

  自全新世开始本区第四次断块差异运动,在南昌一湖口一线有较大的相对下陷,尤以湖口断陷为强烈。西汉后期,湖口断陷的古赣江区已扩展成较大的水域,即今鄱阳北湖的前身。因为江北彭蠡泽之名出于经典《禹贡》,班固在《汉书·地理志》里就附会江南的鄱阳湖为古彭蠡泽。但在记载到湖汉水和豫章水(均指令赣江)时,却又说注入长江,而不是注入彭蠡泽。估计当时江南新彭蠡泽枯洪水位变率大,枯水时束狭如江之故。

  汉晋时代的新彭蠡泽(晋时又称宫亭湖)南界不超过今星子县南婴子口一线,而婴子口则是赣水入湖口,也称彭蠡湖口。江南彭蠡泽形成后,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比较稳定。其后随南昌—湖口断层下陷自北而南的发展,河网交错的平原逐渐向沼泽化发展。刘宋永初二年(421)鄡阳县的撤销当与此有关。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彭蠡泽迅速向东南方向扩展。宋初彭蠡湖区已超过婴子口、松门山,迫近鄱阳(今波阳)县城,彭蠡湖开始有鄱阳湖之称。

  这种扩大的结果使原在湖边上的山峰先后沦为湖中小岛,附近的小湖也相继和鄱阳湖连成一片,古鄡阳县周围平原几平沦没殆尽。但其时鄱阳南湖仍为吞吐型湖,洪水时茫茫一片,枯水期水束如带。

  明清时期鄱阳湖演变的特点是汊湖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鄱阳湖南部地区,如今军山湖、青岚湖都形成于此时。而清代以来,吴城以北鄱阳湖逐渐淤浅,由于赣江、抚河、信江的口外沙洲向东北延伸,鄱阳南湖西南部湖面逐渐缩小。

  (5)太湖平原水系变迁。在太湖湖底普遍分布有新石器时代遗物和古脊椎动物化石。说明五六千年前,太湖地区仍为湖陆相间低洼平原。后随太湖周围地区不断下沉和沿海地区泥沙的堆积,使太湖平原逐渐向碟形洼地发展,最终形成了大型湖泊。即为先秦地理著作里的震泽(具区)。这种湖区下沉、湖面扩大的趋势直至宋代还未结束。在宋人郏亶《水利书》中明确记载苏州一带湖荡水下有“古之民家阶甃之遗址”。单锷亦说:“昔为民田,今为太湖”,“太湖宽度,逾于昔时。”明清时期曾在太湖平原中部地下发现宋代以前的遗址和文物。

  战国以前太湖之水由松江、娄江、东江等3江分流入海。《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即指对太湖流域几条主要泄水道的整治。松江(今吴淞江)、娄江(今浏河)与今流路大致相同,东江则经今澄湖、白蚬湖,东南入海。随太湖周围地区的不断下沉和沿海边缘因泥沙堆积而抬高,遂使太湖周围形成碟形洼地,向东排水发生困难,“欲东导于海者反西流,欲北导于江者反南下”。海潮倒灌至苏州城东一二十华里处,从而促使三江水系的淤浅,积水在太湖平原上潴蓄成大小零星的湖沼。

  与太湖平原进一步湖沼化同时进行并互为因果的是三江的逐步堙废。公元5世纪时松江下游已“壅噎不利”,排水不畅。约在8世纪时东江、娄江相继堙废。9世纪开始为排泄壅积在松江上游的积潦,先后在太湖以东开浚了不少塘浦,重要的有荻塘(今吴兴运河)、元和塘(今常熟塘)、昆山塘(又名至和塘,今浏河)等,形成了“五里为一纵浦、七里为一横塘”的水网系统。但至北宋初年又多淤浅,苏、常、湖3州连年遭受水灾。11世纪中叶先后对吴淞江进行几次整治,主要是截弯取直,水流有所畅通。但自1042、1048年在苏州、平望间修了吴江长堤和吴江石桥后,吴淞江流受阻,水势转于东北,迤逦流入昆山塘,经不断冲刷,至13世纪末终于形成今之浏河。1403年夏原吉“掣淞入浏”,于是浏河水势更盛,成为太湖通海大道,“水阔二三里”。而吴淞江则“自夏驾浦至上海县南跄口130余里,潮汐壅障,菱芦丛生,已成平陆”。同时夏原吉又疏浚上海范家浜,上接黄浦引淀泖之水入海,形成今日黄浦江。明代多次开浚吴淞江、浏河、白泖港,但均时浚时塞,河道窄狭。至嘉靖年间,黄浦江逐渐开阔,终于成为太湖下游最大泄水道,而吴淞江反成其支流。清初亦曾多次疏浚吴淞江。乾隆二十八年(1763)开凿黄渡越河后,吴淞江全同今道,但因受潮汐影响,旋浚旋淤,又疏浚了白茆、七浦、茜泾、浏河各河道,同时分泄太湖下游积水的作用,但均不能与黄浦江的作用相比。

