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蚌埠市(BengbuShi)

Posted

篇首语: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f蚌埠市(BengbuShi)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f蚌埠市(BengbuShi)

安徽省辖市,以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位于省境北部,跨淮河两岸。辖4区及怀远、固镇、五河3县。面积5832平方公里,人口296.2万;其中市区面积445平方公里,人口68.1万。蚌埠为“古采珠之地”,故又称珠城。明原为凤阳县边陲小集,淮河边上的渔村。清分两部分,淮河以北称“小蚌埠”,淮河以南称“老蚌埠”。

  1911年津浦铁路建成,蚌埠一跃而成南北通衢,逐步形成商埠和军事重镇。

  1947年设市。1952年改省辖市。市境位于皖北平原与皖中丘陵的交接处,市区位于淮河(干流)南岸。地面高程17~25米,小南山突出于市中心。市境气候具有从暖温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特征,年均温15.1℃,无霜期217天,年降水量905.4毫米,南北作物均可种植。

  蚌埠为南北交通要道,是淮河最大港口,有“千里长淮第一大港”之誉。

  随淮南—上海航线开辟,淮河航运进一步发展。蚌埠淮河公路斜拉桥已于1990年初建成通车。公路四通八达,其商业腹地遍及皖北和皖中地区北部,与两淮煤炭基地形成密切的经济联系。20世纪50年代前工业基础薄弱。50年代以来初步形成以食品工业为主,并拥有纺织、机械、化工、建材、冶金、造纸、皮革、电子等工业部门。蚌埠肉类加工厂、卷烟厂是全国有名的大厂。

  由于地处粮、油、烟、棉、麻等农副产品丰富的皖北和皖中两商品基地之间,已建成为安徽省的“食品城”和物资集散中心。

  市区已形成北郊(以建材工业为主),西郊(以纺织、印染、丝绸工业为主),南郊(以机械制造工业为主)等工业区。并以西郊为今后的发展重点。文化区则集中于市中心老城区。名胜古迹有南郊的明汤和墓和钓鱼台遗址,市西怀远县有白乳泉和禹王庙等古建筑。

相关参考

蚌埠市(Bengbu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7.3°,北纬32.9°,在安徽省合肥市北。1947年设蚌埠市。据李诚《安徽省各县市名称考释》:“《尚书·禹贡》‘淮夷□珠’□系蚌的别名,此蚌出珠,淮夷贡之。相传古时曾采蚌取珠于蚌埠。船舶

蚌埠市(Bengbu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7.3°,北纬32.9°,在安徽省合肥市北。1947年设蚌埠市。据李诚《安徽省各县市名称考释》:“《尚书·禹贡》‘淮夷□珠’□系蚌的别名,此蚌出珠,淮夷贡之。相传古时曾采蚌取珠于蚌埠。船舶

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的历史沿革

长淮卫镇位于蚌埠市东部,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东与凤阳县接壤。唐宋时已形成集镇,明太祖朱元璋在凤阳建都城后,将其定为中都八卫之一。建国初属凤阳县,1958年划属蚌埠市。后经人民公社体制变更,1982年

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的历史沿革

长淮卫镇位于蚌埠市东部,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东与凤阳县接壤。唐宋时已形成集镇,明太祖朱元璋在凤阳建都城后,将其定为中都八卫之一。建国初属凤阳县,1958年划属蚌埠市。后经人民公社体制变更,1982年

蚌埠市的建置沿革

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春秋战国时期,今一市三县地域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

蚌埠市的建置沿革

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春秋战国时期,今一市三县地域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

安徽蚌埠市怀远县的历史沿革

据《名胜志》:宋置怀远军,取宋理宗赵昀“荆山为城,义在怀远”一语为军名。夏、商两代,全国分为九州,怀远属徐州地。西周时徐州并入青州,这里分属青、扬二州地。春秋、战国时,东周王朝名存实亡,诸侯各自为政,

安徽蚌埠市怀远县的历史沿革

据《名胜志》:宋置怀远军,取宋理宗赵昀“荆山为城,义在怀远”一语为军名。夏、商两代,全国分为九州,怀远属徐州地。西周时徐州并入青州,这里分属青、扬二州地。春秋、战国时,东周王朝名存实亡,诸侯各自为政,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的历史沿革

五河县境夏、商属徐州地,周属青州,春秋为鲁国地,战国为鲁、宋、吴三国国境,后属楚国。秦为蕲、徐两县地,属泗水郡。西汉置虹县,为虹县地(境内沱湖西岸有旧虹县遗址),属沛郡。东汉为夏丘县,属下邳国。三国时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的历史沿革

五河县境夏、商属徐州地,周属青州,春秋为鲁国地,战国为鲁、宋、吴三国国境,后属楚国。秦为蕲、徐两县地,属泗水郡。西汉置虹县,为虹县地(境内沱湖西岸有旧虹县遗址),属沛郡。东汉为夏丘县,属下邳国。三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