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辈出会稽山
Posted 大禹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名人辈出会稽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名人辈出会稽山
名人辈出会稽山。浙江省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城南的会稽山自古以来被封为我国五镇名山中的南镇。山虽不高,但名人辈出,久负盛名。
传说夏朝大禹治平洪水,在此大会天下诸侯,计功行赏。并改原来的苗山为会稽山。至今在城南会稽山北麓还耸峙着巍峨雄伟的大禹陵。春秋战国时,绍兴为越土勾践的国都,勾践为报辱国之仇,在会稽山上卧薪尝胆10年。会稽山西麓还有越国绝色美女西施的故乡,这里的院纱溪、烷纱石、西施亭、西施殿构成了一组景区,流传着这位爱国女子深明大义、以身报国的动人故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5次南巡,公元前210年11月东下会稽,登上主峰,并令压相李斯刻石记功,石碑至今江保存着。
会稽山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我国历史名人司马迁、李自、孟浩然、元棋、土安石、苏轼、土阳明、陆游、徐渭等都曾游览过会稽山,并留下许多著名的诗文。晋朝书圣土羲之久以会稽山下,曾在主亭与文人相会,写下不朽的《兰亭集序》,可谓与会稽山水千秋共存。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大半生在绍兴度过,他在沈园与表妹唐婉悲欢离合的爱情悲剧以及《钗头凤》词流传至今,感人泪下。近代以来,会稽山和绍兴城还传诵着辛亥革命烈士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等人的英勇事迹,这里还有鲁迅先生的故居和周恩来同志的祖居。真是会稽山上记载着沧桑历史,绍兴城内荟萃着名人英雄。
会稽山的余脉北入平原,时起时伏,在绍兴城内构成了一些低矮的小丘,如府山、塔山和颤山。府山因清代设绍兴府于此而名。山的东南麓建有纪念越国国都的越土台。越土台初建于南宋,1981年重建成气势雄伟的城楼。走入城墙正中的拱门,见有一株古柏,传为南宋高宗赵构所植。越土殿坐落在山南最高处,左右小山拱抱,气宇轩昂。此楼在1982年重修,大殿东西两侧有《卧薪尝胆》和《复国雪耻》大型壁画。山上的望海亭,原来传说是越国大夫范氢所建的缭望塔。望海亭后东山坡上有越国大夫文种墓。府山的西南山峰上有一风雨亭,亭名取自秋瑾就义之前手书“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亭下是当年关押秋瑾的清政府典史署。风雨亭的亭柱上有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一对:“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流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07年7月15口凌晨,年仅32岁的秋瑾被杀害在绍兴市中心的轩亭口,现树立有秋瑾烈士纪念碑。
塔山因山上建有应天塔而得名。应天塔始建于隋唐,宋代重修,共7层,不幸于1910年毁于火灾。1984年按原貌重新修复,并可缘梯招‘旋而上,一览古城风光。塔山脚下和畅堂23号,是秋瑾故居,内藏有许多辛亥革命时期的珍贵文物和资料。其中有周恩来在1939年亲笔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
颤山得名于山中一种叫颤的野菜,味带腥味。传说勾践当年常采集这种野菜充食。颤山南麓有戒珠寺,是土羲之故宅遗址。朋未颤山有座书院,有刘宗周等学者在此讲学。清兵陷绍兴后,他和门生一起坚持民族气节,绝食身亡,受到后人的尊敬。清末,在这颤山书院旧址上,由徐锡麟办起了山阴县学堂,为辛亥革命培养了一批革命人才。
绍兴城有近3000年历史,历代兴建城垣与房舍,都需开采石料。一些历经千余年的古代采石场,一个个都成为坚石林立、悬崖陡壁的奇石山景,宛自天开,成为迷恋游人、十分奇特的山石景观。
绍兴城东的东湖畔原有一座并不起眼的青石山,曾称k山。从汉代起,这里成了采石场,经过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石工的开凿,终于成为峭壁百丈、洞形曲折的奇山。清代时一位富绅在此筑堤,堤外为河,堤内为湖,青石山立于湖中,怀抱一池碧水,上连60米高的绝壁,下插深潭。山脚下凿成高大的山洞,泛舟于湖中,荡漾在洞底,仰望山崖似有压顶之势。郭沫若有诗一首:“磐赞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湖中还有长堤、石桥,湖畔有程寿楼和陶社,以及香积亭、饮禄亭、听揪亭等景。此外,吼山和柯岩都是古采石场的遗址。柯岩大佛岩是石工凿就的一块备箕形巨石,上有一尊弥勒佛,佛身、华盖、香炉、柱础、石级都在这整块巨石上一气凿成。大佛两耳相通,更为神妙。大佛岩右侧凌空而立的云骨石,高10余丈,刀痕淋漓,瘦削屈曲,顶端亦有石佛,形如戴笠。顶下刻“云骨”两个隶书大字,令人觉得“削壁耸千尺,危崖锁雾中”,因此被称誉为“石魂”和“绝景”。这种人工开凿而成的奇特山景,在其他地方实属罕见。