  海河由北运河(见京杭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见京杭运河)五大河流会合而成。五大河流支流众多。历史时期迁徙无常。今择其中几条主要河流的变迁,简述于下。

  海河形成以前的河北平原水系。在黄河有关内容中已经提到。从西周以来至春秋战国时代,流经河北平原的主要河流是黄河。其时黄河下游分成多股,纵贯河北平原注入渤海。最西的一股是《山海经·北山经》中的大河,流经今太行山东麓,折东走汉代滱水至今天津市区入海;《山经》大河在冀中平原分出一股,即《禹贡》记载的大河,在今青县一带入海;最东的一股后来成为西汉时大河干流,在今黄骅县附近入海。西汉以前河北平原上的河流都属于黄河水系。今河北在雄县、霸县至天津一线,即汉代滱河、宋代的界河一线。地质构造是属于凹陷地带,因而黄河北流即以此为极限。在凹陷地带以北,是永定河水系和潮白河水系,各自独流入海。

  西汉时代黄河干流东移,至今黄骅县附近入海。原来流入黄河的各河流,都脱离黄河而分流入海。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黄河以北有滹沱河、泒河(上游今沙河,下游约今大清河)、滱水(今唐河)、治水(今永定河)、沽水(今白河、北运河)等均各自流入渤海,互不交会,其时海河水系尚未形成。

  东汉时代黄河更南移经山东北部,至今滨州市、利津一带入海。原注入黄河的漳水亦脱离黄河独流入海。据谭其骧研究,到3世纪初曹操开白沟、平虏渠后,清河、滹沱河、泒水、滱水、..水(永定河)、拒马河、沽水等均会于天津入海,海河水系始告形成。

  海河水系形成之初,西南止于淇水,东北止于沽水。《水经注》时代淇水以西的清水、丹水已有部分被引入海河。隋炀帝开永济渠,引沁水入清水、是海河水系向西南扩展到最远的时期。但不久即废。唐代永济渠、宋元御河、明清卫河,仍以清、淇为源。宋代黄河北流,黄河又加入了海河水系。金以后黄河南徙,海河平原上的河流始与黄河无涉(20世纪50年代后修建人民胜利渠方引部分黄河水流接济卫河)。元开会通河,引汶至临清会御河,海河水系又向东南扩展,会通河至清末淤废。东北方面,海河水系形成之初,仅包括沽水(白河)干流,不包括潮河。曹操在开平虏渠的同年又开凿了泉州渠,鲍丘水的一部分即由渠入海河,但主流仍循蓟运河东南入海。《水经注》以前沽水自武清至天津一段又枯断,改东注鲍丘水入海。故《水经注》时代..、沽、鲍丘3水合流,循今蓟运河入海。海河水系东北界大大内缩,仅以圣水(上游今琉璃河,下游为今固安、永清界内永定河)为限。隋开永济渠前,..水、沽水已与南来诸水相合,海河水系东北界再度扩展。海河水系的形成和发展大大改善了河北平原的水运条件。

  海河水系形成后,可以宋代界河(《水经注》巨马河)为界分为南北2系。南系包括清、淇、漳、滹沱、滱、涞、易等水;北系包括..、沽、潞、涞、易、鲍丘、泃、庚等水。历史时期南北两系各水下游河道均曾发生较大变迁。今列举其中几条主要河道的变迁,以窥海河水系变迁的概貌。

