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Datong Huizu Tuzu Zizhixian)的由来

Posted 自治县

篇首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Datong Huizu Tuzu Zizhixian)的由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Datong Huizu Tuzu Zizhi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01.6°,北纬36.9°,在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东南。宋崇宁年间收复湟鄯,改名大通城,清乾隆二十六年改为大通县,县北有大通河,即古浩?水,县以水得名。1985年改为今县。

相关参考

大通河(Datong He)的由来

在青海省东北部,源出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长554公里,流入黄河。似因山得名。

大通河(Datong He)的由来

在青海省东北部,源出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长554公里,流入黄河。似因山得名。

化隆回族自治县(Hualong Huizu Zizhi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02.2°,北纬36.1°,在青海省东部,东邻甘肃。1913年置巴戎县,1929年为巴燕县,1931年改为化隆县。据《元和郡县志》,化隆,以谷命名。

化隆回族自治县(Hualong Huizu Zizhi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02.2°,北纬36.1°,在青海省东部,东邻甘肃。1913年置巴戎县,1929年为巴燕县,1931年改为化隆县。据《元和郡县志》,化隆,以谷命名。

焉耆回族自治县(Yanqi Huizu Zizhi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86.5°,北纬42.0°,在新骚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博斯腾湖西北。汉为焉耆国地,1913年置焉耆县,1954年改今名。《大唐西域记》作阿耆尼,系焉耆的梵语化地名,梵语意为“火”。

焉耆回族自治县(Yanqi Huizu Zizhi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86.5°,北纬42.0°,在新骚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博斯腾湖西北。汉为焉耆国地,1913年置焉耆县,1954年改今名。《大唐西域记》作阿耆尼,系焉耆的梵语化地名,梵语意为“火”。

孟村回族自治县(Mengcun Huizu Zizhi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7.1°,北纬38.0°,在河北省东南部。据《明史》载,燕王夺取皇位并迁都北京后,即多次强令山西及南部各地迁民河北诸郡。明永乐二年(1404年),回民孟氏应诏迁此(盂村)定居,以姓氏命名孟

孟村回族自治县(Mengcun Huizu Zizhi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7.1°,北纬38.0°,在河北省东南部。据《明史》载,燕王夺取皇位并迁都北京后,即多次强令山西及南部各地迁民河北诸郡。明永乐二年(1404年),回民孟氏应诏迁此(盂村)定居,以姓氏命名孟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Minhe Huizu Tuzu Zizhi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02.8°.北纬36.3°,在青海省东北部,东、南邻甘肃省。1930年从乐都县析置民和县,因部族繁杂,取义民众和睦。1984年改为今名。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Minhe Huizu Tuzu Zizhi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02.8°.北纬36.3°,在青海省东北部,东、南邻甘肃省。1930年从乐都县析置民和县,因部族繁杂,取义民众和睦。1984年改为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