绍兴城西的兰亭,其南侧为会稽山所环抱,溪水弯绕其间,茂林修竹,环境十分幽静。传说勾践在此种植过兰花,汉代又在此设过骚亭,故称“兰亭”。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口,土羲之与谢安等41位文人会于兰亭、坐在小溪旁,让酒杯沿曲溪流淌,酒杯在谁身边,谁就得罚酒做诗,这称作“曲水流筋”。当时参加盛会的文人作成37首诗,并请土羲之作序。土羲之文采飞扬,当场写成《兰亭集序》。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书法艺术上价值更大,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全篇324字,字体遒媚劲健。土羲之自己也很满意,就把此书作为传家宝。传至唐代,因唐太宗酷爱二土(土羲之及其子土献之)书法,设法将《兰亭集序》真迹骗到手中,并命人摹写数本,分赠亲贵近臣。太宗死时,遗令把兰亭真迹殉葬。所以现在所见的《兰亭集序》均为摹本。
兰亭中有一鹅池,传说土羲之爱练“鹅”字,并在此养了不少白鹅。碑亭中的“鹅”字相传为土羲之手书,而“池”字则力徐渭补写的。过鹅池可见小溪曲流环绕四周,这就是当年“曲水流筋”处。附近的八角亭年树有一块御碑,正面为康熙临摹的《兰亭集序》,背面为乾隆的题诗。流筋亭之北为右军祠(土羲之曾任右军将军),祠门厅前有一墨池,传为土羲之洗笔砚之处。现在兰亭背后,已建成一座书法博物馆,会集了中国历代书法之精品。
大禹陵坐落在城南会稽山了。据《史记·夏本纪》载:“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口会稽。”陵前有碑亭,碑上“大禹陵”3字,每个字1米见方。亭南为禹祠,附近有放生池、围廊、禹井亭等,古色古香。禹土庙雄伟壮观,进口南侧有一块峋峻碑,其字似篆非篆,古奥难认,相传原在衡山云密峰,为大禹治水时所刻。禹土庙有午门、祭厅和正殿三重,依山势逐渐升高。正殿中立有约6米高的大禹塑像,神态端庄。禹土庙的碑廊中还置有8块古碑,其中一块州蚌文碑传为大禹所书,另一块秦始皇东巡会稽时由李斯所书的小篆碑,极为珍贵。大殿以东的宫石亭,亭中直立一块高约:米的宫石,顶端有一个碗大的洞,相传这块宫石是大禹下葬引棺入穴时的工具。宫石之下就埋葬着治水英雄大禹。
会稽山上群峰连绵,其中香炉峰最为秀美。峰顶有观音殿,坐北朝甫,依岩而筑,状若香炉。峰上经常雾气缭绕、白居易有“峰峭佛香炉”之句。香炉峰以南的秦望山,是秦始皇登临处。秦始皇在此令李斯刻石记功,这块篆书石碑一直珍藏至今,共有60字,字体端庄凝静、风度雍容。会稽山上多有溪谷瀑布,诸暨境内的五泄瀑布悬挂于崇山叠翠之间,周围异峰怪峦争奇竞秀,景色秀丽。1987年在此修复了五泄禅寺,已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区了。
相关参考
浙江省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城南的会稽山自古以来被封为我国五镇名山中的南镇。山虽不高,但名人辈出,久负盛名。 传说夏朝大禹治平洪水,在此大会天下诸侯,计功行赏。并改原来的苗山为会稽山。至今在
鹏田乡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相传是开基人吴氏打猎行至此地,见一大鸟一会儿在田中觅食,一会儿在上空盘旋,用猎枪赶不走它,触景生情,以此大鸟为“鹏”,并将“鹏”与田连成地名,象征吉祥之意。后定居于此,繁衍生
鹏田乡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相传是开基人吴氏打猎行至此地,见一大鸟一会儿在田中觅食,一会儿在上空盘旋,用猎枪赶不走它,触景生情,以此大鸟为“鹏”,并将“鹏”与田连成地名,象征吉祥之意。后定居于此,繁衍生
在浙江省中部,为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与曹娥江分水岭,约南北走向。相传夏禹至苗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故名会稽。
在浙江省中部,为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与曹娥江分水岭,约南北走向。相传夏禹至苗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故名会稽。
浦阳江、曹娥江的分水岭。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跨绍兴、嵊县、诸暨等县。山体由中生代火山岩组成,南北长百余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平均海拔约500米,主峰东白山海拔1195米。山林资源丰富,盛产松、杉、毛竹
浦阳江、曹娥江的分水岭。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跨绍兴、嵊县、诸暨等县。山体由中生代火山岩组成,南北长百余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平均海拔约500米,主峰东白山海拔1195米。山林资源丰富,盛产松、杉、毛竹
战国郡名。据《通考》:当以今浙江绍兴南之古会稽山得名。辖境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东南部及浙江北部地区。
战国郡名。据《通考》:当以今浙江绍兴南之古会稽山得名。辖境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东南部及浙江北部地区。
绍兴东湖。绍兴东湖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合称浙江三大名湖。它位于绍兴市五云门外约3公里处。绍兴,地处杭州湾钱塘江南岸,宁(波)绍(兴)平原西部。会稽山脉绵延西南,江河湖泊萦带东北,白水翠岩,山川清俊灵秀