  (1)永定河。据钻探资料,永定河出石景山后,在今北京城北、中、南面分为5条古河道,流经今北京城北小清河一道时间最早,C14测定约距今18000~7000年。这些都是永定河早期流经的河道。西汉时代治水(..水)经北京城南,东南至泉州县(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入海。东汉以后,下游与潮白河会合,经笥沟与南面的清河在天津相合,威为海河水系北派的主要河流。《水经注》时代笥沟淤断,..水东流与沽河、鲍丘河会合东循今蓟运河下游入海。隋开永济渠“北通涿郡”,即利用..水(桑干河)下游河道通达蓟城(今北京城西南部)。

  唐代桑干河石景山以下分为两支:一支经蓟城南,东南与高粱河合,下会潞河;一支南流经永清县北。辽金以后,桑干河含沙量增多,“水性浑浊”,故有卢沟之称。下游河道干流已离开蓟城之南,改折南经卢沟桥(桥筑于金明昌三年)南入安次县境,下达武清县境入北运河。筑堤亦始于此。元代桑干河下游又称浑河、小黄河,自石景山南东麻峪始分二支:一支即入安次、武清旧道,一支自涿县南流经固安,南至霸县入拒马河(即白沟河)。明代因记载详细,知其下游河道自卢沟桥分为东、南二派:东派走今凉水河至张家湾、漷县入北运河;南派分成几股,先后走过今忙牛河、琉璃河、大清河、永定河等,或入三角淀,或入北运河,数股并存,迭为主次,来回摆动,变迁频繁,故有“无定”之称。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全面筑堤,固定河道,赐名永定河,惟下游入三角淀为尾闾段,隔数年即改道一次。20世纪40年代方形成现今河道。

  (2)大清河。上游分南、中、北3股来水。北股为南北拒马河、易水,中股为唐河(滱水)和徐、漕等河,南股为潴龙河,上游为磁河、大沙河。海河水系形成之初,各自东流至今天津会合,并未成为同一水系。北宋时期与北方的辽(契丹)界河以南有一带状的湖泊洼地,即包括今白洋淀、文安洼凹陷地带。北宋初年为防止契丹骑兵南下,将南面的滱水、滹沱河等大小河流均引入这一洼地,形成了西起保定,东近海的屈曲900华里的潴泽国防线,称为塘泺。北连拒马河下游的白沟河(即界河)。其时之永定河亦从北面流入界河,故界河包括了永定河和滹沱河及其间大小诸水的一大水系。宋朝南渡,界河失去限制南北的作用。南面河流如滹沱河又脱离了界河,而北面永定河大量泥沙填于界河各段中。明中叶以后,界河渐被淤平,水体南移于今大清河。清康熙三十七年修筑永定河大堤,由下游入三角淀处与大清河分开,同时大清河两岸先后修筑堤防,今大清河水系基本形成。

  (3)滹沱河。《禹贡》、《山经》时期原属黄河水系。黄河东徙至黄骅县境入海后,滹沱河独流入海。西汉时下游分为数股,除干流外,尚有滹沱别河、滹沱别水等,在今青县附近会流入海。三国以后自饶阳以下夺泒水经河间、任丘、文安、大城,与拒马河合会,同归于海,成为海河水系南派一大支流。直至唐代仍沿此道。宋代导滹沱河入边吴泊,注于塘泺,乃为人工改为北流一支,另有东流一般经深州,至乾宁军(今青县)与御河合流;南流一股自鼓城注入葫芦河(今滏阳河)。金元时北流一股已不见记载,多走东、南2道。明时滹沱河主流已脱高大清河,自藁城县分成3股:一支北流入淀泊,一支东南经束鹿县注入滏阳河,一支南流经宁晋县注入宁晋泊(今宁晋、新河间滏阳河),每逢洪水泛滥,以南走入宁晋泊一道为常。晚清将滹沱河引入子牙河,两岸筑堤,固定河道,形成今日之格局。总之,历史时期滹沱河南北摆动很大,其范围大致以藁城为起点,北至淀泊洼地,南至滏阳河,宋以前以北流为主。属大清河水系,元明以后以南流为主,属滏阳河水系。

  晚清以后与滏阳河并为子牙河一大支流。

  (4)南运河。上游为漳、卫2大河流。卫河前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白沟。

  白沟原为《禹贡》、《山经》时代的黄河故道。黄河改走西汉大河后断流,东汉后期出现“白沟”,应出自人工疏导。3世纪初,曹操筑枋头遏淇水入白沟,下连清河成为河北平原上纵贯南北的运河。《水经注》时代清河自大名至东光段在今南运河之西。隋大业开永济渠后,今德州以下走令南运河道,德州以上仍在今道之西。元明以后方逐渐演变成今卫河。

  (5)漳河。历史时期变迁尤大。原亦为黄河一大支流。《禹贡》时代河、漳会合于今河北肥乡县境。黄河改走西汉大河后,肥乡以下《禹贡》大河故道即成为漳水下游。但在反映西汉后期情况的《汉书·地理志》里,自今新河以下,漳水已不夏北流,改道东流经南宫、枣强、景县、东光注入大河。

  到东汉时代漳水下游恢复自今新河经大河故道入海。三国时曹操开利漕渠,引漳水于馆陶南入白沟。自后漳水下游变迁无常。唐代漳水至少有2支:一支北流,与《水经注》时代大致相同,经今临漳、成安、肥乡、曲周、平乡,以下走今滏阳河,汇入大陆泽,出泽后又走今滏阳河,衡水以下经武邑东北流,截永济渠,东北入海。一支经魏县于馆陶入永济渠,南北二道之间亦有零星漳水记载,亦为分支,然首尾不明。北宋时黄河北流,漳水又为大河支流。明代南北二支均存,前期以北流为主,后期以南流为主。清康熙时分为三支:南支在馆陶入卫,中支为老漳河至青县入卫,北支至宁晋与滏阳河合称新漳河。后又分成4支,变迁频繁。康熙末年南流入卫一支竟成唯一主流。

  乾隆以后始成今状。

  综上所述,海河水系因含沙量高,进入平原后,河床摆功不定。在历史时期的变迁甚大,仅次于黄河。宋以后变迁日趋频繁。变迁特点一是下游河道往往从单股发展到多股,最后又逐渐演变成单股。反映了早期河道含沙量不多,而长期稳定后,泥沙增多,河道在扇形平原上分成多股,因堤防未修,变化无定,迭为主次。明清以后全面修堤,河道方始固定,又渐为悬河。二是河道主流摆动总的趋势为永定河由东向南,明以后又东移;滹沱河、漳河由北向南;乃与河北平原之新构造运动有关,同时也有人为因素。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changes of coast line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东部大陆自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各具体岸段的历史变迁各具特殊性。几千年来,山地丘陵海岸的变迁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则由于河流来沙丰富,变化极为显著。  辽东湾海岸辽东湾北部下辽河(东

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changes of coast line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东部大陆自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各具体岸段的历史变迁各具特殊性。几千年来,山地丘陵海岸的变迁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则由于河流来沙丰富,变化极为显著。  辽东湾海岸辽东湾北部下辽河(东

中国历史时期沙漠的变迁(changes of deserts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东经75°~125°(见中国的沙漠)。各沙区各具演变特点,大致可分为下述两类情况。  中国东部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历史时期原非沙漠地区,由于人为因素,如对自然资源

中国历史时期沙漠的变迁(changes of deserts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东经75°~125°(见中国的沙漠)。各沙区各具演变特点,大致可分为下述两类情况。  中国东部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历史时期原非沙漠地区,由于人为因素,如对自然资源

中国历史时期主要农业区的变迁(changes of mainagriculture region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农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大量发现,说明在北起松辽平原,南至珠江流域的广大土地上,自原始社会晚期就开始有了农业。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车件的差异,各地

中国历史时期主要农业区的变迁(changes of mainagriculture region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农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大量发现,说明在北起松辽平原,南至珠江流域的广大土地上,自原始社会晚期就开始有了农业。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车件的差异,各地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和植被的变迁(changes of climate and veget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气候变迁根据近十几年来地理和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得知全新世中期曾出现过世界性气候回暖时期,在中国大致相当仰韶文化时期,故亦称为“仰韶温暖期”,距今8000~3000年。从3000年前开始出现了气温下降的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和植被的变迁(changes of climate and veget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气候变迁根据近十几年来地理和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得知全新世中期曾出现过世界性气候回暖时期,在中国大致相当仰韶文化时期,故亦称为“仰韶温暖期”,距今8000~3000年。从3000年前开始出现了气温下降的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changes of territory in Chinese dynasties)

先秦时期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changes of territory in Chinese dynasties)

先秦时期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